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影像中的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40464
  • 作      者:
    李玉霄,沈洪编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26位中国当代知名影像记录者的口述。
  99幅经典影像背后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
  70年来中国重要时刻历史细节的现场重回。
  以镜头见证时代;用影像理解中国。
  宏观视角和微观白描并存,展现中国社会的脉搏跳动。
  中国国家地理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袂打造。
  本书用一幅幅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珍贵照片呈现中国无法忘却的历史细节,26位大师级影像工作者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将变化的世界、变化的中国图像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李玉霄,曾任《南方周末》记者、《东方早报》特刊稿部主任、《南方人物周刊》主笔等职,2006年加盟腾讯网,现任腾讯网副总编辑。


  沈洪,江苏如皋人,中山大学新闻系毕业,供职于腾讯网新闻中心,负责口述史访谈栏目“大师”。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国家地理:影像中的国》是一本用影像和文字记录当代中国无数历史瞬间细节的著作,也是中国纪实摄影经典之作的“列传”。20余位摄影家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了激荡变革的时代和随着历史颠簸起伏的个体命运,见证了这个国家的伤痛和辉煌,体察着世间的人情冷暖。他们亲身体验了中国的变革,解读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带你观看未曾体味的历史细节,带你重回历史的现场。他们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融于一体,形成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家国影像。我们仿佛可以穿透厚重的历史看到未来……

展开
精彩书评

  当影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叙事手段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时,摄影就更清楚地说明自己不是一门单一的艺术了,虽然许多以摄影的名义开始自己生涯的人仍然认为摄影是他毕生追求的艺术。《影像中的国》这本书,以众多与历史一起走来的摄影人的讲述,证明了这一历史轨迹。虽然本书采访对象的口述未必绝对准确,但它毕竟给公众开启了一扇回望时光之门,让人们反思今天的由来。
  ——鲍昆(知名摄影批评家、策展人)

 

  这本书介绍了二十多位影像工作者的实践心得,也反映出历史的留痕,希望读者们能喜欢。
  ——翁乃强(知名摄影家)

 

  这份文本以一种平和随性的笔调展现了作品背后的诸多故事,以及摄影家的心路变化与思考,这些故事与思考更多的并非关于摄影本体,而是关于历史、时代、个人成长的微妙互动。
  ——王景春(《南方都市报》视觉总监、编委)

展开
精彩书摘

  侯登科日记节选
  拍片成了我唯一与昨天连接在一起的线索,它之所以不能中断,更多地不是因为我终有一天也会用作品给自己砌一个墓穴来,恰是能用此等方式走向墓地或火葬场是别无选择。
  即使为了生存,我也无法把本不情愿、本不是、本没有的东西与自己的心血掺和在一起,意识形态的虚伪和职业责任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有什么能比出卖自己的理智和才能更为痛苦的?没有的东西也要写成有;有的东西要乔装打扮胡乱拔高;最苦的莫过于还要闭着眼把它们织罗进一个冠冕堂皇、条理分明的逻辑框架之中,再涂上一层政治思想工作或者精神文明的信仰圣油。半跪半蹲吧,愿从此不再失眠,不再把无奈的思索奉献给那些该死的文字和经验材料,为生存出卖自己的诡谲。
  我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个"摄影救国军"的骨干和始作俑者。但的确,"救"的意图是十分鲜明的,批判的意识是格外强烈的。批判、自省成了我驾驭摄影的内外动力。"有意识"的批判、强化了"无意识"的政治惯性,使自己很难在摄影中体验到政治之外的东西。
  我有妻子,有女儿,有老人,有朋友,应有尽有,却没有一杯共话人生的烈酒。不,我的孤独并不全在于已经失去,而在于无法对应,在于我领悟了的东西常常把我深陷在领悟之中。责任心也罢,泥土人格也罢,历史过渡期的弃儿也罢,我无法也不可能仅从个人的得失中抉择现实。我生于斯、活于斯也将死于斯的这块土地上的悲哀与希望,即使全都化成绝望,也无法让我变得无情。
  当我越来越明白了自由所给予我的仅是一种妥协式的权利时,夹在现实岩缝里的心境或许也同我空缺的位置一样令人自伤。
  我理解了沉默的含义--淡泊、无为。但我还算聪明狡黠,也理解了它不过是一种鸵鸟式   清高而已。我承认人性并不完善,但抽象的人性和阶级的人性即使是存在着,也无法与特定的、普通的人的境遇同日而语。就像自由和自我并不完全装在钱包里或者显圣在灵光雾气中。我徒劳地思索着,徒劳地行进,徒劳地在精神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徒劳地把人生的路途变成了思想的历程,活得太累太累。
  就像我,一个农民,一个大烟鬼的儿子,一个为了自己的身份而仍不甘心的"现代人",只有在现时现世的自我展示中才好像对得住做人一场。给自己时时保护着最后的理由。这个理由你知道,就是信念。信念的人只有现在,没有过去,现在就是拯救,放弃了现在也无异于堕落。或许,堕落这个概念已经不是一个伦理意义的产物了。
  ……

展开
目录

序言
沙飞 飘逝的“先知”
翁乃强:不留余地的旁观者
四月影会:回归“自然·社会·人”的视角
李晓斌:以人民的视角为历史存证
金伯宏: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状态
凌飞:追求纯粹性,坚持自己的观点
鲍昆:摄影和纸笔一样是我们说话的工具
罗小韵:凭着摄影爱好和对艺术的追求走到一起
徐勇:摄影作为艺术的价值是创造
侯登科 黄土高原割麦“候鸟”的守望人
吴家林:我是一个幸福的傻子
安哥:让摄影回归到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时代
解海龙:纪实摄影的“正能量”和“负债感”
王福春:小火车,大社会
北河盟:一条流过青春的河
顾铮: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目光
王耀东:摄影,通过臆想来暗示
雍和&陆元敏:动静上海
雍和:记录波澜壮阔和惨不忍睹并存的时代
陆元敏:还是要回到刚拿起照相机时的状态
王文澜:一板一眼的节奏
贺延光:真实与谎言的博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