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字馨庵,河南项城人。据有关资料介绍,他是光绪三十年进士,袁世凯哥哥的内弟,历任天津道、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湖南提法使等职。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他奉派办理北洋军后路粮台,并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要职。民国成立后曾任河南都督,但因镇压白朗起义不力而被免职。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作为筹划者之一,组织"更变国体全国请愿联合会",任该会副会长和登基大典筹备处副处长。1917年张勋复辟,他又参与其中,任内阁议政大臣兼度支部尚书。为此,他获罪下狱,出狱后便离开政界,全力投身于金融事业,担任了盐业银行经理和董事长等职。此外,他还捐资创办过香山慈幼院等社会福利事业,是清末民初非常活跃的一个人物。
把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与20世纪的风云变幻结合起来,张伯驹一生的悲剧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他生于1898年,自幼天性聪慧,享有"神童"之誉,曾与袁世凯的几个儿子同在英国人办的一所书院读书。民国初年,他在袁世凯的陆军混成模范团受训,并由此而进入军界。"余少年从戎入秦,宝马金鞭,雕鞍佩剑,意气何其豪横"(《秦游词·自序》),就是他年轻时代的生动写照。然而,他的人生理想却不是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所以曾屡有"悔觅封侯"的嗟叹。"而立"之后,他先后担任盐业银行总稽核、两京盐业银行经理、上海盐业银行常务董事等职,走上子承父业的道路。尽管如此,他的兴趣依然在非功利的文化方面,除了收藏、戏曲等爱好外,又迷上了诗词。抗日战争中,他身陷匪窟,夫人潘素(画家)竭尽全力,凑了数十万元才将他赎回,然后就是"中年避寇,再居关中,兵火之余,仅存书画,托迹商贾,聊供菽薪"(同上)的逃难生涯了。直到抗战胜利之后,他才摆脱上述不幸,在大学里致力于诗词的教学、创作和研究。从此,他以一个典型的文化人身份,迎来政权更迭,并唱出"万紫千红,都过眼、换了一庭新绿","韶华依旧,春来去、送尽兴亡如许","休忆梦里霓裳,富贵应难长保"(《丛碧集》)等诗句。可惜好景不长,到1957年,他已经步入"花甲"之年,却因言获罪,被打成右派,放逐东北,尝够了"机心常懔人言畏,世路如登鬼见愁"(《春游词》)的况味。可贵的是,在逆境中他能以"穷边绝塞……亦有助于词境"的放达和"人人皆在梦中,皆在游中"的感悟,写下《春游词》一百余阕。其中,"只解风流不解禅,行云流水送余年,忍将泪眼对江山"等喟叹,道出他内心的极度苦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