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台湾电影的声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101720
  • 作      者:
    林文淇,王玉燕主编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台湾电影靠着《海角七号》与《艋舯》,再度冲上票房与话题的高峰;《练习曲》引起环岛单车旅行风潮,纪录片《无米乐》引发大众关注台湾农民,《不能没有你》的风格化掀起社会议题的讨论;台湾出品的国际名导,侯孝贤与蔡明亮,继续推出广受岛内外瞩目的作品;李屏宾的摄影、林强的电影配乐,凭借坚实的技术与风格,频受岛内外导演重用。我们看到电影人多年的辛苦耕耘之后,台湾电影再次绽放出美丽的风貌。
  2005年创刊的《放映周报》,长期以“放映头条”专访台湾电影焦点人物,探讨台湾影坛重要现象与关键议题。《台湾电影的声音》首度精选了这些台湾影人的深度访谈,剖析电影创作历程与成功经验,《台湾电影的声音》记录新时代台湾电影的声音,对有志于电影制作及对台湾电影有兴趣的读者,是一本不可不读的访谈录。
展开
精彩书摘
  陈怀恩以题材与风格都十分独特的《练习曲》,申请电影辅导金,获得评审委员的青睐,取得新人组辅导金补助,得以拍摄这部有着他个人浓厚情感投射的“旅行电影”。陈怀恩本身也是知名电影摄影师与广告片导演,在电影界从场记开始一路学习历练,合作过的导演包括侯孝贤、蔡明亮等。
  《练习曲》讲述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明相,骑着单车,独自一人展开七天六夜的环岛之旅,沿途,遇见这座岛屿上无数美丽的风光.以及温润的人们。
  对陈怀恩而言,电影有一种魔力,引领观众进入特定时空,将戏剧与空间的魅力结合起来。陈怀恩拍摄《练习曲》的使命,便是让台湾观众在电影院经历一趟环岛旅程,并体验生命循环的巧妙意义。
  本文专访导演陈怀恩,由他娓娓道来生平第一次执导剧情长片《练习曲》的心情告白及影片的创作历程。陈怀恩自言是很喜欢说故事的人,也是热爱单车的骑士,专访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他说故事的魅力,以及谈及人生、台湾的土地与电影处境时,多年来身体力行所自然散发出来的厚实感。
  您在电影圈的工作资历非常丰富,也是岛内相当重要的摄影师。但岛内观众对您可能不是那么熟悉。
  可否先请您自我介绍,并说说您对电影圈的看法。
  陈怀恩(以下简称陈):我算是从台湾新电影开始的基层工作者。一开始做场记,接着剧照、助导、副导、摄助、摄影师,然后到导演。但我并非专职拍电影。拍电影在我们那个时代,事实上不是好的开始。1981年左右,电影存在许多问题,如票房不理想、艺术片当道等。也不是说商业片不好.因为我是在艺术片的系统里头,不太有商业电影的工作机会,所以当时生存都蛮辛苦的,拍一部电影大概都要花半年至一年,薪水大概只有两三个月,剩下的都要靠自己。
  因为年轻所以不计较,也较无所谓。主要是跟着侯孝贤导演拍戏,空闲时也发展自己的兴趣,后来有时兼做电影跟电视。
  一开始,约1981年,我在中央电影公司制作短片。所谓短片其实就是社教片,那时我们工作量大,不仅做特助,还要担负制片的工作,因此我对影片制作的经历算熟悉。接着,我们自己创作或协助其他朋友创作,直到1997年左右,已经制作较多广告影片。同年,我正式进驻一家广告影片公司,任职制作与摄影长达九年。其间曾担任《美丽时光》、《扣扳机》、《7-11之恋》、《经过》等电影的摄影,其余时间则都在拍广告。
  由于我在这行业里做很多年了,接触类型也较多较杂。比较有趣的是,我因为经历各个时代的台湾电影,可以从较基层而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我早期经历过台湾新电影时代的制作方式,见证了有趣的改革,包括同步录音正式启用与大量使用非职业演员。彼时制作特性及制作时遭遇到的困难,都有别于过去商业电影的时代,或更早台湾电影工业尚稳定的时代。与这一代还在线上工作的电影工作者比较起来,我由于出自基层及参与多类型影片制作,观察算是比较独特。
  2005年我决定要拍《练习曲》,并不认为需要准备很多年,或非拍电影不可,其实我不拍电影也无所谓。以前有段时间,看到很多人努力要从事电影工作,但缺乏机运或无法持续。相较之下,如果以爱电影为前提,看电影比拍电影幸福多了。看别人拍好的电影,说穿了更方便,效果也一样,那为何一定要拍电影?我会抱持这种心态,也可能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有工作机会,我不会为了是否能留在这行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另一方面,我在这行还可以保有一定的(朋友)关系,是因为过去真的牺牲很多,太不计较报偿或是工作的获得,这也是我跟现在年轻朋友工作时感觉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会觉得做电影就是好玩,而不是当作生意或事业。或许是文化上的差异,我们这一代可能比较听话,在组织里只坚持把分内工作做好。相对起来现在的人态度上有差异,比较敢言,倒不是批评现在年轻人,而是时局如此。新一代的观念跟我们不太一样,当时的人比较能接受导演、制片等的想法,讲难听一点就是敢怒不敢言,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半闷着头去做。这跟环境有关,解严之后想法也跟着改变,每个人都是权力重心,电影环境相较之下也有改变。
  我自己觉得比较不幸的是,现在的人比过去来得不专业,要求得更少,那你怎么成就一部有效率的电影?这就很耐人寻味。我刚投入时,电影圈比现在严谨很多,每个基本工作人员都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因为如果不做好,人家很快就把你开除。现在不是,现在是只要能找个人来帮你做就很不容易了,做得好不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这是我个人大概的经历及看法。
  请您先与读者分享《练习曲》这部影片故事的主题,与当初选择这个题材的灵感来源。
  陈:八年的广告摄影经历,我跑了很多台湾的好山好水,除了难度较高的山,只要车子能到我大概都去过,整个岛都走遍了。那时刚好有机会接拍—个案子,介绍台湾好山好水。三、四月的时候拍到尾声,往沿海公路取景时,碰到一个年轻人骑着配备简陋的单车、背着把吉他旅行。我拿摄影机拍他,后来将他拦下,问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他说他是台南昆山科技大学的学生,预计从台南出发再回台南,做逆时针环岛。因为大四就快要毕业当兵了,本来假期登山社团说要去爬山,但那座山他去年爬过了,就临时起意出发骑单车环岛,一个人没带手机没带零钱,走到哪睡到哪。
  他讲了一句话很重要:“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因为看到很多学长毕业后的样子,他觉得梦想容易随着时间就消失,因此决定实现。
  他是千真万确六天往返,一般人通常需要八天到十六天不等,所以六天当然是很拼命在骑。我相信这年轻人是有自主意识的,很值得钦佩,听他讲出这句话,真是感触良多。
  ……
展开
目录
编者序
因为对电影的热爱林文淇
创作的追寻 王玉燕
推荐序
收割与共鸣闻天祥
台湾电影的文艺复兴叶月瑜
一切都要从几个疯狂影迷的热血谈起……艾尔
Ⅰ 剧情片
深情观照一座岛
《练习曲》导演陈怀恩
青春爱情的困境与出口
《盛夏光年》导演陈正道
灵魂的共振
《最遥远的距离》导演林靖杰
寻获心的自由
《流浪神狗人》导演陈芯宜
珍藏美好,与感伤
《九降风》导演林书宇
老灵魂,新面目
《红气球》导演侯孝贤
温柔诠释暴力的深度
《蝴蝶》导演张作骥
不曾遗落的梦
《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
与孤寂的童年道别
《囧男孩》导演杨雅喆
在城市的黑夜拨云见日
《停车》导演钟孟宏
逆光奔驰的青春迷走
《阳阳》导演郑有杰
重现粗犷的生命力
《不能没有你》导演戴立忍
我用爱情电影认识“新朋友”
《听说》导演郑芬芬
用尽全部力气,将电影推向极致的自由
《脸》导演蔡明亮
义气至上的生猛青春
《艋舺》导演钮承泽
Ⅱ 纪录片
让作品回归市场
《翻滚吧!男孩》导演林育贤、制片庄景桑
用岁月和土地修得的人生哲学
《无米乐》导演庄益增、颜兰权
欢笑泪水之外的深层省思
《奇迹的夏天》导演杨力州、张荣吉
沙漠玫瑰与在地生命
《宝岛曼波》导演黄淑梅
Ⅲ 电影人
台湾的光影大师
摄影师李屏宾
探察生活哲思,寻访生命源流
录音师/导演汤湘竹
以影像开拓音乐空间
音乐人林强
她给台湾不一样的电影
原子映象负责人刘蔚然
台湾一香港的电影路
电影学者叶月瑜
揭开“后新电影”的层层面纱
电影学者洪国钧
自由灵动的影像风格
摄影师包轩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