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帝国晚期的权力与政治:袁世凯在北京与天津:1901-1908:Yuan Shi-Kai in Beijing and Tianjin:1901-1908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1077970
  • 作      者:
    (美)斯蒂芬·R.麦金农著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中华帝国晚期的权力与政治:袁世凯在北京与天津1901-1908》从新的角度,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对作为晚清官员的袁世凯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展示了他担任直隶总督期间和在北京从1901年到1909年作为一位政府高级官员期间的活动,史料丰富、税角新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作为国外学者对晚清历史研究的一部重要学术专著,不但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也为清史爱好者提供了一本生动的历史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协商外国军队撤军的问题
  袁世凯在直隶上任最初几年取得的最著名的成就就是通过谈判使列强迅速从天津和京奉铁路撤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背后的故事说明了今天袁世凯被骂为卖国贼的原因。天津是直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京奉铁路作为贯穿南北的唯一完工的干线,具有巨大的经济和军事意义。因为英国势力控制着天津及京奉铁路,袁世凯通过与英国达成交易从而迅速恢复了对这两处的统治。
  早在1901年12月,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任上首次进京期间,就要求列强把天津的统治权归还清政府。直到慈禧太后回京之前列强代表拒绝考虑这件事情。1902年1月7日,慈禧太后一回到京师,有关天津的正式谈判就开始了。在1月份余下的时间里,袁世凯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与列强驻京代表和谈的问题上。也们的正面答复使快速收回天津成为可能。到1月底,列强外交代表已就迅速撤军问题达成了共识。然而,一些驻扎华北的联军统帅,特别是德国,害怕义和团死灰复燃,更不愿意撤回他们的军队。只有在施加了强大的民众压力之后,在坚持二十八项条款和两项附加条款的基础上,1902年4月12日联军统帅才同意交还天津。这些条款经西方外交官删减.1902年7月袁世凯接受了这些条款。1902年8月15日,列强的天津临时政府正式将该城市移交给袁世凯。③
  袁世凯在与列强会谈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个人说服力和威严引起了英国驻京公使萨道义爵士的特别关注。在与萨道义的会谈中,袁世凯启用曾在美国受过教育的天津海关道唐绍仪担任翻译,袁世凯申明只有他“才能够在天津维持秩序、开展贸易,并与外国保持最好的关系”。因为关税收入用于偿还外国赔款,所以天津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于列强来说极为重要;因为英国的贸易利益在各国中所占份额最大,天津对于英国来说特别重要。这个城市周边的混乱和经济萧条正在破坏着天津作为贸易中心的信誉,袁世凯“非常害怕,如果不能迅速恢复信誉,天津港将会遭受永久性的损失”。袁世凯警告说,天津过去的大多数贸易可能会流失给长江各口岸。只有能够控制整个直隶,并因此手中掌握了大量资源的直隶总督才有能力重建天津。袁“急切地想履行他作为总督的职能,将他治下的主要城市恢复平静,并挽回信誉”①。
  外国在天津的使团也对袁世凯新政府所表现出来的负责任的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天津发行的《京津泰晤士报》(英文版)代表着外国使团在天津的利益。开始,这家报纸反对迅速恢复清政府对天津的统治,声称即使是整个城市的中国居民也都认为清政府无力充分维持秩序和维护公共设施(比如疏浚塘沽河和修路),也无力将天津重建为华北最繁荣的商业都会。②但是,对袁世凯政府的信心不断增长;到1902年夏季,这份报纸对由袁世凯负责的清政府治理天津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袁世凯的崛起
第二章 稳定直隶: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初年(1901-1903年)
第三章 袁世凯控制北京的朝政与外交(1903-1907年)
第四章 袁世凯与北洋军(1901-1907年)
第五章 直隶的改革和权力运作(1901-1907年)
第六章 袁世凯担任军机大臣和外务部尚书(1907-1908年)
第七章 结局:袁世凯下台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