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葆富行医60年临床经验选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303030
  • 作      者:
    李葆富编著
  • 出 版 社 :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葆富,男,主任医师,1934年3月出生。河南安阳人。毕业于北京中医研究所、北京中医学院,原北京昌平中医院业务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原昌平区政协副主席、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曾先后师从于北京当代名医陈慎吾、关幼波、秦厚生、刘渡舟、赵绍琴、单玉堂等老先生。擅长中药辨证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取得显著的疗效,并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及用药特点。先生对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咳喘病、风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儿科病、不孕症、肿瘤的治疗均有自己的特色。
展开
内容介绍
  《李葆富行医60年临床经验选集》以李葆富先生从医60年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系统整理了验案和验方,以病名为纲,对案例进行评析,并将先生从医经验和论文进行总结,便于读者学习。是一本难得的临床经验集。
展开
精彩书摘
  治疗胆结石的传统方法一般采用药物化石,或手术取石,这两种方法都有它的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手术取石对一些有其他合并症或年高体弱者更不宜采用,耳穴压迫疗法此时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我们用此法对50例肝胆结石病人疗效观察证明,耳穴压迫对改善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病人普遍反映治疗后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或消失,特别在发作时按压耳穴更有一定的即时止痛效果,还能增加食欲,精神好转,本法也具有一定的排石作用,经我们观察,排石率72%,所排结石直径最大的1.2cm左右,并以泥沙结石为主,为了提高肝胆结石的排石效果,除耳穴压迫疗法外,我们还应用了体针疗法为辅助治疗,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最近我们又针对有些病人效果不理想,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在做耳穴压迫的同时,加服50%硫酸镁及阿托品来改善循环和解除平滑肌痉挛,以利于排石,治疗效果还处在观察中,但临床上有报道,疗效也是很可观的。
  随着B超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给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有许多人多年以来在临床上表现为长期胃肠功能低下,消化不良,诸多治疗,效果不显,后做B超诊为胆结石;还有一部分人,临床上根本没有任何表现,只是经过了普查发现了胆石,据报道,美国70岁以上的老人1/3带有结石,我国尚无精确的统计,但体检发现“安静石”的病例越来越多,这些人是否一律都需手术,从理论上到客观上都是有争议的,所谓“安静石”一般结石都比较小,又没有临床症状,所以要让他们采取手术疗法,一般人不乐于接受,服药化石,效果不够理想,且又有诸多不便,耳穴压迫除具备方法简便,排石迅速,经济省药的优点,由于排石过程中无甚痛苦,肝胆结石一旦发现就可以尽早地随时用耳针排石,避免肝胆内长期有结石的损害,这样既可以减少肝胆的并发症,对“安静石”病人也是一种很好的而易于被患者接受的疗法,并对结石较小的病人减少手术,减少用药,对国家、对个人都是有利的。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人民的饮食由单纯的“温”“饱”型逐渐向“吃好”“吃精”转变,由于经常吃含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而导致了近年来胆石症的病人急骤增加,因此有人甚至将肥胖症,动脉硬化症和胆固醇结石称为“人体能源过剩性疾病”,且中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发生胆结石症,另外妇女特别是较肥胖的中老年妇女尤要警惕,今后胆石症的发病率会比以往有增无减,而作为我们医务工作者,尽快找到一种安全、方便、痛苦小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临床实践证明,耳穴压迫疗法治疗胆结石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较其他排石的方法有着简便易行、排石迅速、痛苦小、经济省药的特点,对治疗胆结石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的提高。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常见疾病案例分析
第一节 内科疾病辨治
一、感冒
二、咳嗽
三、喘证
四、哮证
五、肺胀
六、胃痛
七、痞满
八、腹痛
九、呕吐
十、呃逆
十一、泄泻
十二、便秘
十三、心悸
十四、胸痹
十五、眩晕
十六、中风
十七、失眠
十八、癫痫
十九、汗证
二十、消渴(糖尿病)
二十一、面瘫
二十二、头痛
二十三、痹证
二十四、血证
二十五、水肿
二十六、淋证
二十七、夜尿多
二十八、尿浊
二十九、尿频
三十、尿失禁
三十一、耳鸣
三十二、杂病
第二节 儿科疾病辨治
一、感冒高热
二、咳嗽
三、肺炎
四、扁桃体炎
五、小儿咳喘
六、小儿呕吐腹泻
七、小儿厌食症
八、虫证
九、水肿
十、便秘
十一、夜啼症
十二、鼻衄
十三、遗尿
十四、小儿癫痫
十五、盗汗
十六、儿童抽动一秽语综合征
十七、慢脾风
十八、儿童多动症
十九、黄疸
二十、水痘
二十一、丹痧(猩红热)
二十二、顿咳(百日咳)
二十三、麻疹
二十四、痄腮(急性腮腺炎)
二十五、小儿暑温(乙型脑炎)
第三节 妇科疾病辨治
一、月经先期
二、月经后期
……
第二章 经方经验总结
第三章 肿瘤相关症候治疗经验总结
第四章 肝病中医治疗经验总结
第五章 中医治疗急重症经验总结
第六章 临床治疗体会总结
第七章 中医常用治疗方法经验总结
第八章 常用方剂治疗经验总结
第九章 常见疾病的治疗方剂总结
第十章 论文选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