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高科技生态圈有着怎样的百态人生?
初创的科技公司如何在巨无霸林立的产业里寻找生存的机会?
实力强劲的大公司如何在科技变革中保持创新的活力与对未来的洞察?
风险投资人如何把握科技浪潮,把钱投给对的企业?
是什么样的制度和文化催生了硅谷的繁荣?
全球硅谷编年体史书;
包含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幕后故事;
华为驻硅谷分公司的创办者和前中关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领衔翻译,文稿内容精准,轻松好读;
认真了解与研读硅谷的历史,将使我们不会错过下一个科技浪潮。
《硅谷百年史》是——
IT从业人员了解产业大趋势的案头指导手册
高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及风险投资业者了解前辈经验教训的案例库
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者学习硅谷经验的资料大全
所有关注数字化浪潮中的商业机会的人理解科技创新与财富本质的作品
19世纪末,利兰?斯坦福夫妇来到遍布着果园和农田的硅谷,在这里建立了斯坦福大学。随后而来的科学家们,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把这 块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谷地变成了改变整个星球历史的创新与创造之地。这里已走出了5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无数依靠智慧和知识而成为百万富翁的人。
这一人类史上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为什么会发生在硅谷?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其他地方是否可以复制出“硅谷”?
一百多年来,仅硅谷就培育了5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无数依靠智慧和知识而成为百万富翁的人。这一部很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为什么会发生在硅谷?是如何发生的?其他地方是否可以复制出“硅谷”?
《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以编年体的顺序,从无线电技术、晶体管、集成电路,到人类基因组、互联网和云计算,详尽地记述了硅谷在100多年中所发生的重大科技事件;同时,从特曼、休利特和帕卡德,到乔布斯、扎克伯格,《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还生动地刻画了在硅谷涌现出的一代代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他们曾对全球100多年以来的科技文明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的研究成果、产品和投资,缔造了无数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传奇,在为自身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更是改变了全世界。
《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对于国内的创业者、科技创新者、风险投资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者都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是每一个对硅谷感兴趣、希望了解和学习硅谷经验者的必读之书。
这个产品的创意来自IBM的研究工作。埃里森和迈纳在读了IBM的杂志《研究与开发》(Reserach and Development)上发表的文章后,意识到还没有人将其商品化,于是产生了开发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想法。他们慧眼独具的地方是知道IBM对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兴趣,因为许多人认为,它能使电脑以任意形态提取企业的数据。这一想法来自于IBM的一项创新,即结构查询语言( SQL),这是一种电脑语言,它能够告诉关系型数据库提取何种数据以及如何将它显示。埃里森和迈纳有一种预感,IBM将为未来的计算机,主要是大型机装入新的关系型数据库和SQL。因此,他们选择为小型计算机和其他计算机提供一个类似的程序,而一般的看法是,这是行不通的,而且速度会很慢。这个产品后来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此时,公司创始人把公司更名为RSI。
埃里森和迈纳从他们的积蓄中拿出1500美元,在加利福尼亚的贝尔芒租了办公室,新公司开张了。埃里森当总裁和CEO,负责新公司的市场和销售,而迈纳主管软件开发。当风险资本家唐纳德·卢卡斯( Donald Lucas)偶然发现了这家公司时,他们说服了他来做董事长;创业初期,员工经常在他们早期位于沙丘路3000号的办公室里工作到深夜。这个程序的第一个版本从来没有正式发表过,第二版在1979年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SQL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运行在PDP—11这款当时很流行的计算机上。该产品吸引了用它执行简单业务功能的客户,比IBM版本的推出早了两年。
在甲骨文公司初创时期,鲍勃·迈纳是首席工程师,他自己编写了Oracle 3的大部分程序。作为首席工程师,迈纳有着与拉里·埃里森不同的管理风格。埃里森把销售人员逼得很紧;迈纳虽然也要工程师们出活,但他不同意埃里森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他认为让大家工作得太晚是不对的,他要他们准时回家。
埃里森只要求结果。早期的甲骨文数据库T程师布鲁斯·斯科特( Bruce Scott)认为,甲骨文的成功主要在于埃里森的魅力、远见和决心。他举了一个例子:公司创办初期为工程师们分配了办公室,他们需要把计算机终端连到隔壁的计算机房。但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布线。拉里走了进来,抡起锤子在墙壁中间砸了一个洞。他说:“好了,解决了。”然后就走开了。
第一章 硅谷概览 1
第二章 圆梦者:硅谷成功背后的秘密(1945-2013) 9
第三章 先驱:斯坦福大学、无线电工程、熔炉和艺术的起源(1900-1925) 23
第四章 探路人:电机工程、核工程、海军和创新文化(1925-1940) 31
第五章 合作伙伴:比尔·休利特、戴维·帕卡德和弗雷德·特曼在惠普和斯坦福(1930-1970) 39
第六章 潜行者:军事、艺术和经济的繁荣(1941-1948) 53
第七章 早期投资人:风险资本前传(1900-1959) 59
第八章 工程师:斯坦福工业园、发明、发现以及计算机时代拂晓前的反叛(1949-1961) 71
第九章 第一代投资人:自成一体的风险资本(1955-1978) 91
第十章 嬉皮士:仙童半导体、公司拆分、小型计算机、艺术创造性和社会革命(1961-1968) 101
第十一章 芯片制造商:英特尔的诞生和再造(1965-1998) 117
第十二章 天才:斯坦福研究所、阿帕网、软件、人才流动性和乌托邦(1968-1971) 129
第十三章 实验室发明家:施乐硅谷研发中心及其创新机制(1969-1983) 141
第十四章 帮手们:硅谷的律师和投资银行(1970-2000) 155
第十五章 发烧友:微处理器、电脑套件、以太网、互联网、Alto电脑和基因工程(1971-1975) 167
第十六章 创业者:软件、存储设备、Unix、生物科技、另类音乐和精神(1976-1980) 181
第十七章 数据库霸主:拉里·埃里森和甲骨文公司(1977-2013) 193
第十八章 勇士们:个人电脑、杀手级应用软件和SUN公司(1980-1983) 205
第十九章 早期的失败:操之过急的好创意(1980-1994) 219
第二十章 魔术师:史蒂夫·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和苹果电脑(1976-2013) 225
第二十一章 艺术家:人机互动新模式、开放式构架、思科公司、合成生物学和网络文明(1984-1987) 249
第二十二章 创业:“无工厂”企业、网络、移动性和纳米技术(1987-1990) 263
第二十三章 冲浪者:万维网、网景公司、雅虎公司、多媒体和生物信息(1990-1995) 275
第二十四章 打造投资者:风险资本的黄金时代(1978-2000) 293
第二十五章 DotCom之殇:科技热潮中破灭的初创公司(1991-2000) 303
第二十六章 互联网时代的宠儿:谷歌、Hotmail、Java、网站、高速互联网和绿色科技(1995-1998) 311
第二十七章 其他热潮:Y2K、无线局域网、个人数字助理和DNA图谱(1995-1998) 327
第二十八章 谷歌:从创办搜索引擎到行业老大(1995-2013) 337
第二十九章 垄断者:eBay、谷歌、Facebook和网络效应(1998-2013) 351
第三十章 幸存者:贝宝、维基百科和基因组学(1999-2002) 367
第三十一章 困惑的投资人:风险资本挣扎的十年(2001-2012) 383
第三十二章 十年败绩:初创公司夭亡的案例研究(2001-2010) 389
第三十三章 精简化:Facebook、YouTube、Web 2.0和特斯拉汽车(2003-2006) 395
第三十四章 大趋势:iPhone、云计算、位置服务、社交游戏和人类基因组学(2007-2013) 411
结语 449
附录:硅谷大事年表 459
★对于决策者来讲,学习硅谷就需要了解它的精髓,而不是它的现象。《硅谷百年史》这本书,系统地讲述了硅谷的发展历程和硅谷的很多传奇故事,非常生动有趣。值得一读。对于一般的读者,想要了解硅谷,一个快捷、直观的方法就是阅读《硅谷百年史》。
——吴军,《数学之美》、《浪潮之巅》作者
★《硅谷百年史》是一部按年代顺序系统地演绎旧金山湾区百余年来的人物和事件的历史著作。作者试图从人文、思想、文化、艺术、教育、地理、体制和历史机遇的全视角阐述高科技产业在这片热土上产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突破。
——闫景立,华为驻硅谷分公司创办人
★科技创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新技术革命,硅谷的百年历史见证了这场革命不断涌起的高潮。当前,中国的科技创业已经开始融入全球的创业浪潮中,并已初具规模。因此,《硅谷百年史》在国内的出版正当其时,既能够为中国科技创业者及其他创业人群提供史实版的案例,又能够为创造“中国梦”的各级主管部门及相关专家学者提供深度可借鉴的案例资料,是一本再现历史的著作。
——杨晓非,全国创业孵化研究联盟秘书长
★硅谷的精髓在于创新、人才和资金;我们不缺人才,缺少的是有效的科技创新机制和市场机制。《硅谷百年史》无论对创业者还是对相关的政府机构,都提供了许多极富洞见的启发。
——林建人 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协会会长
★硅谷的成功,得益于各方合力创建的“支持创新的架构”,其中包括本书四个章节论述的创投产业;硅谷背靠着华尔街得以繁荣发展,希望我国的IPO改革能加速推进,使A股及创业板助力中国的创新与创业。
——陈友忠,智基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
★下一个科技浪潮会在哪里涌起,没人能够说得清楚,但《硅谷百年史》中无数的盛衰案例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拥有足够的智慧,使我们在大潮初起时,不会被甩到沙滩上。
——吴鹰 中泽嘉盟投资基金 董事长
★新技术产业革命如何发端与发展?如何才能营造一个高科技产业的创业环境?下一个大的技术浪潮会出现在哪里?回顾和研究硅谷的百年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
——黎争,计世传媒集团运营总裁、《IT经理世界》杂志社出版人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