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演进中的西方音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3046388
  • 作      者:
    杨九华,朱宁宁著
  • 出 版 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杨九华(1963-),白族,云南大理人。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音乐与舞蹈专业分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精品课程《西方音乐史》负责人,省高校创新团队“中西音乐比较研究”负责人,浙江省小提琴专业委员会主任、小提琴学会会长。
  毕业于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和2011年分别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德国进行学术研究。
  作为我国知名的西方音乐学家和小提琴教育家,其主要研究领域:西方音乐史学、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研究、音乐教育。
  主要著作及译著:《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思想寓意研究》(著)、《西方音乐史》(著)、《西方音乐史的历史演进》(著)、《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著)、《小提琴考级全攻略》(著)、《小提琴考级指南》(著)、《巴托克——献给孩子们》(编译)、《欧洲古典重奏·合奏曲精选》(编)、《小提琴艺术全览》(合著)、《音乐美育》(合著)。
  主要论文:《浅析演奏中国小提琴作品指法不顺手之根源》、《主体论与素质教育》、《四度叠置和弦探讨》、《德国专业音乐教育一览》、《小提琴基础教学领域中科学思维的建构》、《小提琴教学中的心理因素探微》、《西方弦乐四重奏发展综述》、《掀开瓦格纳民族主义思想中极端因素的面纱》、《上帝赐福之地,音乐乐土之旅》、《挥之不去的萦绕》、《颠覆能改写历史,创新会涌现佳作》、《瓦格纳艺术理念的综述》、《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主导动机的初探》、《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死亡意义的探寻》等。
  研究课题: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等各类课题十项。
  
  朱宁宁(1982-),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讲师,先后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外国作曲家与作品研究,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代表论文:《何为实验音乐?——“实验音乐”的概念界定、历史源起和存在环境》、《后现代教育理念对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启示》、《观外围世界的思维成果对利盖蒂音乐创作的影响》、《从方法论回到认识论——关于20世纪音乐分析理论的认知》等。主持及参与的研究项目有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世纪英美实验音乐研究”、浙江省精品课程《西方音乐史》、浙江省艺术教育基地重点课题“西方浪漫主义歌剧在艺术教育中的实施研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历史演进中的西方音乐/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将西方音乐放在文化历史的范畴内进行研究,将各种不同的体裁、现象与观念置于历史的演进中,从新的角度梳理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解读音乐现象,分析认知观念。
展开
精彩书摘
  1976年为纪念拜罗伊特艺术百年诞辰的时候,沃尔夫冈推出了“世纪《指环》”的版本,这可谓让《指环》旧貌换新颜,现代手法的运用迎合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让《指环》重新绽放耀眼的光芒。沃尔夫冈有意将这次百年的“世纪《指环》”托付给了一个年轻的“外国班子”——法国人帕特里克·歇鲁任导演。歇鲁的导演试图将作品完整地献上舞台,其观念上力求与瓦格纳的“完整艺术”理论相符。但这套“法国班子”的“世纪《指环》”从1976年7月上演之初就招致了观众强烈的不满,那个情形在音乐节演出的历史上也是少见的。而在1980年最后一次演出结束时,由于观众的喝彩,谢幕竞用了一个半小时。观众这种极其矛盾的表现想必是由于对《指环》一剧在艺术上的理解程度造成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拜罗伊特在艺术上的追求更具有现代精神的意识流。自瓦格纳创作这部神剧以来,后人并没有机械地步其后尘,他们总在不停地寻找新的创意。仅以《指环》前夜《莱茵的黄金》第一场的舞台布局为例:传统的舞美构建的是在莱茵河底,到处是沟壑纵横,峭壁林立,在波光粼粼的水中三个水仙女在悠闲自得地戏水。
  而1988-1992年版本,这一场景被放置在一片空旷的视野中,仅用现代聚光灯从深壑的舞台底端,射出光芒四射的灯光,与远处隐现的背景衬托构成莱茵河底的布局;1994-1998年版本,莱茵河底的这一场景被刻画成一个夸张的现代轮船的螺旋桨放置在舞台中,三个水仙女分别坐在三片螺旋桨上,以此象征莱茵河底;2001-2004年版本则更加出奇,将现代的厢式电梯运用在舞台上,用此来运送三个水仙女升降,以表达水仙女在莱茵河中的上下游荡。这些近年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的版本,他们注重对戏剧时间、空间的解释,让人产生联想。新一代的导演各出奇招,手段更为前卫,笔者在德国还观赏过几个更有创意的版本,有在舞台中间放一个普通透明的金鱼缸,里面的三条金鱼和一个金属,代表着三个水仙女和黄金;还有版本在舞台中央做了一个罗马式的喷泉池,以此象征莱茵河底,如此等等。
  进入到21世纪,现代的《指环》的版本不仅在舞美上、服装上有许多让人回味无穷的创意,在戏剧场景上,也有很多突破,有的版本不是教条的遵循瓦格纳原先设计的人物出场顺序,而是打破了传统的人物出场的关系。如在《莱茵的黄金》中,第一场中就已经出现了该剧四场中的所有人物。他们有的作为旁观者,有的作为一种陪衬,有的则作为过场人物,有的在揣摩剧中的台词,依次烘托主要角色。尽管这并不是瓦格纳的原始创意,但是导演独具匠心的安排使他们都成为了每场戏剧中的局内人,参与了剧中发展的一系列过程。这就使《指环》戏剧除了音乐之外的所有戏剧要素都得到了改革与创新。
  一百年来,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上演瓦格纳的《指环》,一直在对最初的版本进行不同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在科茜玛之后,《指环》的版本通常五年更换一次,今年拜罗伊特节日剧院没有上演《指环》,明年又将有新的版本问世。瓦格纳的《指环》之所以总能保持在时代发展的最前端,是因为《指环》的阐释总是常演常新,拜罗伊特的《指环》始终是新的《指环》,由此导致了在拜罗伊特十年难求一票,每年夏季都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们每次都拭目以待地关注着它的突破与变化。这也是拜罗伊特之所以能够保持人潮鼎沸、成就辉煌的根本所在。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晨光神曲
一、音乐的晨光,“两希文明”中显现
二、圣洁的弥撒,祭祀基督的历程
三、世俗乐凸起,在宗教音乐中绽放

第二篇 咏叹沧桑
一、兴起与发展:歌剧在巴罗克时期
二、改革与融汇:歌剧在古典主义时期
三、突破与民风:歌剧在浪漫主义时期
四、创新与多元:歌剧在20世纪

第三篇 奏鸣交响
一、经典组合,室内乐中的四重奏
二、彰显个性,竞奏与融合的协奏曲
三、诗乐独白,管弦乐演绎的交响诗
四、历史传承,审美视域中的交响乐

第四篇 理念回眸
一、后现代理念:启示西方音乐史的教育观
二、爵士乐感悟:对自身、社会、传统的反诉
三、平凡与宁静:链接纯粹自然的古希腊艺术
四、历史的回眸:拜罗伊特与《指环》的沧桑

第五篇 分析认知
一、曲体认知:奏鸣曲与奏鸣曲式
二、解释疑惑:20世纪音乐分析理论
三、结构观念:解构·重组·混沌
四、外观思维:波普尔+罗伦兹→利盖蒂

第六篇 解读现象
一、极端因素:瓦格纳的民族主义思想
二、主导动机:绘景、状物、拟人、叙情于《指环》
三、情爱观念:瓦格纳戏剧中的陈述
四、死亡意义:在毁灭中寻找理想的家园
五、百科全书:看《指环》·读社会·品音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