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超微针刀疗法:运动医学的浅筯膜松解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248534
  • 作      者:
    胡超伟著
  • 出 版 社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超微针刀疗法这一新技术是胡医师十多年来认真学习、钻研针灸学后的创新成果。他在中国九针基础上结合现代各种针刀技术,研制了新型圆利针具和超微针刀,在针灸经络理论基础上结合人体解剖学等知识,探索、总结出了超微针刀、新圆利针疗法和一系列新的学术观点,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其次,胡医师的新针具为针刀系列的安全使用探索了一条 新途径。胡医师的新疗法适应证范围大、安全有效、易学易教、便于推广,深受医师和民众欢迎。

展开
作者简介

胡超伟,男,1971年生,湖北省咸宁市人,毕业于康复医学专业,现就职于湖北省荆门市康复医院康复科主任。长期从事针灸临床工作i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临床多种慢性常见病及疑难病有独到的见解,遵古而不泥古,崇今而不废古,从业针具达60多种,充分发挥各种针具的特性,强调“辨证施治,因病施针”,将中西医疗法及各种针灸工具在临床运用中达到完美结合。尤其是在软组织损伤病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疗效神速。胡超伟从事针灸临床及针灸教学工作,日针灸门诊病人达90人次左右,他既是患者朋友信任的医生,又是受学生们喜爱的老师,近年来在全国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达十余篇,2002年被中华传统医学会授予“中华名医”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治疗软组织损伤浅筋膜松解的特效医疗方法的专著。作者通过分析引起患者疼痛的姿势或动作中的参与肌肉来确定其中受损的肌肉软组织,采用超微针刀松解,运用四大理论(杠杆理论、弓弦理论、拉杆理论、链条理论)将深层的病提到浅层松解,将危险部位的病症提到安全部位松解。进刀深度不超过1cm,一般常规深度为02~05cm,使针刀松解达到无风险。因其进刀深度浅,作者发明了超微针刀枪,使针刀医疗变得更加简单,极大地达到了减痛的目的。超微针刀疗法疗效立竿见影、当面见效,不用麻药和激素,是真正的绿色疗法。

展开
精彩书摘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首先分析腰椎的动作:腰椎因没有肋骨的牵制,活动范围较大,但同时其支持的系统主要靠肌肉软组织支撑,容易导致肌肉软组织劳损。根据其运动方向有三个运动轴,即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下面分析每个活动轴最易损伤的软组织。
(1)前屈动作(即弯腰的动作,正常人的腰部前屈范围为90°):此时腰椎的上部相对稳定,主要的弯屈动作在下腰部,以腰骶部最为明显,所以该弯腰的动作最易引起腰骶三角区(即腰椎、骶椎和髂嵴后部形成的夹角称腰骶三角区)所在的软组织形成劳损;后伸动作(即仰腰的动作,正常人的腰椎后伸活动范围为30°)此时下部腰椎相对稳定,主要引起弯曲为上部腰椎的动作,以腰肋三角区(腰椎与肋骨形成的夹角称腰肋三角)所在的软组织易形成劳损。
(2)左、右侧弯动作:正常人腰椎左、右侧弯活动范围为20°,腰椎在做左右侧弯时,腰部两侧的软组织被牵拉,一般侧方软组织的肌筋膜附着在腰椎的横突上,而腰椎横突以第三腰椎的横突最长(也有变异的如第四腰椎横突最长)。最长的横突上附着的肌肉最多,应力也最大,加之因其最长与周围软组织形成摩擦的机会最多,也是最易劳损的部位,所以左、右侧弯动作最易损伤的为第三腰椎横突。
(3)左右旋转动作:正常腰椎左、右旋转的活动范围为30°。腰椎的左右旋转动作,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翻身动作,其参与肌肉为腹内、外斜肌,腹内斜肌肌块大、肌力强,腹外斜肌的肌块小、肌力弱。在同一动作中,最易劳损的肌肉自然是腹外斜肌,另外在腰椎椎体的前侧方,也有块肌肉为腰大肌,当其劳损痉挛时也会牵制腰椎的翻身即左、右旋转的动作,所以腰椎左、右旋转动作受限时应考虑腹外斜肌损伤和腰大肌损伤。另外腰骶三角区也会导致翻身困难,在临床诊疗时要加以区别、灵活掌握。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超微针刀疗法的形成

第二节  超微针刀疗法的靶点结构基础

第三节  疼痛的生理病理

第四节  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

第五节  软组织损伤的特点

第二章  软组织损伤的物理检查

第一节  一般检查

第二节  关节活动度的检查

第三节  主动运动的检查

第四节  特殊手法检查及试验动作的检查

第五节  疼痛的测量

第六节  神经反射检查

第三章  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原则

第四章  超微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机理

第五章  超微针刀疗法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  超微针刀的刀具

第二节  超微针刀疗法的特点

第三节  消毒

第四节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第五节  超微针刀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头项部疾病

第一节  颈源性综合征

第二节  头后大、小直肌损伤

第三节  颈夹肌损伤

第四节  项韧带损伤

第五节  胸锁乳突肌损伤

第六节  斜方肌损伤

第七节  前斜角肌损伤

第八节  第一颈椎横突综合征

第七章  肩臂部疾病

第一节  冈上肌损伤

第二节  冈下肌损伤

第三节  肱二头肌损伤

第四节  小圆肌损伤

第五节  大圆肌损伤

第六节  喙突综合征

第七节  肩周炎

第八节  肩峰下滑囊炎

第九节  肩胛提肌炎

第十节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第十一节  腋神经卡压综合征

第十二节  旋前圆肌综合征

第十三节  肱骨外上髁炎

第十四节  肱骨内上髁炎

第十五节  桡侧腕伸肌损伤

第十六节  桡管综合征

第十七节  腕管综合征

第八章  胸、背部疾病

第一节  胸锁关节损伤

第二节  剑突综合征

第三节  菱形肌劳损

第四节  下后锯肌损伤

第九章  腰椎间盘突出

第一节  腰肋三角区劳损

第二节  腰骶三角区劳损

第三节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四节  腰大肌损伤

第五节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第六节  骶棘肌下段损伤

第七节  髂腰韧带损伤

第八节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第九节  腹外斜肌损伤

第十节  骶髂关节紊乱症

第十章  臀部、下肢疾病

第一节  臀肌损伤综合征

第二节  梨状肌损伤

第三节  骶结节韧带损伤

第四节  髂胫束损伤

第五节  股外侧皮神经炎

第六节  股二头肌损伤

第七节  股四头肌损伤

第八节  缝匠肌损伤

第九节  股内收肌损伤

第十节  股神经卡压症

第十一节  胭绳肌损伤

第十二节  膝痛

第十三节  外踝疼痛综合征

第十四节  内踝疼痛综合征

第十五节  跟痛症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