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理再思辨》:
人们很喜爱它,可是又说不出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效果。传为蔡邕所撰《笔论》,可以说是发现这种效果后,为进一步作这种追求提出的要求,他告诉人在作书之前,除了“默坐静思”做思想准备外,还要考虑“为书之体”有各种现实形、体、动态的效果,“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人们怀疑这话出于后人伪托。因为好的书法都有生动的形象感,然而却不是书者临书之时有各种形体动态的设计后按之一一写出的。传为卫夫人所撰《笔阵图》中也有类似的话。现在看来,这种认识都是把书写效果的出现本末倒置了。这反映一个问题:古人在日渐娴熟的书写中,已经创造了生动的形象,可是又说不准这种效果是怎么产生的。钟繇曾有“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的话,也只能说明书法发展到这个历史时代,人们从写成的抽象符号上,已感受到美,都很喜爱。但是它究竟是一种什么美?怎么产生的?说不清楚。
直到东晋,王羲之以一个“意”字称赞这种效果,书写所成之象有一种值得品赏却又难以用语言明确表达的效果,才称之为“有意”、“大有意”。
本文讲书法是写“意”的,指的就是这个“意”字。
这个“意”字,在汉代书论中就已出现,后人以之言书事者也不鲜见。但作为书法中一种审美现象来认定,则自王羲之始。究竟什么是“意”,究竟怎样的效果才可以称“意”?他本人并未作任何解释,被他赞为“大有意”之书,今人也无从得见。但是,联系历代佳书的实际,仍可以让我们有这样的基本认识:
一、所谓“意”不是指意思、思想。“意思”、“思想”只能由文辞来表达。王所赞的只是写成之“书”而非所撰之“文”。
二、“意”也不是“意境”。书有境界:技能功力境界、法度境界、精神修养境界,指的是其所达到的审美意义上的高度,故不能言意境。唯有思想情欲、感识意兴等作为书写内容到达一定高度,才被称意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