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看得见却摸不着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感知世界,它是通过每个人的感知系统领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从而形成的个性化的感知世界。比如,高瞻远瞩的人和目光短浅的人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就会不一样。但是,不同的感知世界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感受者位置的不同。
在感知世界里,有两类物体是可以分辨的。第一类是那些我们看得见、听得到、也许还能闻得着的,离我们较远的物体;第二类是那些我们能直接触摸,能感知它们存在的,离我们较近的物体。要分辨某个物体属于第一类还是第二类,取决于我们的位置和物体所在位置之间的关系。比如,远处的高山属于第一类物体,而当我们站在山上时,此时的山就属于第二类物体。同样,电视节目里的飓风完全不同于在附近肆虐的飓风。
满天的星星就属于第一类物体,我们只能远远地观察但无法触摸。但这种依赖于触觉的二分法,有个很重要的例外:太阳。太阳离我们既不是太近,也不是太远,它和我们有着最密切、最直接的联系。太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温暖着我们,有时候还可能晒伤我们。白天,有太阳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晚上,没有太阳时,我们会感觉到黑夜的寒冷。尽管太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尽管它的光芒耀眼夺目并且温暖着我们的肌肤,但是,它对我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然而,耀眼的光芒,驱使科学必须去了解太阳。如果不了解太阳,就不能说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但遥远的距离加剧了我们弄清楚太阳性质的难度。
为了了解太阳,古代的学者们用各自的方式对太阳进行观测。假设我们处在古代学者们的感知世界中。对于太阳,我们知道的比我们看见的要少得多。不难想象,将古时的观测转化成对太阳的了解,其程度将会如何。我们可以从所感知的太阳和所关心的方面开始。我们看见太阳的光,看见它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我们能感觉到它的温暖,还能感觉到这种温暖和白天的长度变化随着太阳的运动以年为周期重复地出现。
经验告诉我们,太阳运动和四季变换是紧密相关的。历史上,人类大部分时间计量与此有关,而且人们很快就学会了如何运用,但人们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因为缺少揭示这种周年变化现象所需要的观测仪器。我们的祖先在有限的事实基础上创造了复杂的理论。这些复杂的理论,本质上不属于科学,主要是宗教和神话,是为宗教目的服务的。然而,本章的目的不是要深入探讨与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更多的是想寻找这些神话背后隐藏着什么,努力去探测太阳的各个方面,并弄明白这些探测结果是如何被总结并转化为我们如今所了解的太阳理论的。
太阳的光、热和运动是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最明显的三个方面。几个世纪以来,运动是天文学理论和观测的基础。天文学家和其他人都想知道星星在天空中是如何运动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