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 “傲”字致败
这一讲要说的是 “慎”。 “慎”就是谨慎、小心、节制、谦卑、低调、不张扬,就是自控能力。曾国藩说: “古人曰 ‘钦’,曰 ‘敬’,曰 ‘谦’,曰 ‘虔恭’,曰 ‘谨’,曰 ‘祇惧’,皆 ‘慎’字之义也。”
曾国藩是一个饱读史书的人,他对于历史上人生成败的规律可谓了然于胸。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自古以来不好的品性导致人失败的原因大约有两条:一是傲慢,一是多言。我看历代那些著名的大官,大多数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而家业败落、性命不保的。其实这两条就是一条。你为什么多言?一定是因为你傲慢。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作 《杨修之死》。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杨修?多言。杨修为什么多言?恃才傲物。
湘军中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李鸿裔。李鸿裔是四川人,字眉生。此人风流倜傥、博学多才,曾国藩非常喜欢他,把他当自己儿子一样看待。曾国藩有一个密室,就是机要办公室,一般人不能进,李鸿裔却可以随便出入。
有一次曾国藩和李鸿裔在密室里聊天。聊着聊着,外面有客人求见曾国藩,曾国藩需要出去见客人,留下李鸿裔一个人在密室里。李鸿裔没事儿干,就翻看桌子上的一些文稿。
当时曾国藩的大营里除了用一些能打仗、能筹饷的人才,还养了所谓的 “三圣、七贤”(三个圣人、七个贤人),就是一些讲理学的先生。曾国藩知道这些人其实没什么真本事,但是他也需要这些人做一些文字方面的事情,所以养其人,而不予以实职。结果 “三圣”中的一位,便写了一篇文章,交给曾国藩请他指正,题目叫 “不动心说”,就是 “论不动心”的意思。理学里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是心不动,即在利益的引诱面前、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意志力非常坚决,不为所动。这位 “圣人”的文章,主要是要告诉曾国藩,他自己的修养功夫,已经达到不动心的地步。文稿中说: “使置吾于妙曼娥眉之侧,问吾动好色之心否?曰,不动。又使置吾于红蓝大顶之旁,问吾动高爵厚禄之心否?曰,不动。”(你把我放在美丽的姑娘旁边,我会动好色之心吗?不,我不会。你把我放在大红的顶戴面前,我会动追求高官厚禄之心吗?不,我不会。)
李鸿裔看了以后觉得特别可笑:你这个也心不动,那个也心不动,干吗要到曾国藩这儿来呢?不就是为了弄个一官半职吗?
曾国藩这个地位的人可以被称为中堂大人,于是李鸿裔拿起笔来,顺手就在上面题了一首打油诗:妙曼娥眉侧,红蓝大顶旁,尔心都不动,只想见中堂。美丽姑娘前,大红顶戴旁,你心都不动,就想见中堂。这样就把这种人的虚伪给戳破了。李鸿裔写完以后,把笔一扔,扬长而去。曾国藩见完客人,回来一看,墨迹未干,知道是李鸿裔写的,说了句 “这小子”,马上派人把李鸿裔叫了回来,对他说: “这些人言行未必一致,这我很清楚。但是,他们在社会上之所以还有口饭吃,靠的就是这个虚名,你现在把这个虚名给他们戳破了,让他们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那么,他们对你的仇恨哪里是一般的仇恨所能比的?杀身灭族的大祸,可能就藏在这其中了。”李鸿裔一听,出了一身冷汗,从此以后大为收敛。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 “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 “傲”字致败。天下那些平庸之人,为什么成不了事儿呢?就是一个字:懒。想有成就,却不愿意付出。那么为什么那些才华出众的人也出了问题呢?就是一个字:傲。就是狂妄,就是张扬,就是恃才傲物。所以曾国藩感慨地说:古来多少英雄,功高名重,其后非败于骄,即败于贪。自古以来那么多的英雄,功高名重,但下场不好,要么是因为骄横,要么是因为贪婪,总之一条,就是失去了敬畏之心,失去了自控能力。他还说: “从古居大位、立大功之人,以谨慎败者少,以傲慢败者多。”(自古以来居高位、立大功的人,很少有因为谨慎而失败的,大多都是因为傲慢而失败的。)过于谨慎和胆小当然会让一个人没有什么作为,但更多的是领导者自己沦为自负与傲慢的牺牲品。在这个世界上,因为过于自负而倒霉的人,要远远多于因为谨慎而失败的人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