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新思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1724
  • 作      者:
    黄海澄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艺术新思维》是作者黄海澄多年研究思考的结果,作者认为传统艺术理论把艺术当作对世界的认识论式的反映,曲解了艺术的本性,妨碍了艺术创作的发展和繁荣。《艺术新思维》认为,哲学基本问题不是艺术学基本问题。艺术和艺术理论有自己的基本问题,艺术学作为具体学科,有自己的学科方法论,哲学方法论只能涵盖、指导艺术学方法论,而不能代替它。因此,作者认为需要重新认识艺术、宗教、哲学及其关系,重新认识艺术的发生,重新审视艺术形象和典型,重新审视创作方法与世界观,重新审视“形象思维论”。由于笔者摆脱了旧的艺术理论的束缚,对艺术的整体看法有了新的飞跃。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艺术从根本上说不是一种认知形式
  为什么说艺术不是一种认知形式或曰知识形式呢?
  第一,把艺术当作认知形式不符合人类社会的结构功能原理。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自组织、自控制、白调节的最高级系统,有其结构和功能上的高度精密性与合理性。在我们人类的生存活动中,认识功能好比眼睛,是管看路的;情感功能好比发动机,是给行为提供动力的。没有眼睛看路,就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危险得很;没有动力推动人的行为,如何行动得起来呢?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认知活动以及作为人类认知活动高级成果的哲学、科学,就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眼睛和向导,而我们的情感则是动力。艺术通过它所形象地展示的生活中的真、善、美、益和假、恶、丑、害诸种正的与负的价值,以及这些正、负价值事物在作者心中所激荡起来的感情,来激发艺术受众的感情,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推动人们创造、发展生活中的真、善、美、益,限制或消除假、恶、丑、害,使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进步,人类更加幸福。艺术是人类社会系统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动力结构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认知和情感、科学和艺术在人类心理结构与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功能是如此不同,岂容混淆!看路的职能已由认知及其系统成果“科学”来承担,若把艺术再当做认知形式来看,那就意味着人类社会在结构和功能上既有重复和浪费,又有严重的缺陷。如果我们承认人类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自组织系统,那么,它就不可能存在如此无谓的重复与严重的缺陷。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指导生存活动,使自己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犯或少犯错误,达到生存与发展的目的。让艺术担负这样的任务,超出了它的职能范围。《义勇军进行曲》以急迫的呐喊唤起千百万优秀中华儿女奔赴抗日战场,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在激发人们仇恨法西斯侵略者并起来战而胜之方面发挥了伟大的作用,但是,它们没有,也不可能告诉人们如何做——采取什么策略、方法去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这不是它们的职能,这种职能要由研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科学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来担承。《义勇军进行曲》等作为艺术作品不可能担负认识世界的功能,而是鼓舞人们的抗敌热情,为抗战救亡提供精神动力。科学和艺术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由此可见,把艺术归入认识系统,是归错了档,划错了类。
  第二,认识严格尊重事实,艺术需要幻想、虚构和夸张。
  人类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在于获取尽可能确切的知识,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求得真理。要求得真理,就要严格尊重事实,排除幻想,按照世界本来的面貌认识世界。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不在于你主观上觉得世界如何,幻想它如何,希望它如何,而在于它事实上如何。然而艺术却并不一概要求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性,它主张虚构,鼓励幻想和夸张,并且常常按照艺术家所希望的、想象的样子去写。梁祝死后化蝶,杜丽娘死而复生,白蛇、青蛇变为美女,孙悟空七十二变,桃花源里“秋收靡王税”,《镜花缘》中巾帼役使须眉……都不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性,都不能视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形式。作为认知形式来看是荒谬的,作为艺术描写来看则是引人人胜的,成功的。文学是这样,其他艺术门类尤其如此。认识论的音乐美学家把人类的音乐活动看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把音乐作品看成是音乐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形式①,但是,他们却无法回答一曲《良宵》,一首《月光奏鸣曲》,究竟向我们提供了关于客观世界的哪些知识?告诉了我们关于客观世界的哪些本质和规律?尽管持认识论的美学观的美学家把艺术和美叫做“形象的真理”②,但是在我看来,艺术,尤其是音乐艺术,并不以揭示真理为己任,在音乐作品中,实在无真理或谬误之可言。《病中吟》向我们揭示了哪一条真理?或者显示了何种谬误?恐怕谁也无法回答,甚至连这样提出问题都近乎荒唐。然而若把艺术当作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形式,就必须面对这种尴尬:回答这一无法回答的问题。
  ……
展开
目录
自序
从一种荒唐的艺术美学说起
一 艺术从根本上说不是一种认知形式
二 艺术真实性的价值论解读
三 艺术真实与美的统一

哲学基本问题不是艺术学基本问题
一 哲学基本问题不是艺术学基本问题
二 哲学方法论不能代替艺术学方法论
三 哲学上的唯物论和唯心论与艺术创作方法没有必然联系
四 不能轻易否定现代主义艺术理论

重新认识艺术的根源
一 人类的生存结构以及艺术在人类生存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人类的精神结构与艺术

重新认识艺术、宗教、哲学及其关系
一 宗教的本质
二 人类的精神世界不是只有“思维”
三 哲学不仅仅是“掌握世界的方式”
四 艺术是人类社会系统自我维持和自发展动力结构链条上的重要环节

重新探讨艺术的发生
一 对已往出现过的艺术起源学说的审视
二 艺术发生的人类学根源
三 艺术发生的主体条件
四 艺术的现实生成

重新审视艺术形象和典型
一 单纯认识论的形象一典型理论的荒悖
二 艺术形象和典型的价值内涵
三 艺术形象和典型的个性特征

重新审视创作方法与世界观
一 “创作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吗?
二 “世界观”涵义探究
三 世界观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重新审视“形象思维论”
一 “形象思维论”的来龙去脉
二 艺术是价值、价值理想和情感的形象建构
三 理性和非理性
四 想象是一种独特的心理功能
五 所谓“形象思维”的“特征”与“逻辑”

无意识理论与机械反映论
一 无意识心理学是深层心理学、动力心理学
二 机械反映论对无意识心理学的“批判”
三 机械反映论对无意识心理学的“改造”

无意识与艺术创作
一 这是“无意识”吗?
二 所谓“病患无意识”
三 所谓“本能无意识”
四 所谓“习惯无意识”
五 所谓“习惯无意识想象、习惯无意识思维”

重新审视艺术灵感
一 艺术灵感是“认识上的飞跃”吗?
二 艺术灵感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
三 灵感与无意识
四 科学灵感和艺术灵感的异同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辨微
一  电影的结构是“内容的组成部分”吗?
二 “音乐的形式即它的内容”、旋律“既是形式又是内容”吗?
三 说“有意味的形式”
四 说“结构第一”
缘何贬损大卫和陈逸飞?
一 大卫是保守派吗?
二 贬损陈逸飞是出于一种根深蒂固的艺术偏见
一种尚未引起人们重视的形式美:相似与自相似

舞蹈中的审美意象流
一 《漓江情韵》与“意象流”理论
二 “动容、象事”的意象创造
三 精妙绝伦的“流水意象”

京剧角色配置的美学意蕴——从小生的角色设置说起
一 从“多样统一”的审美规律看京剧角色的配置
二 “虚拟与假定”的美学根据
三 角色和声腔多样性的审美心理学根据
四 艺术隐含着“和而不同”的宇宙法则

京昆声腔美学探微
一 京昆声腔的美学特征
二 不要丢失家法
三 学科学发音方法而不失京昆韵致
四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五 莫忘“刚柔相济”
六 守住自己的美学底线
七 艺术需要在自由批评中发展,演员需要在众声喧哗中成长

梅氏表演体系与男旦存在的美学根据
一 群众喜欢男旦
二 从表演体系上分析
三 男旦式微的其他原因
四 男旦的优势

艺术能消解价值和意义吗?
一 艺术的功能
二 巴黎批判后现代艺术说明了什么?
三 艺术呼唤人文精神

“九五部级教材”《艺术概论》指谬
附录  学术界对黄海澄先生著作的引用与评介概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