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44482
  • 作      者:
    刘志强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志强,祖籍广东嘉应州兴宁县(今属广东兴宁市),1981年生于广西象州。中山大学社会学在站博士后,广西民族大学越南语本科、硕士,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术骨干,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兼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通晓英、法、越南、马来及占婆诸语言文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代表作有专著《中越文化交流史论》等,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外院校访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主要从事越南古典文学、中越文化交流史、中越关系史等领域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主要论述15世纪以来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书中所论的“占婆”,是一个泛指的学术概念,它既指存在于公元2世纪至19世纪的占婆王国,同时也指占婆王国灭亡至今,占族及其相关民族。“马来世界”则包括今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南、菲南群岛、新加坡岛、文莱和东帝汶等几个传统马来人生活的地理文化区域。
  确切地说,《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是探讨15世纪以来占婆及其相关民族文化与马来世界及其相关民族文化的交流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占婆历史文化,占婆与马来世界关系史,占婆与马来世界在语言、文学、宗教信仰、建筑、文字、历法、乐器等领域的交流以及当代占人与马来人的互迁、融合与认同等。《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主要运用史学、文献学、民族学等学科方法,试图理清占婆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15世纪以来占婆与马来世界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思路、方法等一选题缘起
  选择“15世纪以来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进行研究实际上是经过一段时间思考的。
  首先,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乃至博士研究生的前几年时间,我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研究越南历史文化和中越文化关系史领域,但同时我也很想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可能由于自己是越南语专业毕业的缘故,又曾经在越南留学过,加上我本人喜欢阅读文史哲之类的书籍,对于中国古籍中关于越南以及中越文化关系的记载比较感兴趣,在我到北大读书以前,我的知识结构多局限于越南。2006年,北京大学张玉安教授到广西民族大学讲学,讲学的内容是关于印度的罗摩故事与东南亚文学的关系。那时,我开始阅读张玉安教授和裴晓睿教授合著的《印度的罗摩故事与东南亚文学》一书。在此书的第四章第二节,著者专门论及了越南的罗摩故事文本,而这一节的知识是我很少涉猎的,尽管之前我对越南文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占婆文学,可以说了解甚少。其中有一句话更是启发了我,“越南文本罗摩故事与蚁垤的《罗摩衍那》出入较大,而与马来文本的《罗摩故事》以及泰文本《罗摩颂》竟有不少相同之处……”,我个人对于感兴趣的学术问题喜欢一探究竟,因此很想深入了解占婆的罗摩故事。这是原因之一。
  2007年,我进入北大学习,因为导师是专门研究印尼一马来文化的学者,我很希望自己能在与导师沟通时有更多的学术话题,因此,我开始阅读国内有关印尼一马来文化的著作,其中包括梁敏和教授和孔远志教授合著的《印度尼西亚文化与社会》,。这本书对我颇有影响。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我的老师范宏贵教授是一位专事研究壮泰民族文化关系和越南民族文化的专家,在他的著作中涉及很多具有特色文化的民族,但是《印度尼西亚文化与社会》这本书论述了更多具有特殊文化的民族,这是我以前较少了解的。与此同时,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个切入点,把越南文化和印尼一马来文化结合起来研究。范宏贵教授的《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一书对我的选题的影响也很大。这本书解释了东南亚大陆国家28个民族的渊源与文化关系。我师从范宏贵教授多年,在学术上受到他的影响较大,一直希望沿着他的学术思路,把文化关系与民族关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范宏贵教授说,1956年,他拜读了前辈学者徐松石先生著的《粤江流域人民史》和《泰族僮族粤族考》,这两部专著对壮泰族群的渊源关系做了开创性的论述,使他获益匪浅,很想在徐先生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下去。正是这一想法促成了他选择“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这一领域作为研究对象。于是,我便翻阅徐松石先生的论著,发现徐先生在书中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越南南部的“马留人”有可能是“马来人”。。这令我兴奋不已,如果他的观点成立,那么早期东南亚大陆民族与海岛民族有可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于是,在我阅读文献时,特别关注有关占婆和马来民族联系的记载。
  2008年下半年,导师给我们开设印尼语课。我个人对历史的兴趣较浓,于是便开始关注中国史籍中有关印尼一马来语的记载。一次,我在国家图书馆无意翻到一本台湾影印的明代的《华夷译语》,该书的目录显示收录有明代的《满剌加馆译语》(即明代的马来语),因我跟导师学习印尼一马来语,并且自学过占语。经过研究,我发现这本《华夷译语》收录的《满剌加馆译语》实际上就是占语。通过比较研究,我发现明代的占语与马来语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这说明占语与马来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2008年12月,我将这一发现撰写成论文,获得五年一届的“越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邀请,在河内宣读自己的论文,当时参与我的学术报告的包括两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学者,他们说“15世纪以来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研究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并向我介绍这一研究领域的当代著名学者蒲达玛(PoDharma)教授和黄子坚(DannyWongTzeKen)教授,于是我又查阅了这两位教授的相关著作,逐渐发现占婆与马来世界的联系其实一直存在。但这两位教授的论著多集中在历史研究领域,那时我还不能确定是否可以撰写成一篇博士论文。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韩孝荣教授发来邮件劝我放弃这一选题,因为难度实在太大,他说自己以前在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长期从事民族问题研究,都没有看到相关的论文,现在到美国十多年了,仍一直在从事东南亚相关民族的研究,也很少发现西方有相关的论著。倒是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孙来臣教授一直表示支持,在阅读我撰写的《明代占城译语新版本的发现——兼论占婆与马来的关系》一文之后,他鼓励我尽快刊登,为学术界提供参考。
  当然,导师自始至终一直支持我做这样一个题目,因为这个选题虽然有较大难度,但是很有学术价值,它可以把中南半岛和东南亚海岛地区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新的视角进行研究。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思路、方法等
第二节 本选题的学术研究史

第二章 占婆历史文化及占婆与马来世界关系史
第一节 占婆历史与文化
第二节 占婆与马来世界关系史

第三章 15世纪以来占婆与马来世界在语言领域的交流
第一节 占语概论
第二节 从语言视角探讨文化关系
第三节 最早的《马来语一占语词典》所反映的文化交流

第四章 15世纪以来占婆与马来世界在文学领域的交流
第一节 占婆文学概论
第二节 占婆和马来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文化交流
第三节 占婆与马来的同源文学作品

第五章 15世纪以来占婆与马来世界在宗教信仰领域的交流
第一节 占婆与马来世界在宗教信仰领域交流的基本脉络
第二节 占婆伊斯兰化过程中的马来因素
第三节 占人的舞蹈祭祀仪式与马来文化

第六章 15世纪以来占婆与马来世界在宗教建筑等领域的文化交流
第一节 宗教建筑艺术领域
第二节 传统民族服饰领域
第三节 文字、历法等领域

第七章 当代占人与马来人的人员互迁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占人与马来人的互迁
第二节 当代占人与马来人的融合
第三节 当代马来西亚社会对占婆文化的认同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咐录1 占婆宾童龙国世系表
附录2 占婆罗摩故事文本原文
咐录3 占婆罗摩故事汉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