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457891
  • 作      者:
    长北著
  • 出 版 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著名学者、东南大学教授长北先生传统艺术公开课;据东南大学精品人文选修课系列讲演整理而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引无数大学生热捧。
  当下的教授好好研究的不多,好好讲课的更少。而能既有深入的研究,又能浅出地授课的,少之又有,尤其是在关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的领域。长北教授的有关“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的公开课,则无疑是二者结合的典范,别开生面地用当下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中华的传统艺术之美与文化传统之魅力。全书可以说既是美学的,也是身心的。
展开
作者简介
  长北,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多年从事研究生《中国艺术史》、《设计艺术史》和本科生《美学与艺术鉴赏》教学,教学之余,背起行囊远行万里,风尘仆仆考察艺术。她将长期教学、案头钻研和田野调查的心得化为课堂生动的讲述并第一作者著作15种、合著6种,论文、散文300余篇。独立专著《中国艺术史纲》获2006—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手工艺?漆艺》获2011年中国文联第十届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其余著作获1994年、1997年第四、五届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年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年南京市“第六届文学艺术奖银奖”等,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美术委员会突出贡献奖、东南大学教学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是一本写给爱美、爱艺术、爱人生、爱中华的人看的书,一本有情有理有趣而非死板说教的书,一本凝聚文化而非稀释文化的书。《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根据长北教授在东南大学《精品人文选修课程》所作的系列演讲录音整理而成。长北教授的演讲,哲理中寓情趣,激情中富美感。她以现代人的文化批判眼光,对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的关系进行了独到的阐述和理论的提升,以寄望学子追求重情、爱美、身心自由、道德提升、有尊严、有价值的人生,对中华文化传统加以吐故纳新的重铸与提升。
展开
精彩书摘
  大漆、矿物颜料和中国丰富的髹饰工艺,决定了漆器典丽厚重、谦冲温厚、含蓄神秘的审美风范,我形容它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宋代人喝茶用的漆盏托,颜色单纯,造型简练,却有一种旋律与气韵流淌在口缘,让人看着舒服。宋人怕茶盏烫手,就把茶盏囤在盏托里,手捏着盏托的边沿,轻轻地吹茶,慢慢地品咂,喝茶的方式就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中和的文化品位。宋元明清的“剔红”漆器,一层层髹涂大漆,一层层等待漆干,积累到数百层以后,再一刀刀雕刻出来。工匠要绝对地去除浮躁,有“禅定”般的耐心。历代对宋元剔红评价最高,不是因为后人雕刻技艺不如宋元,而是因为宋元剔红藏锋不露,打磨精到,润光内含,典型地表现出了中华传统艺术的中和蕴藉之美。
  《中和圆融》
  一般老百姓都能够欣赏唐代彩塑,却对魏塑认知不足。唐塑圆熟精丽,文质并茂,气韵两盛;魏塑则往往省略装銮,质胜于文。就传神的深度说,魏塑远远胜过了唐塑。麦积山23 窟正壁主佛,身穿“褒衣博带”的南方名士服装,见阴柔的美、清朗标举的美、文雅超逸的美。面对社会的动乱和苦难,
  他在高高的壁龛上静静地俯瞰芸芸众生,脸上的笑容是那么悠然,徐然,泰然,透露出一种玄思、一种不可言说的智慧、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脱。西魏123 窟左壁泥塑《男侍童》,让我想起在凤凰苗寨邂逅的新郎,我一看见他就爱上他了!(众大笑)
  《传神写意》
  莫高窟412 窟西龛有尊隋代彩塑菩萨( 图8-10), 塑得像活人似的。塑这个菩萨的工匠心里,肯定有个活着的模特。请你们告诉我,这模特是他的女儿、妹妹还是情人?(答:情人!)正是!这女孩嘴唇向上又略微下撇,像在得意地微笑又像在撒娇,仿佛在挑逗她的情人说:“我就是不答应你!”(众大笑)什么叫含睇若笑?什么叫秋波传情?请看这尊塑像吧!哪有女孩子对父亲、哥哥这样笑的!工匠赋泥塑以活着的生命。看这尊西安中堡村唐墓出土的三彩女立俑请告诉我,这个女人是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呢?(答:衣食无忧!)生活富足并不表现在胖上,那副怡然、闲适、娇贵、慵懒、洋洋得意的神情,告诉了我们有关她生活的一切。立俑造型上下收敛像只棒槌。棒槌力量内聚,有冲刺力,有爆发力。如果让它手臂舒张开来,或者高扬上去,棒槌般收拢的力量立马涣散。罗丹塑《巴尔扎克》原来手在外面,力量涣散了;把手砍掉,用大衣把身体一裹,力量内聚了,
  更好了。艺术有时候,“有”反而是“无”,“无”反而是“有”;有时候,“收”
  比“放”更令人叫绝。
  《传神写意》
  时代精神是一种不可形的“大象”。原始社会,先民元气充沛,原始先民创造出来的艺术,无不真力弥满。大汶口文化《猪形》,塑造的是旭日东升般的猪呢,还是老态龙钟的猪?(众叫:“旭日东升!”)正是!它像孩子刚刚喝饱了奶,很满足地仰头在叫,不拘泥于猪形,却表现出了“这一类”的生命意象。这工匠家里,必定养着孩子般可爱的猪,或是猪一般壮的孩子。这只猪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塑造的呢,还是一个“早晨八九点钟”般生命力旺盛时期的人创造出来的呢?(众大笑)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是不可能创造出如此蓬勃的生命意象的。仰韶文化庙底沟型《枭形尊》,是猫头鹰吗?明明有熊的腿;是熊吗?明明有猫头鹰的嘴。它既不是熊也不是鹰,是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类象。龙山文化《白陶》
  (图3-4),翘起的“流”像不像一张嗷嗷待哺的嘴?足像装得满当当的米口袋,又像少妇的臀部,有人还说它整体像一只昂首鸣叫的东方公鸡。(众笑)臀部?公鸡?你就尽情地想象吧。正因为器皿寄寓了宇宙万有的生命意象,欣赏它,才能够自由调动起想象。
  ……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引言

天人合一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之一
一、什么是“天人合一”?
二、中华传统艺术中的“天人合一”哲学观
三、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哲学观的由来
四、“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最为杰出的贡献

礼乐传统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之二
一、中华礼乐传统溯源
二、中华礼乐的重要理论
三、中华传统艺术中的礼乐传统
四、中华礼乐传统的得失
五、当务之急是对中华礼乐传统进行改造和扬弃

大象之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之三
一、什么是“象”?
二、《易传》说“象”
三、由“象”衍生而出的审美范畴
四、中华传统艺术中的大象之美
五、大象之美与艺术家蒙养
六、大象之美的文化背景
七、大象之美是大美

比德思维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之四
一、“于玉比德”与儒家修身
二、“于玉比德”观念的延伸
三、中华传统艺术的比德、寓兴与象征
四、比德思维的文化背景
五、比德思维的得失

吉祥意识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之五
一、中华民族吉祥意识的渊源流变
二、中华民族吉祥意识的丰富内涵
三、中华民族吉祥意识的艺术表现
四、中华民族吉祥意识的文化背景
五、对中华吉祥意识的审视与反思

中和圆融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之六
一、中华艺术中和美溯源
二、儒家论道德境界的“和”
三、道家论自然境界的“和”
四、以中和为主导的中华传统艺术
五、对民族性格中和圆融的多面审视

气韵生动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之七
一、释“气韵”
二、“气韵生动”审美命题的提出
三、“气韵生动”审美命题的拓展
四、中华民间艺术中的气韵生动传统
五、气韵生动审美传统的文化背景

传神写意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之八
一、“神”、“传神”、“畅神”的被提出
二、写意文人画及其理论
三、中华传统艺术传神写意的文化背景
四、中华民间艺术的传神写意传统
五、文人艺术与民间艺术的双向作用

曲线旋律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之九
一、从不自觉到自觉中华绘画“线”的丰富内涵
二、中华诗、书、画的融通
三、中华其他艺术中的曲线旋律
四、中华传统艺术线化的文化背景

稳定程序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之十
一、中华各门类传统艺术的成熟程序
二、中华传统艺术形成程序的文化背景
三、一分为二看艺术程序

海纳百川中华传统艺术的别流旁支
一、古代别流旁支的文化艺术
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融会
三、少数民族自成体系的文化艺术
四、维护文化生态,保护各民族艺术

发现重铸中华文化传统的整合与再生
一、转折关口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三、中华文化的提升与重铸
四、人生的提升与重铸
五、结语
后记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