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归来:听杨雨讲屈原》依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端午时节话屈原”系列讲座的讲稿润色整理而成,本讲座将于2013年6月中旬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期间播出。签名售书信息请注意讲座中播出的字幕。
“美女教授”杨雨的特色讲述:对屈原及其作品的别具风格的解读,富有感情的语言,给人以阅读的享受。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之一,自2011年起在《百家讲坛》先后主讲“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心事有谁知”、“端午时节话屈原”等系列讲座。
第十四讲 魂兮归来--屈原《招魂》,生命挽歌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在秦国郁郁而死,屈原和楚国老百姓出城跪接怀王灵柩,哭声震天、经久不散。怀王之所以谥号为“怀”,应该也是表达楚国人对怀王客死他乡的一种怀念和安慰吧。
痛不欲生的屈原,此时深深地沉浸在对怀王的追忆之中。尽管他曾经怨过怀王的反复无常,甚至恨过怀王的独断专行,然而怀王毕竟重用、信任过他,也曾经一度视他为知己。士为知己者死,为了这分知遇之恩,屈原也愿意为怀王赴汤蹈火。怀王客死他乡,留给屈原的是无穷无尽的悲哀。
对怀王强烈的思念和深刻的痛苦,催生了屈原另一篇经典名作《招魂》王逸将《招魂》的著作权归属宋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则认为《招魂》为屈原所作。今大多数学者认为,《招魂》的作者应为屈原,所招为怀王之魂。。“招魂”是古代流传极广的民俗,古代的中国人虽不相信人有前世、来生,但都相信灵魂不死。人如果睡着了、或者得了重病昏迷不醒、或是受了惊吓“魂飞魄散”,都被解释为灵魂出窍。古人相信,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一定的仪式,如呼唤着这个人的名字,将他失散的魂魄召唤回来,重新附着在肉体上,人就会重新“活”过来。
如果人死了,也可以举行招魂仪式。当然这时候的招魂,不可能让人再“活”过来,但可以给活着的人一种安慰:死者的灵魂安顿下来了,回到了他应该去的地方。
楚国本是巫术盛行的国家,祭祀鬼神的时候还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屈原早年创作的《九歌》组诗,就明显受到楚地巫风的影响,因此这些诗歌都以神仙鬼魂为主题,显得浪漫华美。巫术不仅影响了楚国文学艺术的色彩,也影响着楚国的政治。如怀王就对巫术极为迷信,在秦国攻打楚国的时候,他甚至还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想请鬼神们都来助楚国一臂之力,击退秦兵。现湖南长沙的楚墓中就出土过多种灵魂升天图画,说明楚国人比中原人更看重鬼神观念,也特别注重人死后的灵魂归属。
如今,怀王客死秦国,魂魄一定还在异国他乡游荡,屈原每每一想到这里,就为怀王感到凄凉。于是他按照楚国的习俗,为怀王写下了《招魂》一诗,假托神巫之口,希望通过发自肺腑的召唤,让怀王的灵魂安然回到故乡: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在《招魂》中,屈原铺陈了东、南、西、北、天上、地下等四面八方都充满了凶险,都不是灵魂可以安居的地方。因此,他不停地呼唤着,试图阻止怀王的灵魂远离:东方不值得托付,南方不可以停留,西方有流沙千里,北方不能止息,不能上天,不能下幽都……他不断地呼唤着“魂兮归来”!因为只有楚国,才是富饶美丽、浪漫温馨的福地,才是灵魂可以安顿的家园。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屈原的其他楚辞作品,一般使用“兮”字作为语气助词,而在《招魂》中却主要以“些”字作为语气助词,“兮”、“些”都是楚地方言。楚地方言的大量使用,是楚辞的重要特色之一。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灵魂啊,请你回来吧,请你回到你的故乡吧。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是《招魂》的最后三句,大意是:清澈湛蓝的江水边,成片的枫树林随风摇曳;纵目千里之外,美好的春色反而引起了内心摇荡不止的忧伤。魂啊,你回来吧,赶紧回到凄凄江南,回到你的故乡吧!
魂兮归来!这是屈原招怀王之魂,更是屈原尽情挥洒对江南这片土地的热爱。怀王如果灵魂有知,也会为屈原的一腔赤诚所动容吧!
魂兮归来!当屈原为怀王的悲剧而痛哭号呼的时候,他还没想到,就在不久之后,江南,竟然也成了他自己最后的归宿。
那么,楚怀王之死,究竟给楚国的命运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呢?“屈原憔悴去如蓬”--屈原的命运,又会面临怎样的转变呢?
内忧外困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回到公元前299年。怀王被扣留咸阳的消息传到郢都,在屈原和昭雎的坚持下,楚国派人到齐国,假报国丧,想迎回在齐国当人质的太子熊横。在这一过程中,齐国与楚国之间又发生了一系列小插曲。
齐国当时在位的已经是齐湣王,孟尝君田文为相。怀王的事情,当时已经天下皆知,齐国君臣自然也心知肚明。有人就向孟尝君建议:“楚王被扣留咸阳,楚太子在齐国为质,正可谓奇货可居。君不如扣留楚太子,来换取楚国东边靠近齐国的五百里土地。”《战国策·齐策三》载,进言之人为苏秦。
孟尝君觉得此事有些不妥,便说:“这不大好。如果我们扣留了太子,那么郢都那方面肯定会另立新王,那楚国太子就什么都不是了。我们空守着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质,不但得不到半点利益,反而会让楚国和天下人都觉得我们不仁不义。”
孟尝君是仁义之人,虽然他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但齐湣王可就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了。
楚国使者日夜兼程地赶到齐国都城临淄,楚太子熊横便去向齐湣王请辞。齐湣王故意阻挠说:“你如果许诺给寡人楚国东边靠近齐国边界的五百里土地,寡人就送你回国;如果不给,那太子也就别想回国了。”太子一时不得主意,便回答齐王:“臣有一个师傅,请让我回去问问他的意见。”
熊横的师傅慎子告诉太子:“太子如果献给齐国土地,那是为了我们能够安然归国。如果因为吝惜土地而不回去为先王送终,那是不义的行为。请太子答应献给齐王土地。”于是太子回报齐湣王说:“臣愿意献出五百里土地,表示对齐国的感谢。”
就这样,太子熊横得以顺利返回楚国,在屈原、昭雎等人的拥立之下,继位为王,这就是楚国历史上的顷襄王。顷襄王元年为公元前298年,这一年,屈原四十五岁。
顷襄王刚刚即位,齐国就派来使者,索取许诺的齐、楚边境的五百里土地。顷襄王当然不想真的割地,可是君无戏言,齐国又得罪不起,该如何应对,顷襄王一时没了主意。师傅慎子便让他召集群臣问计。
群臣七嘴八舌地提了很多种方案,顷襄王又犯了糊涂,不知该听谁的好,于是又去向慎子讨主意。慎子综合群臣的不同意见,为顷襄王提供了一条分三步走的计策:第一步,派使者去齐国献地五百里,兑现当初的承诺;第二步,献地使者出发的第二日,即派将军率兵前往驻守东边边境的土地;第三步,防守将军出发的第二日,再派人西入秦国请求支援。
这样一来,楚国既没有出尔反尔,摆出了兑现承诺的姿态;而齐王派人去接收土地时,驻守的楚军却坚守不退;齐王盛怒之下必发兵攻楚,又听说秦国援兵已发,齐王暂时还不想与秦国正面对抗,只好收兵。如此这般,楚国不费一兵一卒,而楚国东部边界的土地也得以保全事见《战国策·楚策二》,与《史记·楚世家》所载略有出入。。
这是顷襄王回国即位的一个小插曲,但是从中可以看出顷襄王并非有勇有谋的君王。那么,太子顺利即位,楚国国内的朝政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