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阅读摄影:郭力昕摄影批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1406512
  • 作      者:
    郭力昕著
  • 出 版 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郭力昕,台湾影像媒介评论家、学者,英国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媒体与传播系博士,现任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曾任台湾《人间》杂志图片主编,台湾《中时晚报》媒体/摄影评论专栏作者;著作包括《电视批评与媒体观察》、《新频道:电视传播·大众文化》、《书写摄影:相片的文本与文化》、《再写摄影》、《纪录片的政治》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台湾著名影像文化学者郭力昕摄影评论集首次于大陆面世!他对摄影深辟且充满力道的诘问,带领我们重新反思“摄影”之本质与价值所在,视觉评论家、著名学者顾铮专文推荐!《阅读摄影:郭力昕摄影批评》为著名视觉评论家郭力昕先生的摄影批评集,分摄影家、摄影议题、摄影书等几部分,涉及摄影批评的几个主要方面,文章犀利深刻,对摄影的见解极富洞察力,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摄影史论图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相机和摄影术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西方文化有趣的一个现象是,他们常发明了工具、科技或价值,这个文明里的许多人很快地利用或滥用它,但在同样的那个文明里,也有人反省、批判它。摄影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以男性为主的事物。拿着相机(加装长短不一的镜头)拍照这件事,不仅被视为一种猎取或掠夺,也常被视为性行为的象征;相机如枪,按快门如发射子弹,也可想象为射精。安东尼奥尼的经典影片《春光乍泄》(Blowup)里,时尚摄影师拍摄女模特的一场戏,双方由远而贴近,而急促炙热,短兵相接;镜头运动(电影的摄影机与片中摄影师手上的相机)、台词和表演方式,完全模拟着一场淋漓的做爱经验。安东尼奥尼毕竟是大师,四十年前的电影,就如此深刻地呈现着摄影文化的许多内涵。
  但摄影只能停留在这样的想象或象征里吗?拍照这件事,放在身体与性的议题上,只能是异性恋男性对女性身体欲望的替代工具?过去男性比较有机会玩相机,女性在社会化的过程里,因为相机的某种攻击性格,而大抵不欲使用或被排除在摄影创造之外。当今日的拍照行为,早已经泯除了性别差异,而人人皆可摄影时,拍照为何不能从(男性之)性行为/性攻击这个意念,发展为对性/情欲进行多元反思的媒介?
  我想到东方社会里,以摄影表现性、身体和情欲/情色,而司名国际的日本摄影家荒木经惟。荒木的女体/情色作品,虽然引起争议,但似平受到更多摄影爱好者的热爱与推崇,在日本、欧美和中国台湾,都有着众多的支持者。荒木是位多产且有才华的摄影艺术家,他的作品也不止于女体摄影,许多各类题材的影像,例如关于东京城市的作品,令人激赏。然而,他备受推崇也遭到议论的女体/情色摄影,恐需要再争辩。
  荒木的情色影像,主要内容包括以年轻女体为大宗的各种年龄、身材的女性裸体,被捆绑的女体(赤裸或穿衣),女性下体的特写(时而搭配动物模型道具),“影像日记”里的各种女体,或作者与女性被摄者的留念,女童/少女的清纯模样或“走光”照片,等等。他也曾随地取样地拍摄过一批东南亚和台湾的女性。而穿插搭配在不同摄影集里女体之间的照片,则常是饮酒作乐的男性,象征死亡的花朵,或者自家阳台,与他的猫咪奇洛。
  直接而生猛地呈现女体,与男性对女体的色情欲望,是荒木女体摄影的个特色。这个特色虽然可能引起部分女性观者的反感,但他仍被日本与国际艺术圈肯定、赞扬。我仔细阅读荒木的女体影像,认为他的作品除了比较惊世骇俗、语不惊人死不休,并没有什么艺术深度,更没有想法。当然,荒木自己的说法是,他的摄影没有思想,也不屑提供什么思想。他大量地拍照,就是反映直接的感觉、情绪和身体经验。这个说法,似平很具有说服力或吸引力,因而成为他对女体摄影的一种艺术主张。
  使荒木的女体摄影成为艺术而非垃圾,还有一串可能的原因,成为合理化其女体摄影之艺术价值的支撑。首先,荒木对女体似乎一视同仁,偶尔也拍年迈的女性裸体。他对自己的男性欲望,也总是诚实告白:他言行致,大剌剌地拍女体,以相机代读者进行女体的窥视,也宣称常在拍摄前后跟他的女模特做爱。他以坦率快意的言行,挑战虚矫的礼教,也在这种痛快之中,取得了作为艺术家在创作和言行上的特许执照。
  其次,荒木与其妻阳子曾拥有的一段甜蜜美好的爱情生活、共同创作和真挚感情,以及他之后对亡妻的伤逝与怀念,可能让读者相信,荒木和女性之问,并不只有游戏和肉体关系,也有伦理与认真的时刻。他的女体情色影像,常与死亡的意象连结,似乎更证明了这些年轻女性肉体的展现,可能是来自对亡妻或死亡本身的一种沉思与体悟。这又增加了其作品意义的分量。阳子的遗照、荒凉的阳台,甚至鬼灵精怪的爱猫奇洛,都增添了荒木忧郁的、艺术家的气质,这些效果与气氛,都神秘地转嫁给这些女体照片,赋予了它们某种“艺术性”。
  ……
展开
目录
前言
具反身性意识的书写摄影——读郭力昕《阅读摄影》(顾铮)
写摄影议题
论新纪实摄影
论超现实摄影
论新闻摄影
论战争摄影
论地景摄影
论物件摄影
论摄影与色情
论摄影与暴力
论摄影与记忆
论摄影的政治性
论“业余摄影”的美学与政治

写摄影家
阅读张照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阅读阮义忠:告别不了的滥情文化
阅读关晓荣:纪实摄影典范的昨日与今日
阅读陈敬宝:重建人的主体意义
阅读吴政璋:无脸以对台湾“美景”
阅读游本宽:“台湾新郎”在美国
阅读沈昭良:魔幻舞台与真实台湾
阅读陈顺筑:从家族影像到“迢迢路”
阅读董振良与王志伟:女性裸体如何解放
台湾摄影家的中国展示橱窗

写摄影书
黄翰荻:《台湾摄影隅照》
姚瑞中:《台湾当代摄影新潮流》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约翰·普尔兹:《摄影与人体》
约翰·伯杰:《观看的视界》
唐·麦卡林:《不合理的行为》
顾铮:《真实的背后没有真实:20世纪现代摄影实践》、《城市表情:20世纪都市影像》、《摄影的人,在路上:顾铮的上海街头摄影》
李楠:《影响: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往录》
袁冬平:《穷人》
吴静如编:《凝视驿乡Voyage15840:移工摄影集》
当代漂泊:《底层流动/流浪的视界:游民摄影家的创作历程纪录》
附录访谈约翰·伯杰:坚定地走在进步的道路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