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20为顶尖“海归”访谈录》全方位展示了20位顶级海归的心路历程,揭秘了公众人物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国潮在中国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留学海外的大军,甚至于“是否出国”成了许多年轻人的一个肯定要面对的选择。现在,国内很好的发展机会促使一大批在国外学有所成的人回国效力,又形成了“海归”的浪潮。随着外资企业在国内的本土化需要以及国营、民营企业的国际化需要,大家纷纷认识到在海外学成归国的优秀人才的重要性,海归人员走上了更多重要的岗位,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环球资讯广播《环球名人坊》栏目,是中国广播界唯一一档深度名人访谈节目,开办八年来和多家机构组织共同策划系列人物访谈节目,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收听效果。此次《环球名人坊》之“海归推动中国”特别节目,选取二十位海归精英,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百万中国留学人员行走历程的代表,倾听他们关于时代的畅想,人生精华的总结,个人经历的分享和社会责任感的体会。节目紧扣“海归与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嘉宾涉及治国、学术、创业精英。先后采访了海归杰出代表傅志寰、马文普、马宋德、徐昌东、汤敏、左小蕾、郑荃、施一公、饶毅、严望佳、毛大庆等20位。作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他们谈出了海归的心声,总结了成功的经验,表达了为中国梦献计献力的决心。他们用行动证明——海归推动中国,海归推动中国梦!
序一
序二
傅志寰:中国列车的提速记忆
提速,一定要提速。那个时候我们改革开放已经起步了,公路率先走向市场,建设速度比较快。这个时候,铁路如果再不提速,还是像老牛拉破车一样,火车就没人坐了。我后来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向铁道部党组提出建议,一定要提速。
马文普:我是农民的儿子
我在芬兰留学的时候,中国驻芬兰使馆有一位厨师讲的话让我终生难忘。他说,孩子们,你们是农民用血汗、用金子把你们堆起来的;你们要珍惜,要好好地学习,学好了本领来报效国家呀!
马颂德:中国高技术发展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不尽的梦
给我印象非常深的一件事是,我在农村种水稻的时候,应该是在1969 年,我一个清华同学给我写信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了,这给了我非常强烈的刺激。国际上已经发展到这么高的程度,而我们就是这个专业的人。
汤敏:换一种活法
对于我来说,一辈子净是纸上谈兵,谈经济也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创过业,没有做过企业。现在做企业太晚了,但是能做公益,能做NGO,跟做企业是非常相像的。我们也不是重复一般的公益,做了好多创新。
左小蕾:经济学家到底要做什么?
经济学家做什么呢?他追求一个什么目标呢?追求公平和效率。最后的结果是要一些人比过去更好,另外一些人不比过去更差,这是一个很理想的状态。对于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来说,他终身都要追求这个目标。“中国梦” 实际上也是我们的梦想,让人们生活得到改善,这就是我们经济学家最终的追求。
施一公:我要做这个领域的世界第一
2003年有中年危机的时候,是我最后一次脱胎换骨的前夜。我觉得,我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已经做到了世界的前沿。在学术界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觉得不过如此,还能做什么呢? 实际上这种想法现在看来比较肤浅。经历了三次脱胎换骨之后,我就会对自己讲:施一公你想想,你为什么不能做世界上最好的?
饶毅:顶级“海归”是如何炼成的
牛顿说他只是在沙滩上捡了几个贝壳,这不是谦虚。因为比较他和他后面的物理学发展,你就知道,他当然是很重要的科学家,但是后面还有很多知识,每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感到饥饿,经常想多知道一些,总会把科学往前推一些,只是推的多少程度不一样。
徐昌东:创业要讲时空感
通用航空的发展不是偶然的。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4000~5000美元的时候,他一定会发展通用航空,就是私人飞机的进入。现在我们国家正在这个临界点上。国家是非常有决心的,要把我们的通用航空和低空产业经济搞上去,因为低空产业是一个神奇的潘多拉盒子,能量巨大。
严望佳:我不是你们想象中的“女老板”
很多人给我贴上女强人的标签,我是很不愿意的。我经常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企业家。好像在人们心目当中,企业家说话很严厉,很强势,任何事情都必须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做。我觉得这完完全全跟我相距甚远。
韩小红:打响健康保卫战
其实要感谢竞争对手,他们给你提供了空间,让你充满了激情和战斗感。那个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拥有更多让客户选择我的优势。这样的过程当中,慢慢就发展起来了。
毛大庆:我到今天都觉得自己是个小孩
我没什么闲暇时间,大量时间都是在工作,但是总要给自己一点除了工作以外的东西。这个行业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可能不会再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像房地产行业这样,能够带给一个人这么丰富的社会观察。
闫长明:走出去,是为了回来更强大
国家很支持企业走出去,但是到海外要讲海外社会责任,要讲环保,要讲共赢。那怎么办?我们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按照国际规则合作,把事业拓展得更大。我认为这是我们“海归” 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海归”要推动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周立群:大浪淘沙尽,巍巍我依然
我常把俄罗斯比作我的第二故乡,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总结自己这段经历或者说事业上的成功,我归结为:得益于改革开放,受益于中俄友好。饮水思源,我不能忘记这段留学和工作的经历,当然也会去回报于中俄友好事业。
易珉:“熬”其实是坚持,是百折不挠
在跨国公司打工有很多的无奈和尴尬,能够生存下来的人,我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熬”。“熬”这个字,其实是百折不挠、很有韧性的意思。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障碍,受到什么样的打击,最后还能够站起来,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高志凯:我一直在奔跑
像我这样的人,由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的背景,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我们没有时间去后悔,没有时间去犹豫,没有时间去回过头来整天地举步不前。我们只有一股动力向前奔跑,尽快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郑荃:开创提琴制作的中国学派
很多外国的制作家和演奏家都非常羡慕我,特别是意大利人。他们说,提琴制作是意大利的东西,怎么到你们中国就进了音乐学院?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你们怎么就做到了?到现在为止?他们音乐学院里还没有提琴制作系。我们全国已经有六所音乐学院开设提琴制作这个专业了。
莫华伦:最爱歌剧
我记得做学生的时候,经常去“大都会”,后来在“大都会”小卖部找了一份临时工。为什么去做呢? 第一,赚一点小钱当外快;第二,主要的目的就是去看任何歌剧不用花一分钱。我就白天上班,晚上看歌剧,看了无数部歌剧,一分钱不花。
刘月宁:雅韵依依,小专业开启大视野
扬琴这种乐器在世界各地20 多个国家都有, 匈牙利扬琴在扬琴的世界体系里是独树一帜的。我去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要传播中国扬琴。我以匈牙利为中心开了13 场中国音乐的讲座音乐会,后来还去了捷克斯洛伐克,去了瑞士,我就扛着扬琴跟他们对话。
贺冰新:创造无数造星神话的流行音乐教母
人的一生很有限,我就觉得人一生,应该为一件事而来。我特别同意人大附中的校长的观点,她写了一本书,说人生应该为一件大事而来。现在很多学生朋友都说,像你这个年纪,遛遛狗,休闲休闲,你还那么辛苦干吗?我说我这人就是这命。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喜欢做的事付出,我觉得是很快乐的事。
金珊珊:最好的舞者是心灵的舞者
在印度我了解到,舞蹈是为所有人而生的,不是说什么人才有资格跳舞。所有人都可以跳舞,而最好的舞者是心灵的舞者。你只要用心去跳,你就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舞者,我也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
后记一
后记二
2013年,欧美同学会迎来百年华诞。欧美同学会近百年的历史,是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奋斗的历史,是同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不断探索前进的历史,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大发展、踏上新征程、走向新辉煌的历史。近一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负笈海外,孜孜以求,在带回国外近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和进步的思想理念的同时,自觉地聚集在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在欧美同学会这一具有光荣传统的组织中,在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真情奉献,努力奋斗。
这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与欧美同学会合作推出了“海归推动中国”项目,紧扣“海归与中国梦”的时代主题,选取了20位“海归”精英作为中国留学归国人员的代表进行访谈,从他们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代代留学归国人员的海外求学梦、归国创业梦和民族复兴梦。他们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发挥光热,他们是“海归”在贡献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近年来,我国留学人员队伍日益壮大,随着人才强国战略、“千人计划”的实施,对留学人员的引进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当前,我国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留学归国人员再接再厉,一往无前,努力奋斗,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最后,祝贺本书的出版,希望通过本书使全社会更加关心留学人员,进一步改善人才成长环境,使广大留学人员更加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