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第一届新潮社文学奖,富有希腊美学的童话式小说
三岛运用明朗、欢快的笔调,创造了一个自然朴素、色彩鲜丽的田园牧歌般的世界。他在作品中颂扬海的宏阔与丰饶,是一曲以大海为主题的生命的赞歌。
★ 陈德文译本2021全新修订版,作品皆收录三岛自述或译后记
一頁联合日本文学翻译名家陈德文老师,将其毕生倾力翻译的三岛由纪夫作品共16种集中出版。陈老师的译文被读者评价:“该冷静的时候就是三岛原文版词藻精准,大理石一样的行文;到了情欲段落突然活色生香,看得人热血沸腾。这种对照下,更显出了本作异样的美。不愧是我心中最好的三岛著作的译者。”
★ 延续一頁文库特色,采用日本文库本最经典开本,柔软轻盈、单手可握
经典译本×首套文库本×新锐设计风,为三岛做一个最美版本——“别怕美好事物被苛责,我们先来让它存在。”
《潮骚》于1954年问世,获第一届新潮社文学奖。一部犹如渔歌式的青春小说,全篇洋溢着纯真与热情,自然不扭捏的文字中仿佛浮现出一座寻觅与文明隔绝而弥漫着淳朴美性的小岛。
青年渔民新治在早春的一个傍晚,认识了刚从外地回来有着健康美的姑娘初江,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相爱了。不料谣言四起,初江的父亲得知后勃然大怒,不准他俩见面。但最后新治通过了考验,在狂涛骇浪中挽救了初江父亲的一条船,凭着他的勇猛过人最终赢得美人归。
译后记
陈德文
《潮骚》成书于一九五四年四月,作者二十九岁。这部作品和前一年出版的《仲夏之死》皆以大海为舞台,但创作的理念和作品的风格完全不同,前者写出海的可恶与死亡的沉郁及恐怖,后者颂扬海的宏阔与丰饶,是一曲以大海为主题的生命的赞歌。
一九五七年,三岛横渡美洲大陆,站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玛雅文明的废墟上,感慨地畅言道:“热带和死的情绪,是我终生不渝的主题……玛雅之神一直饥饿,不断寻求着食饵。因此,人死一事,就是自然被自然所吃掉,生命为生命所吞噬。即便自然已死,也会像小虫一样被蜘蛛吃掉。”(《旅行画本》)
三岛这一文学理念,早在四年前创作的《仲夏之死》中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在那豪华纷乱的夏天,我们被死亡深深震撼。”小说开头引用的波德莱尔《人工的乐园》的句子,揭示了这一主题。
然而,海洋毕竟是一切生命的本源。比起一时的恶来,大海更富于长久的爱。《潮骚》一扫《仲夏之死》阴郁、沉闷的空气,运用明朗、欢快的笔调,创造了一个自然朴素、色彩鲜丽的田园牧歌般的世界。作者说过,他是以古希腊爱情故事《达夫尼斯与克洛埃》为蓝本,塑造歌德笔下《赫尔曼与多罗泰》中那样一对理想的恋人。
小说里的歌岛是伊势湾口的一个小岛,原名神岛。这里风光旖旎,经济富庶,是个远离现代化都市影响的荒海渔村。就在这个小岛之上,演绎着老一代海女的儿子和年轻的海女姑娘朴素而真挚的爱情。这里没有现代都市居民的困惑和不安,有的只是明朗的阳光、喧骚的海浪、闪亮的灯塔、扑鼻的潮腥,以及往来的渔船、欢笑的男女……
《潮骚》展现了真诚、热烈而野朴的人性,是三岛文学苑囿中一枝瑰丽的奇葩。
二〇一一年七月大暑
于春日井市寓所
《潮骚》这样洋溢着幸福的书,一个作家在一生中只能写出一部。——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我被三岛君纯熟的天赋所震惊,竟感到目眩神迷。与此同时又被他的文字扰乱了心神。他的新奇是很难理解的。有些人可能会从这部小说中得出判定后的结论:三岛是无懈可击的。而另一些人却能从中窥悟到他所有的深切的伤痕。”——川端康成
三岛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天才作家。 ——[美]唐纳德·基恩(日本文学研究权威)
“三岛氏本来就是一个持有特殊感觉、特殊嗜好、特殊信念、特殊哲学的人。存在的确证只有在存在被破坏的瞬间、死的瞬间才能获得的哲学,至少不是面向大众的哲学,且是无法验证的哲学。”——涩泽龙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