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亭山
行政位置江干区丁桥镇。
性质与特征皋亭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是杭城东北诸山最高峰,海拔361.1米,由天日山脉向东延伸而形成,与半山、黄鹤山、鸡笼山、虎山、元宝山等诸山一脉相连,连绵lO余公里,基本上呈西南一东北走向,山的南麓有杭州最古老的上塘运河。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皋亭山西南(今半山)的水田畈,就已是杭州先民的繁衍生息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皋亭山南麓人工开凿上塘运河后,这条水路便成为杭城北隅的交通要道。皋亭山之名最早见载于《唐书’地理志》:“钱塘县有皋亭山。”宋、元人多写成“高亭”,明代时,杭人也称之为“东皋山”。半山,本名皋亭山,因半山腰有娘娘庙一座,世俗便呼为半山,延续至今。宋、元、明三代,皋亭山数次成为北兵南下攻取杭城的必争之地。明代,“皋亭积雪”为杭城“湖墅八景”之一,“半山观桃”为杭人四时幽赏的习俗之一。清代,皋亭之桃、西溪之梅、河渚之芦共称为“湖墅三胜景”。宁宗皇帝、宋高宗、康熙、乾隆、钱镊、杜牧、王蒙、薛昂夫、陆游、郁达夫等都到过此山。南宋名相,一代忠臣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源于此。此山的珍珠泉与虎跑泉齐名。此地还盛产杨梅、桃子,当年临安(今杭州)城有“超山赏梅,皋亭观桃”之说。登上皋亭山顶览胜,放眼远眺,可一览全城景色。东望临乎山、黄鹤山等远近诸山,南眺钱塘江。
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毗邻“临丁路”“天都城”及二期轻轨,交通便捷。距杭州市中心18公里。东北部接余杭区的星桥镇,东部连江干区丁桥镇的三义村、大塘村、赵家村,南部与丁桥镇的建塘村、下城区的石桥镇为邻,西部与拱墅区的上塘镇、康桥镇接壤,北部与余杭区的崇贤镇相邻。
保护与开发现状现由江干区商贸旅游局招商,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五石山
行政位置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街道。
性质与特征系西湖西南山区的外围山体,濒临钱塘江,海拔344..7米,主要由泥盆系唐家坞群紫红色石英砂岩组成。《云栖纪事》云:“山之巅有五色瑞云盘旋其上,因名。”
从徐村或云栖沿石级而上,满目葱茏,群山拱抱,有“石磴千盘倚碧天,五云辉映五峰巅”之意境。登上山顶,可远眺西湖、钱塘江。半山腰之旧亭柱上,曾刻有“长堤划破全湖水,之宇乎分两浙山”。山顶旧有五云寺,又称真际寺,创建于五代,现已经过修缮。寺内有古井两口,大旱不涸,是杭州西湖周围群山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山顶古井,目前仍然是山上唯一的饮用水源。山上植被茂密,林相丰富,真际寺前的千年古银杏,更是杭州著名古树之一。
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在十里琅挡岭的南端,在梅家坞、云栖等有石级可上。
保护与开发现状2001年山道进行了整修,整体保存完整,已开发。西山
行政位置西湖区双浦镇。
性质与特征峰顶平台、溶沟、石芽发育,最高石柱8米,一般石芽l一2米,峰顶可观日出,观田园风光,观钱塘江和富春江。山上有牛背岭,是景区南侧最高峰,海拔353米,是由石灰岩组成的巨大山体,东面半山石壁有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元居中隶书“云泉灵洞”,洞大约丈许,保存完好,其旁还有北宋熙宁二年(1069)祖无择等名人留下的题刻,书法颇似黄庭坚。山下有慈严寺遗址及风水洞,其东南有花山,为一小山丘,海拔约20米,由石灰岩构成,宋郑次山筑园亭于昙山,种花于此,故昙山又名花山。西山寺东侧有龙眼泉,海拔150米,为溶岩裂隙泉水,因溶沟石牙形似龙头、龙眼,故名。西山东南为平原和钱塘江,是夏秋观日出最佳处,西山看日出,也是当地“湖埠十景”之一,称“云泉晨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