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名中医吉海旺学术思想荟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554884
  • 作      者:
    衣蕾编著
  • 出 版 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衣蕾,女,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学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学会肝病学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第二届民间医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西北协作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要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擅长于脾胃病、肝胆病及风湿病的诊断与治疗,对肝炎、肝硬化及风湿免疫类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对心脑血管病、中医妇科病等内科杂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主持及参与省级科研课题8项,市级科研课题1项,先后在Bangladesh Journals Online,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杂志》《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西医结合肝病》《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中医药信息杂志》《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陕西中医杂志》等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医药学历经千年,造福黎民,历代名医大家,灿若星辰,名耀古今。对大医经验的不断总结、继承与创新推动着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师承教育把整理、总结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及医案、医论作为继承、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一方面使得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另一方面将名医经验得以传承,可谓一举两得。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对体质学说的发挥
  先生认为体质学说体现出中医学“三因治宜”中“因人制宜”思想,强调在预防诊治疾病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善于将体质理论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形成先生临床经验的特色之一,尤其推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的五行分类法,即借助五行的概念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类,认为五形分类法与五脏生理病理相应,充分体现“天人相应”的理念,最便于理解和临床运用。虽然先生将个体体质分为五种类型,但在临床实际中,通常所见的是木形体质、土形体质及火形体质之人,此三型病患最多,易于指导临床,疗效亦好。
  1.木形体质
  先生认为木形体质的人,形体表现多为面颊较长,身材修长,或偏瘦,性格柔顺随和,内向,易多愁善感,考虑问题全面复杂,敏感多疑。《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描述木形人特点为“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少力;有才,劳心,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春夏感而病生于足太阴,感而病生”。故木形体质的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精神刺激的耐受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
  先生认为五行之中木与肝相应,肝藏血主疏泄,主要影响机体气血的疏泄及情志的变化。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长期忧思抑郁,情志不畅.易导致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气机郁滞,经气不利而致两胁、乳房胀痛;横犯脾胃则致胃气上逆或脾胃纳运失司;肝气郁结,可聚津为痰或气郁化火灼津为痰;肝藏魂,心藏神,肝火扰心则导致失眠,心悸怔忡等。因此木形体质的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闷闷不乐;善太息;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乳房胀痛;嗳气呃逆,食纳不佳、胃脘部嘈杂不适;咽喉有异物感;睡眠差;心悸怔忡等症状。肝郁化火还可见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易怒、头痛、头晕等症。因“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肾同源,故女性则常伴有月经不调。
  先生对木形体质的患者治疗强调疏肝行气,解郁散结。多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常用药物有柴胡、陈皮、川芎、香附子、枳壳、白芍、当归、薄荷等,因肝郁极易化火,故常常加黄芩、丹皮等以加强清火之功;对肝火扰心而见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远志、龙骨、牡蛎等养心安神或重镇安神。同时强调理气不可过燥,以防伤阴。先生极为提倡“先抚其情,再施针药”的治疗思想。尤其对于具有木形体质特征的患者,更应重视精神调节。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习医之路
一、崇岐黄 临床重实践潜心研理论
二、效扁鹊 广治内科杂病精研痹病
三、重脏腑 善用脏腑辨治内科杂病
四、调情志 善用心理疏导综合调理
五、善创新 利用现代科研探究中医
六、重做人 倾心育后辈率先作典范
七、带团队 临床科研教学共创辉煌

第二章 学术思想
一、脏腑辨证
(一)源内经之宗旨
(二)融各家之精华
二、预防保健学术思想
(一)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
(二)强调饮食忌宜
(三)倡导养性养老
(四)加强运动导引
(五)注意依时摄养
(六)重视内视、调气
(七)内科疾病预防
(八)妇科预防保健
(九)小儿预防保健
(十)传染病预防
三、体质学说的发挥
(一)中医学对体质的认识
(二)对体质学说的发挥

第三章 医话随谈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思辨特点
(一)补肾填精以益先天
(二)补肾健脾以养后天
(三)补肾滋肝养阴柔筋
(四)补肾养血充实营卫
(五)补肾温阳活血通络
二、痛风性关节炎思辨特点
(一)脾、肾功能失调是痛风发病和演化的基础
(二)饮食不节是现代痛风发病的重要环节
(三)痰浊、热毒、血瘀、正虚是痛风不同阶段的病理因素
三、“调补脾胃法”的临床应用
(一)补脾胃应先开胃
(二)补脾胃须分阴阳
(三)补脾胃多用甘味
(四)补脾胃善从他脏人手
(五)补脾胃药补食补并用
(六)补脾胃以“通为补
(七)补脾胃忌滥用补药

第四章 选方辑要
一、风湿0号方
二、风湿I号方
三、风湿Ⅱ号方
四、息痛散
五、解毒化瘀汤
六、加减乌头汤
七、通痹解毒汤
八、加减独活寄生汤
……

第五章 用药心得
第六章 临证经验
第七章 验案选编
第八章 博学旁收
第九章 论文汇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