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村社力量与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33416
  • 作      者:
    李爽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爽,女,1977年7月生,山东省莱西市人。管理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农业经济、农村政策、会计学。曾在《管理世界》、《价格理论与实践》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和省部级课题3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和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其“公益性”已被广为接受,增加农村卫生公共资源,从中央到地方,决策已定,并开始实施。随之而来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卫生公共资源的有效性。对此,本书提出了与“政府”、“市场”并行的“村社力量”,是构建有效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书中首先全面回顾了新中国60年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彰显了本书所着力的“村社力量”在前后各30年的两个阶段的兴衰起伏,以及起自新世纪初的新一轮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制改革中“村社力量”的缺失及影响;在扎实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本书着力剖析了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的“去村社化”改革弊病,从反面凸显了“村社力量”在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中的关键作用;在上述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基于全国9000余户大样本的实证模型运行结果发现,除了收入与健康相互影响外,“村社力量”确实对基层卫生服务绩效、进而对农民健康福祉作用显著;书中最后指出“村社力量”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及为此必须提供的适宜的外部环境和支持性配套制度。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我国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1949年至1978年的农村卫生服务治理模式:政府主导,村社约束

第二节  1979年至2002年的农村卫生服务治理模式:市场金钱激励

第三节  2002年至今的农村卫生服务治理模式:呼唤“村社力量”

第二章  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的“去村社化”改革――基于北京市农村的考察

第一节  政策排斥致村级卫生人员后继人

第二节  收支两条线对体制内机构和人员的影响

第三节  方便不及村医、技术不及县医院的乡镇卫生院

第四节  疾病模式转型对传统医疗模式的挑战

第五节  亟待干预的不健康行为

第三章  实证模型:村社力量与服务行为、健康福祉

第一节  分析框架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

第三节  基层卫生服务、健康状况与幸福感

第四节  村社力量

第五节  估计方法及估计结果

第四章  村社力量作用其间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

第一节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目标模式

第二节  “村社力量”在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机制中的独特作用

第三节  “村社力量”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

第四节  “村社力量”发挥作用的现实和潜在障碍

第五节  “村社力量”发挥作用所要求的外部环境和支持性配套制度

第六节  台湾与上海案例:“逼近”理想模式

附录1  1995-200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构成中政府与私人支出比重消长轨迹分析

附录2  乡镇卫生服务人员的不利境地

附录3  基于一般统计数据的分析:村社力量与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紧密相关

附录4  北京家庭健康与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