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内经》论痹之三——读经方法论<br /> 师:我们今天读古代经典,会觉得他们的叙述有点混乱,这固然跟《内经》成于众手、成于不同时代有关,而最重要的是古今隔膜,造成了这种感觉。我们已经习惯按现在的思维习惯对痹进行分类,但古人在叙述时也是有自己的思考的。像《素问.痹论》的论述你们都看到了,难道不是井井有条吗?我认为,我们现在远没有达到轻易否定古人的高度。对《内经》中提到的痹,要分析它为什么要这样讲.为什么要放在这个位置上讲,此处的痹,与他处的痹有什么联系,是完全一回事.还是关系不大。如果漠视古人的研究,就会在研究上路子越走越窄,最后无路可走.痹作为关节病变,也是一个系列疾病的中间症状,无论风湿还是类风湿,关节病变都不是它们的终末症状。即以关节病变研究而言,现在的关注点也主要放在症状的治疗上。中医讲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是否完全与关节病变有关,还需要研究.看看现在的研究课题,相互之间非常接近,有人说中医治痹就是祛风寒、燥湿、和营通络、补气益血,话虽然说得绝对了一点,但也与当今的研究现状出入不大,还是较为接近的。我们的研究如果想要有价值,就看能不能突破现有的研究框架,如果大家都差不多,这种研究至少就是没有进步。<br /> 生:李大师实际上是向我们提出了研读《内经〉的目的和方法。李大师在《内经)教学上是很有造诣的,他年轻的时候作为最早的一批《内经》教师,就在教学法上取得了全国性影响,他在《济仁医录》一书中专门辟有“研读《内经》的目的和方法”一节,较为深刻地探讨了这一问题。大师提出,系统学习《内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深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探索祖国医学的源流,为实现中西医结合,创立中国式的独特的新医学新药学,真正做到古为今用。这对我们的研究课题也是有指导意义的。大师指出,研究《内经》的难处在于,原文繁杂和前后重复较为普遍存在。解决之道在于,通读精读相结合。具体办法是,采取分析归纳,把原文内容相近部分合并一起学习。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的十二官和《素问·六节藏象论》的五脏六腑以及《素问·五藏生成篇》的五脏所合所主等内容合并学习,找到前后篇之间的联系,这样,既避免重复,又突出重点,做到前后呼应,融会贯通,对此,李大师多次引用他的师门祖训“药书不厌千回读,熟读心思理白知”,指出“读”是学习(内经》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读以知全貌,精读以知其理,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最后做到融会贯通。这样一来,文词古奥的《内经》,也就不会成为研究的障碍了。《黄帝内经》内容繁难,不看古人的注疏肯定是不行的,大师认为,明人张介宾对《黄帝内经》的注疏较全面.但功.不能只看他一个人的研究,还应该兼看其他大家的研究。<br />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