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客观层面价格形成的逻辑系统进行了梳理、提升和扩展,以理清价格形成的原因、机制、过程和结果,同时对经典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补充。
书中通过分配尺度这个概念的建立,试图合并劳动价值、效用价值和供求价值这三大经典理论;书中通过头规律的揭示,确定以政府为轴心的组织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引领地位;书中从群体和合作角度切入,解答财富天生的群体性向个体性转换的路径和结果,回答了产权从何而来这个问题,指出马克思价值转型是众多价值分配形式中的一种。
第一篇论价格的形成机制
在出版本书的前身《价格论》时,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副主编要求我用一两百个字将书中内容介绍一下,我做不到。后来他讲一本书有用字数就几十个,按他的经验超过200—300字的都很少见。后来找朋友的朋友将《价格论》以交流资料的形式印刷出来,他们单位的一位工程师过来串门,说他看了一下我的书稿,并指出其中的问题,说书中基本概念都没定义。我迷惑地问道:定义是什么?他很无奈地解释道,你在读书时有关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就是定义。这下我就懂了,同时也顿悟武汉大学出版社那位副主编想要什么,于是回家拿着新华字典补课,查阅概念、定义、定律、定理等这些东西是什么意义,并连夜进行修改。
借鉴自然科学手法,采用规律、定律、定理等概念描述一些经济学原理是有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学的简洁化、条理化和通俗化,还能有效地消弭在经济学中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学术现象,既便于别人理解和把握,也便于作者自己理顺自己的见解。网上有人批评这是做批发(规律)的生意,但是本人认为这个生意应该做,做得好。自然科学和数学不就是用大量的规律和公式堆砌出来的吗?
经济学是人类的经济学,为此我们对人性进行必要的分层和分类,这为我们思考经济行为的特征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如果说孟德尔用两个机制建立遗传学基本构架,那么本书将用四个机制去建立价格的基本构架。自然,每个机制也包括许多规律,这需要我们去揭秘。
序
前言
第一篇论价格的形成机制
第一章对财富分配基本原理的介绍
第一节价格四大机制间的结构关系
第二节价值只有分配后才能决定价格
一、价值是什么?
二、为什么要分配价值
三、货币是分配尺度
四、生产率为什么能提高?
第三节规律和概念
一、生产生活结构稳定性
二、生产生活连续性
三、需求向上性
四、自由流通度
五、劳动饱和度
六、头规律
七、平均分配规律
八、分配定律
九、价值三定律
十、价格三规律
十一、价值优先分配原则
十二、供求关系中的四个维度
十三、货币三定律
十四、价格钳位定律
十五、对等原则
十六、节约法则
第二章群体和个体、合作与分工
第一节本性排名
一、自私性
二、延续性
三、需求向上性
四、母子情
五、子母情
六、利他性
七、血仇性
八、逐王性
第二节群体与个体
一、横向上的观察
二、纵向上的观察
三、多重罗网交织的结构
四、群壁
五、头规律
第三节头规律及利润的归属
一、社会结构的平面解
二、产权的多重性
三、产权的私有性与共有性间的相互转换
四、利润的归属
五、对等原则与利润、工资和税金的各自归属
第四节群体的影子组织集团在群体中的作用
第五节社会结构的原子解
一、群体的头是中子
二、维持群体结构的内在力量
三、家庭是氢原子
四、组织集团的构成
第六节合作与分工
一、合作类型
二、合作程度——能级
第三章对假设与测量的介绍
第一节真假设与假假设
第二节测量的两种方式
一、直接测量
二、间接测量
第二篇部分论文汇集
第一章分配理论框架及逻辑构造
第一节《美德的起源》与EDNA
第二节价值(价格)叠加原理
一、分配理论的基本逻辑
二、价值分配原理
三、分配尺度
四、不同分配规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节约法则与交流标准的选择
一、节约法则
二、交流的困境
三、评价标准的选择
。。。。。。
参考文献
后记:研究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