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古文观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1813884
  • 作      者:
    (清)吴楚材,吴调侯编
  • 出 版 社 :
    三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古文观止》自清初问世以来,盛行不衰。吴楚材和吴调侯选文的初衷是“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设也”,因此选编时,他们“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选,而略者详之,繁者简之,散者合之,舛错者厘定之,差讹者校正之”,吸收借鉴了古人选文的经验,避免了一些错误,称为学习欣赏中国古代文章的必读入门书。我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如鲁迅、巴金、朱光潜、余光中、王蒙、贾平凹等,皆深受其影响,对其盛赞有加。鲁迅先生评价《古文观止》时认为它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


展开
作者简介

  吴楚材,名乘权,号楚材,清康熙年间人。与其侄吴调侯在家乡浙江山阴县(今绍兴)以开私塾为业,并合编《古文观止》。另有简明中国通史《纲鉴易知录》传世。

  吴调侯,名大职,字调侯,曾任县丞,因与叔吴楚材合编《古文观止》而名传后世。


展开
内容介绍

  《古文观止》,清中期文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选编,中国历代散文精华的集大成之书,是自清以降文言启蒙读物,与《唐诗三百首》并称为中国古诗文选本的“双壁”,鲁迅赞其与《昭明文选》并美。

  “古文观止”取意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诸选之美者毕集。辑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凡十二卷,二百二十二篇,兼收各类文体,择选贤哲名篇,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代表先秦至明未散文的zui高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展陈了中国文章发展的流变脉络,是了解中国文化,启蒙中国文章的入门shou选。

展开
精彩书评

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

                                                                       ——著名作家、翻译家  巴金

   读此书可以知历史,可以知哲学,可以知文体变迁,可以知人情世故,可以知中国的宗教精神与人文精神,几乎可以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

                                                                           ——著名文学家 金克木

展开
精彩书摘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日:“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周郑交质(隐公三年 《左传》)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国),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邀)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平)、蘩、蕰(温)、藻之菜,筐、筥(举)、锜(齐)、釜之器,潢(黄)汙(污)、行潦(老)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泂(囧)酌》,昭忠信也。”

石碏(鹊)谏宠州吁(隐公三年 《左传》)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归),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必)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 《左传》)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

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搜)、夏苗、秋狝(显)、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

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展开
目录

卷一

001 郑伯克段于鄢 / 003 周郑交质 / 004 石碏谏宠州吁 001 臧僖伯谏观鱼 / 003 郑庄公戒饬守臣 / 003 臧哀伯谏纳郜鼎 003 季梁谏追楚师 / 003 曹刿论战 / 003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003 宫之奇谏假道 / 003 齐桓下拜受胙 / 003 阴饴甥对秦 003 子鱼论战 / 003 寺人披见文公 / 003 介之推不言禄 003 展喜犒师 / 003 烛之武退秦师 / 003 蹇叔哭师

卷二

003 郑子家告赵宣子 / 003 王孙满对楚子 / 003 齐国佐不辱命 003 楚归晋知罄 / 003 吕相绝秦 / 003 驹支不屈于晋 003 祁奚请免叔向 / 003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 003 晏子不死君难 003 季札观周乐 / 003 子产坏晋馆垣 / 003 子产论尹何为邑 003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 003 子革对灵王 / 003 子产论政宽猛 003 吴许越成

卷三

003 祭公谏征犬戎 / 003 召公谏厉王止谤 / 003 襄王不许请隧 003 单子知陈必亡 / 003 展禽论祀爰居 / 003 里革断罟匡君 003 敬姜论劳逸 / 003 叔向贺贫 / 003 王孙圉论楚宝 003 诸稽郢行成于吴 / 003 申胥谏许越成 / 003 春王正月 003 宋人及楚人平 / 003 吴子使札来聘 / 003 郑伯克段于鄢 003 虞师晋师灭夏阳 / 003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 003 曾子易箦 003 有子之言似夫子 / 003 公子重耳对秦客 / 003 杜蒉扬觯 003 晋献文子成室

卷四

003 苏秦以连横说秦 / 003 司马错论伐蜀 / 003 范雎说秦王 003 邹忌讽齐王纳谏 / 003 颜周说齐王 / 003 冯谖客孟尝君 003 赵威后问齐使 / 003 庄辛论幸臣 / 003 触砻说赵太后 003 鲁仲连义不帝秦 / 003 共公择言 / 003 唐雎说信陵君 003 唐雎不辱使命 / 003 乐毅报燕王书 / 003 谏逐客书 003 卜居 / 003 宋玉对楚王问

卷五

003 五帝本纪赞 / 003 项羽本纪赞 / 003 秦楚之际月表 003 祖功臣侯年表 / 003 孔子世家赞 / 003 外戚世家序 003 伯夷列传 / 003 管晏列传 / 003 屈原列传 003 酷吏列传序 / 003 游侠列传序 / 003 滑稽列传 003 货殖列传序 / 003 太史公自序 / 003 报任安书红包

卷六

003 高帝求贤诏 / 003 文帝议佐百姓诏 / 003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003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 003 过秦论上 / 003 治安策一 003 论贵粟疏 / 003 狱中上梁王书 / 003 上书谏猎 003 答苏武书 / 003 尚德缓刑书 / 003 报孙会宗书

003 光武帝临淄劳耿弁 / 003 诫兄子严敦书 /

003 陈情表 / 003 兰亭集序 / 003 桃花源记 / 003 五柳先生传 / 003 谏太宗十思疏 / 003 为徐敬业讨武檄 /

003 前出师表 003 后出师表

卷七

003 归去来辞 003 北山移文 003 滕王阁序

003 与韩荆州书 / 003 春夜宴桃李园序 / 003 吊古战场文 003 陋室铭 / 003 阿房宫赋原道 / 003 原毁 003 获麟解 / 003 杂说一 / 003 杂说四

卷八

003 师说 / 003 进学解 / 003 圬者王承福传 003 讳辩 / 003 争臣论 / 003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003 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 003 与于襄阳书 / 003 与陈给事书 003 应科目时与人书 / 003 送孟东野序 / 003 送李愿归盘谷序 003 送董邵南序 / 003 送杨少尹序 / 003 送石处士序 003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 003 祭十二郎文 / 003 祭鳄鱼文 003 柳子厚墓志铭

卷九

003 驳《复仇议》 / 003 桐叶封弟辨 / 003 箕子碑 003 捕蛇者说 / 003 种树郭橐驼传 / 003 梓人传 003 愚溪诗序 / 003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 003 钴姆潭西小丘记 003 小石城山记 / 003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 003 待漏院记 003 黄冈竹楼记 / 003 书《洛阳名园记》后 / 003 严先生祠堂记 003 岳阳楼记 / 003 谏院题名记 / 003 义田记 003 袁州州学记 / 003 朋党论 / 003 纵囚论 003 释秘演诗集序

卷十

003 梅圣俞诗集序 / 003 送杨真序 / 003 五代史伶官传序 003 五代史宦者传论 / 003 相州昼锦堂记 / 003 丰乐亭记 003 醉翁亭记 / 003 秋声赋 / 003 祭石曼卿文 003 泷冈阡表/ 003 管仲论/ 003 辨奸论/ 003 心术 003 张益州画像记 / 003 刑赏忠厚之至论 / 003 范增论 003 留侯论 / 003 贾谊论 / 003 晁错论

卷十一

003 上梅直讲书 / 003 喜雨亭记 / 003 凌虚台记 003 超然台记 / 003 放鹤亭记 / 003 石钟山记 003 潮州韩文公庙碑 / 003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003 前赤壁赋 / 003 后赤壁赋 / 003 三槐堂铭

003 方山子传 / 003 六国论 / 003 上枢密韩太尉书 003 黄州快哉亭记 / 003 寄欧阳舍人书 / 003 赠黎、安二生序 003 读《孟尝君传》 / 003 同学一首别子固 / 003 游褒禅山记

003 王安石 / 003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卷十二

003 送天台陈庭学序 / 003 阅江楼记 / 003 司马季主论卜 003 卖柑者言 / 003 深虑论 / 003 豫让论 003 亲政篇 / 003 尊经阁记 / 003 象祠记 003 瘗旅文 / 003 信陵君救赵论 / 003 报刘一丈书 003 《吴山图》记 / 003 沧浪亭记《青霞先生文集》序 003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 003 徐文长传 / 003 五人墓碑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