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智慧环保体系建设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13192
  • 作      者:
    姚新[等]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智慧环保体系建设与实践》为环保部门领导、环保信息化技术人员等从事环保体系建设人员提供参考,亦可供从事环境科学、环境信息应用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及研究生、本科生参考使用。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继承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宇图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院多年来在环保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智慧环保体系建设和实践案例,是数字环保系列丛书第三本专著。本书系统阐述了智慧环保的内涵及发展历程、从智慧环保理论基础、智慧环保核心技术、智慧环保构成体系、智慧环保顶层设计等方面对智慧环保的构成体系进行总体论述。同时,在智慧环保“大数据中心”工程建设、“智慧地图”工程建设中全新阐述了智慧环保的理念。另外,本书从实践角度介绍了我国智慧环保的六个典型案例。

展开
精彩书摘
  《智慧环保体系建设与实践》:
  自然力的源泉是各种形式的太阳能,它们流经系统的结果导致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和自然变迁。社会力的源泉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杠杆(资金),二是社会杠杆(权利),三是文化杠杆(精神)。资金刺激竞争,权利诱导共生,而精神孕育自生。三者相辅相成构成社会系统的原动力,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导致不同层次复合生态系统形成特殊的运动规律。
  (二)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
  复合生态系统发育、演化、兴衰的系统整合、适应、循环、自生机制,即对有效资源及可利用的生态位的竞争或效率原则,人与自然之间、不同人类活动间以及个体与整体间的共生或公平性原则,通过循环再生与自组织行为维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稳定性的自生或生命力原则。
  复合生态系统不仅遵从自然界的“道理”,也遵从人类活动的“事理”和人类行为的“情理”,生态控制论不同于传统控制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事”与“情”的调理,强调方案的可行性,即合理、合法、合情、合意。合法,指符合当时当地的法令、法规;合情,指为人们的行为观念并为习俗所能接受:合意指符合系统决策者及与系统利益相关者的意向。
  控制论涉及如下的一些原理。
  1.开拓适应原理
  任一企业、地区或部门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由主导系统发展的利导因子和抑制系统发展的限制因子组成。资源的稀缺性孕育生物的改造环境、对外开拓、提高环境容量的能力和适应环境、调整需求、改变自身生态位的能力。成功的发展必须善于拓展资源生态位和调整需求生态位,以改造和适应环境。优胜劣汰是自然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2.竞争共生原理
  系统的资源承载力、环境容纳总量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是恒定的,但其分布是不均匀的。差异导致生态元之间的竞争,竞争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持续竞争的结果形成生态位的分异,分异导致共生,共生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生态系统这种相生相克作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系统自生活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乏其中任何一种机制的系统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系统。
  3.乘补自生原理
  当整体功能失调时,系统中某些组分会乘机膨胀成为主导组分,使系统疯长或畸变;而有些组分则能自动补偿或代替系统的原有功能,使整体功能趋于稳定。要推进一个系统的演化,应使乘强于补;要维持一个系统的稳定,应使补胜于乘。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智慧环保概述
第一节 智慧环保的基本概念
一、数字环保
二、智慧环保
三、智慧环保与数字环保概念辨析
第二节 智慧环保的总体框架与内涵
一、“测得准”的智能多元化环境感知
二、“传得快”的高速网络传输
三、“搞得清”的智慧信息处理
四、“管得好”的智能管理服务
第三节 国外信息化建设经验对我国智慧环保建设的启示
一、美国
二、日本
三、德国
四、借鉴与启示
第四节 我国环境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环境信息化发展战略及目标逐步确立
二、环境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日益具备
三、环境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四、环保核心业务信息化逐步推进
五、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完善
六、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逐步提高
七、环保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
第五节 我国发展智慧环保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智慧环保的发展机遇
二、我国智慧环保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六节 我国智慧环保的发展策略
一、以标准化为纲.促进系统建设规范化
二、以数据流为轴,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和能力
三、以顶层设计为本,破解业务系统建设偏失
四、以流程规范为重,通过整合与重构推进业务协同
五、以数据挖掘和模型技术为径.提升综合决策能力
第二章 智慧环保理论基础
第一节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原则
二、生态系统研究的演变
三、复合生态系统的含义
四、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 智慧地球与地球信息科学理论
一、智慧地球概述
二、地球信息科学的含义
三、地球信息科学的产生
四、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
五、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
第三节 互联网进化论
一、互联网进化论的含义
二、互联网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三、互联网进化论的九个规律
第四节 “大数据”理论
一、大数据的含义
二、大数据的产生
三、大数据的挑战
第五节 普适计算理论
一、普适计算的含义
二、普适计算的发展
三、普适计算的特点
四、普适计算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 智慧环保核心技术
第一节 物联网技术
一、物联网概述
二、物联网关键技术
第二节 泛在网与网络融合技术
一、泛在网概述
二、泛在融合网络下的业务技术研究
三、泛在网在环保行业的应用
第三节 云计算技术
一、云计算概述
二、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三、云计算与相关计算形式
四、云计算的应用
第四节 面向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
一、数据挖掘的定义
二、数据挖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数据挖掘的对象
四、数据挖掘流程
五、数据挖掘存在的问题
六、数据挖掘的发展展望
第五节 人工智能技术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
二、人工智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与表现形式
四、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
五、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第六节 环境模型模拟技术
一、水质模型
二、空气质量模型
第四章 智慧环保物联网感知和传输体系建设
第一节 环保物联网概念
第二节 环保物联网感知与传输层建设内容
一、智慧环保物联网感知层建设
二、智慧环保物联网传输层建设
第三节 环保物联网应用特点
一、建设和应用的高复杂性与高难度
二、对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出高要求
三、对传感器设备与技术提出挑战
四、需要政企共同投入、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第五章 智慧环保数据资源中心工程建设
第一节 环保数据资源中心概述
一、环境数据中心的定义
二、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发展现状
第二节 数据资源中心建设目标和内容
一、建设目标
二、建设内容
第三节 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
一、技术要求
二、关键技术
第四节 发展展望
第六章 智慧环保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第一节 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概述
第二节 关键技术问题
第三节 未来展望
第七章 智慧环保业务应用平台工程建设
第一节 环境管理业务应用概述
一、环境管理部门职责概述
二、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概述
第二节 业务应用平台建设目标与内容
一、业务应用平台建设目标
二、业务应用平台建设内容
第三节 业务应用平台建设关键问题
一、污染源监管与总量减排体系
二、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考核体系
三、环境风险预警与应急体系
第四节 业务应用平台建设展望
第八章 智慧环保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工程建设
第一节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一、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二、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
三、决策支持系统的类型
四、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一、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定义
二、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结构
三、环境决策支持系统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一、水环境规划与管理
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
三、污染场地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
五、其他环境决策支持系统
第四节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的开发方式的选择
二、系统的基本功能的设计
三、系统的开放接口的设计
四、开发EDSS的关键技术
第九章 智慧环保标准规范体系工程建设
第一节 环境数据信息标准规范体系
一、发展历程
二、制定方法与原则
三、标准体系架构
四、标准建设现状
第二节 环境数据信息运营管理体系
一、运行维护的原则
二、运营维护工作内容
三、ITIL国际标准介绍
四、运营维护制度规范
五、运营维护工作流程
第三节 环境数据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一、安全保障体系技术要求
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
三、安全技术体系
四、安全管理体系
第十章 智慧环保系统集成
第一节 系统集成概述
第二节 硬件集成
一、仪器设备控制集成
二、网络集成
第三节 软件集成
一、集成层次
二、集成接口
三、数据集成
四、流程集成
五、应用集成
第十一章 智慧环保典型案例
第一节 四川省环境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一、系统概述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内容
四、系统特色
五、实施效果
第二节 北京市智慧环保顶层设计
一、项目概述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内容
四、案例特色
五、实施效果
第三节 河北省环境监控云平台建设规划
一、项目概述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内容
四、项目特色
五、实施效果
第四节 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数值预测预报系统
一、系统概述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内容
四、系统特色
五、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