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画像艺术源于中国本土
从丧葬文化的角度看,画像砖画像石这种墓室建筑的壁面装饰,有非常复杂的祭祀血食、祈福禳灾、安魂长生等等目的。这些图像中,除崇祀对象如仙人灵异、明君先贤外,其余大量的与墓主人相关的建筑、车马、牲畜、奴仆、随从等内容,则是实物的替代品。用图像作为替代物早在公元前2600多年前废除了人殉制的古埃及就开始使用,中国大量使用则是在“止从死”的春秋时期。但使用替代品这种观念在中国的出现远远早于春秋。江苏邳县1965年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时期墓葬的陶屋模型上,四壁外墙及屋顶的坡面上均刻有狗、羊等动物形象。史前人将自己饲养的动物和自己居住的房合复合在一件物体上,这种创造实际开了在建筑物上刻划图像的先河。陶屋模型可能属于明器或祭祀性质的东西,因此,这件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陶屋模型上的动物刻划,不仅具有建筑物表面刻划图像的性质,还具有为亡故的人服务或祈福的性质。陶屋模型上刻画的狗等形象,是一种替代真实的狗陪葬的形式。而这一点,正是汉画像最明确的目的之一。从这件材料来看,汉画像最本质的功利目的和表现形式,在中国可以说至晚源起于公元前3000年前。
汉画像由于往往是某一物体的表面装饰,决定了它的制作要服从于面。虽然画像砖和画像石的制作过程不一样,但从制作的手段来看,除了画像砖多了压模和烧窑的工序外,其制作的方法是一致的,即它们都是以物体表面为最高面往内分层雕刻塑作的。这种分层并不完全按照所刻塑的内容的真实形体来进行,而是用艺术概括的手法,将这些形体的某些部分压缩在一个面里,另一些部分压缩在另一个面里。因此,这些刻塑的体积感是通过多层面的叠加来体现的。这种分层刻塑的手法,过去多用阴刻、阳刻、剔地、浮出等等词语,而且多指画像石的艺术手法,实际也可用于画像砖。画像砖在制模阶段,同样要经过画像石的这些制作程序。在论及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也包括画像砖的雕模)时,其分类有三种、五种、九种等等说法。但无论有多少种技法,都不是在汉代突然出现的。至少在公元前一二千年的商周时代的那些精美绝伦的青铜器上,从其雕刻的多层面和阴阳纹即所谓的“三层花”,都能看到汉石刻各类技法的反映。铸造青铜器的范模,正是用的陶或石头塑刻的。东周发明的模印法,是用事先刻好的各种图案的模在陶范的泥坯上印出各种花纹。这种新的工艺曾使青铜器再次刮起繁缛华丽之风。东周青铜器制作过程中这一模印法,就是汉代画像砖制作时使用得最普遍的方法。三代的这些陶范和石范,是汉石刻和汉砖的先声,是汉画像技法的源头之一。我们常见的青铜器,不过是这些陶塑、石刻的另一种物化形态或载体。青铜器陶范、石范上反映出来的这些镌刻塑作技术,已是一种成熟的形态。因此,这些技法的启始形式,还可追溯到更远的时代。如史前时期已有相当精美的骨、角雕刻以及镂空的陶豆等,在同时期许多墓葬中出土的一些精美玉器,尤其是良渚文化中那些玉琮和玉冠饰上的雕刻,由外向内有两个以上层面相叠,已具备了青铜器陶范、石范和汉画像石刻的造型形式。
汉画像石从画面结构看,多具有一石多层和每层不限内容连续镌刻的特点。按汉代人的说法,就是:“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项,如画重累人矣”(马第伯:《封禅仪记》,见《续古文范》卷十);“雕文刻画,罗列成行。摅骋技巧,委她有章”(武梁碑文,见宋洪适《隶释》卷六)。这种分层安排各种内容和每层各种形象“罗列成行”的格式,可以直接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上找到根据。如春秋时代的“战斗纹铜豆”,画面分为四层:上二层为战斗场面,有兵车及持武器相斗的人;第三层为射猎场面,有人物、车马、猎犬、奔兔等;最下一层为乐舞(也可看成生产)场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