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舆论领袖:民国报人出版人小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4058432
  • 作      者:
    鲍丹禾著
  • 出 版 社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1986年,台湾举行了张季鸾百年诞辰纪念,张季鸾的儿子张士基应邀赴台参会。暮年的张学良与张士基会面,他没有多谈西安事变,而是在张士基面前流畅地背诵了半个世纪前的《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一字不差。
  别人警告成舍我和行政院长(汪精卫)过不去定会头破血流。成舍我很硬气地回了一句:“我可以做一辈子新闻记者,汪先生绝不能做一辈子行政院长。”
展开
作者简介
  鲍丹禾,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多年媒体从业经历。著有长篇小说《狼狈生活》、《三十而立》。
展开
内容介绍
  《民国人物系列·舆论领袖:民国报人出版人小传》介绍了民国时期10位有信仰的报人出版人,他们相信书籍的力量可以改变中国,所以才有张元济投身商务印书馆,才有陆费逵成立中华书局。他们相信言论可以推动中国,所以才有张季鸾办出蒋介石、毛泽东都要看的《大公报》;才有邹韬奋接连创办刊物,虽身染恶疾而不顾。
  他们用书籍、用报纸将自己和公众、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他们是民国当之无愧的舆论领袖。他们首先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怀抱着改造社会理想的、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在他们跌宕起伏、悲欣交集的人生阅历中,我们也可以看见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所经受的磨难和蕴含的希望。
展开
精彩书摘
  此外,王云五还通过函授,学习了土木工程和法律。
  这个时候的上海,已经出现了现代意义的报馆和书局,书籍的形态不仅有线装书,还有活字铅印的书。作为一个爱书之人,王云五最喜欢做的就是用自己不多的薪水换回喜欢的书籍。18岁时,他开始翻译西方图书,这样就有了稿费收入,加上之前做了专职教师,所以经济条件慢慢好起来,买书就更多了。1906年,他联合一帮朋友,组织了“振群书社”,自任社长,一方面把大家的书集中起来共同阅读,另一方面书社也办补习学校,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经济效益。这样,年轻的王云五就将图书馆和学校的功能结合起来,而且也开始了自己经商的探索。
  如今,人们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都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获得,但在100年前,王云五就用这种方式买书了。1908年的一天,他在报上看到商务印书馆刊登的《大英百科全书》销售广告,这套30多册的图书由商务印书馆西书部代理销售,可以分期付款,每月12元,两年付清。王云五毫不犹豫地用分期付款方式买了一套,由于来之不易,买书后,他几乎天天都要翻看这套书达两三个小时。这套原是作为查阅资料用的大型工具书,居然被他当做精读的书读完。《大英百科全书》对王云五后来的治学和职业选择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人们评价他知识面广博,原因即在此。
  丰富的百科知识让好学的王云五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保持好奇心才能有更强的创造力,日后王云五对图书分类法的新发现,及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可以说都是源于这种好奇心。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张元济:昌明教育生平愿
宦海浮沉有尽时
初入商务印书馆
印古籍传承文化
“五四”前后求变革
为古籍退而不休
十字路口的抉择

第二章 王云五:此生壮游政商间
爱书青年显才华
结缘商务印书馆
续缘商务印书馆
转身走从政道路

第三章 陆费逵:投身出版兴中华
创办中华书局
遭遇“民六危机
与商务印书馆竞争激烈
既强调内容也强调形式
对人才倍加呵护
与商务印书馆的两任掌门人

第四章 邵飘萍:一叶飘零风雨中
初涉新闻
《申报》生涯
《京报》影响
新闻导师
秘密党员
不幸蒙难
潇洒人生

第五章 张季鸾:恬淡文人写精彩
求学少年
两度入狱
莫逆之交
恢复《大公报》
上海办报
西安事变
与蒋介石的交情
……
第六章 胡政之:报界全才风骨存
第七章 成舍我:新闻园里不老松
第八章 邹韬奋:竭尽所能为读者
第九章 陈铭德、邓季惺:一生相伴写传奇
第十章 王芸生:深怀文章报国志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