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活血化瘀方药临床使用指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87824
  • 作      者:
    史载祥,杜金行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活血化瘀方药临床使用指南》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了血瘀证,包括血瘀证概论、病因及发病机制、辨证、诊断标准及定量诊断等内容;下篇主要介绍了活血化瘀治疗,包括活血化瘀治疗概论、活血化瘀药分类、活血化瘀单味药和常用复方研究、常用活血化瘀现代中成药研究、活血化瘀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等内容。《活血化瘀方药临床使用指南》强调以临床为主,突出临床实用性,重视临床研究证据,同时简要叙述了基础研究成果,便于西医、中西医结合和中医因繁就简、理解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2.研究报告
  (1)脑血栓:脑血栓形成的根本原因为瘀血内阻。对68例脑血栓血瘀证患者,于血栓形成后3天至2年内做红细胞变形性等血液流变学检查,其红细胞变形指数(DI)的异常率为61.8%,显著异常率为38.7%。表明脑血栓血瘀证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2)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认为其根本的因素是血瘀经脉不通。对259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和153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同性别健康人相比,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增高,女性患者的血浆比黏度、血沉亦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减慢。李越华等研究证实,冠心病不同证型有不同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心血瘀阻型表现为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明显增高。大量关于临床药物疗效的研究发现,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反证了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与血瘀证有相关性。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与血瘀有密切联系。19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瘀证患者与正常人62例对照,其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无明显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P<0.01)。对4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其突出改变在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沉方程中K值增大,纤维蛋白原却低于正常。
  上述缺血性中风、冠心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认为是属于“血瘀证”范围的疾病,其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共同特点是:血液黏性增高,表现在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增高;血细胞间聚集性增强,表现在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表面电荷丧失,红细胞间易于聚集,血沉方程中K值增大;细胞浓度增高,表现在有的病人血细胞比容增高;多数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这一切表明血瘀处于高度浓黏聚状态,提示患者的血液流动性下降、流变性异常、凝固性增高,从而导致血流缓慢,循环障碍,以致形成血栓,造成“脉不通,血不流”的局面,从而形成血瘀证。
  (4)舌象:舌象是血瘀证诊断的重要方面,舌质紫黯或瘀斑瘀点是血瘀证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对紫舌患者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紫舌组大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高于非紫舌组,表现为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血沉加快,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显示血液呈高度的浓黏聚状态。经活血化瘀治疗后,紫舌百分率下降的同时,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说明中医学在辨证论治中,运用紫舌作为诊断血瘀证标准之一,是有科学依据的。
  (5)综合分析:袁景珊等检测125例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黏附率的回顾总结,分析其与血瘀的相关性,将所有病例按“瘀血证诊断标准”分为瘀血组60例,非瘀血组55例,测定体外血栓长度、干重、湿重、血小板黏附率、阴性符合率(特异度指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诊断正确率、错误率、诊断指数。
  ……
展开
目录
上篇 血瘀证
第一章 血瘀证概论
第二章 血瘀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一节 血瘀证的病因
第二节 血瘀证的发病机制
第三章 血瘀证的辨证
第一节 血瘀证的主要脉证
第二节 血瘀证体征的量化
第三节 血瘀证的辨证方法
第四节 血瘀证的现代分类
第五节 血瘀证的各类兼证
第四章 血瘀证诊断标准及定量诊断
第一节 血瘀证诊断研究概况
第二节 血瘀证综合诊断标准
第三节 血瘀证定量(记分)诊断标准
第四节 血瘀证及其类型诊断新标准
第五章 血瘀证现代医学实质研究

下篇 活血化瘀治疗
第一章 活血化瘀治疗概论
第一节 活血化瘀治疗
第二节 活血化瘀治法在优势疾病中的应用
第二章 活血化瘀药分类
第三章 活血化瘀单味药研究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