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潮演剧与新剧的发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747553
  • 作      者:
    傅谨,袁国兴主编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新潮演剧的跨界现象是中国现代戏剧转型的特有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条件下,人们将中国戏剧与外国戏剧的相似性和相近因素放大,造成贯穿于整个新潮演剧中的越界思维和跨界理解。在文化功能上,要求中国戏剧变革,是新潮演剧跨界思维出现的主要动因。《新潮演剧与新剧的发生》系新潮演剧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合集,由中国戏剧学院资助出版。
展开
精彩书摘
  《新潮演剧与新剧的发生》:
  前者明显充满救世之心,对于反映时事非常迫切,时效性最强。然而,出之操切便难以从容准备;强烈地渴望于舞台再现事实真相,过于执着“事件的真实”,便容易忽略“艺术的真实”。总而言之,此类作品报道时事、传播理念的成分高于艺术创作。但时效性与真实性是双面刃,剧作的局限性较高,汰换率也高,当新闻热潮过去,新的事件上场,原本的剧作无论如何卖座于一时,观众都会迅速转向。此类剧作在创作之初便未必以艺术为主要考虑,面市后又缺乏修改重演、再求精练的机会,故数量虽巨,但就单一剧作而言则很难长久留存。此类作品的价值并不在任何个别剧作,而在其整体数量之庞大,这清楚地说明当时上海京剧界对国事的关切热忱,也具体表现了当时上海京剧界的创作理念与创作趋势。至于不以具体事件为题材的剧作,虽也反映时局,但略经沉淀,较有反省思考空间。且1920年代以后,连台本戏在编写、制作、演出与宣传等各项环节都发展成熟,选材愈趋多样化,甚至足以将军政大事、时局潮流等现代事务俱都涵涉在内,因此这类作品到后期开始出现如前引《济公活佛》之类,创作者有所寄托又受观众欢迎,可以连演多时且日后还不断重演的佳构。尽管为配合实际情况,作者本心所寄内容可能仅以浅薄方式表现出来,但这也代表上海京剧界逐渐摸索出兼顾理想与通俗的创作方式。
  以社会新闻为题材的作品在数量上不能与前者相比,个别剧作的质量差异也大,“阎瑞生案”与“黄慧如与陆根荣案”是最受瞩目的题材,两桩案件都引发众多剧场争演且连演多日。两者之外,此类剧作质量虽有高下,但无时无之,尤以涉及男女感情之作最受欢迎。
  ……
展开
目录
清末民初戏剧研究格局的拓展(代序)
新潮演剧的形态
清末民初新潮演剧中的“跨界现象”
古装新戏与京剧国粹化——1910年代京剧的新、旧、古
时事新戏在上海的发展及其意义(1900一1930年)
穆儒丐思想轨迹之一端——以旧剧改革为中心
新潮演剧与京剧的演进
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的历史考察
陈栩传奇创作考述
论新潮演剧中的“唱”
新剧的起源
再论春柳社在中国戏剧史上的位置——兼谈中国话剧开端是否春柳社
有关早期话剧的几个问题
新剧的发生——从学生演剧和改良新戏谈起
剧场变革的社会动力——重探清末春阳社
以多种视角重新探讨《黑奴吁天录》
“新剧俱进会”史料拾遗
清末上海学生演剧是中国话剧开端
话剧的拓展
文明戏剧本的六种类型
寻欢作乐者的泪滴——戏院、歌仔戏与殖民地的观众
对于台湾新剧形成的考察——从日人的商业剧场到维贤的新剧创造
关于洪深的美国留学及新剧作品《赵阎王》
话剧与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