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转型期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规则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62379
  • 作      者:
    卞志村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首批特别资且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展开
作者简介
    卞志村(1975-),男,江苏高邮人,金融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现任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迄今已在《新华文摘》《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等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转型期货币政策规則研究》《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等著作及教材12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6项,其他省市级项目12项。曾荣获第三届(2007)“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江苏省第十届(2007)、第十一届(2011)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转型期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的研究从货币政策操作规范、货币政策工具、贷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目标等四个方面腿开。研究表明,如果中国在开放经济中采用规则型贷市政策操作,经济波动程度将会大大降低。泰勒规则不适合在中国运用,主要原因在于利率对通胀缺口反应不足,我国当前处于转刑期和开放进程中,这使得通货膨胀目标制暂时也不适合在中国实施,但我国中央银行应尽快明确货币政策操作规范向规则型转型,以更好地稳定公众预期。在目前情况下,产出因素和通货膨胀因素都应是我国中央银行的重要权衡因素,而灵活通胀目标、资本自由流动和完全浮动汁:率体制的优点为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改革提供厂方向。虽然转型期的货币政策急需向规则转型,但我国尚不完善的政策传导机制可能会削弱规则型政策的效果。因此,耍继续推进利率、汇率及金融市场改革,才能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和贷币政策操作范式转型的目标。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是我国金融风险累积的重要原因。回顾我国20多年的货币政策调控实践可以看出,“一收就死,一放就乱”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调节的顽症。我国当前金融领域累积的各种风险之所以形成,与我国货币政策的一次次收放密切相关。当宏观经济过热时,虽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给经济降温,但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如企业已经上马的大规模投资由于缺乏必要的后续资金注入而成为银行的呆账(江苏铁本事件就是典型例证)。当宏观经济偏冷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又会使得企业由于融资成本过低,对前景盲目乐观,从而出现强烈的投资冲动,最终导致金融风险加大。
    第三,我国的货币政策调节具有“一刀切”倾向,不能进行“微调”。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实施“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主要是用能动性名义国民收入波动来抵消因需求干扰等因素导致的自发性名义国民收入波动,旨在使经济运行稳定在货币当局所期望的水平区间之内。因此,“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规范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在于掌握好货币政策的调控之“度”,要掌握好“度”,关键又在于货币政策本身能够进行“微调”。在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政策工具难以自由变动和灵活操作,金融市场发育不全,中央银行很难针对经济风向的变化进行“微调”,经常是“一步到位”,并且有“一刀切”的毛病。如此进行货币政策调节的结果必然会造成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
    (二)“规则”型货币政策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第一,“规则”型货币政策可以真正起到稳定经济运行的作用。由于我国目前主要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运行,故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就成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内容。如果我国中央银行按“规则”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就可以有效平滑经济增长速度,以实现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当经济过热时,由于“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核心是按照正常的名义国民收入增长率来确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在货币增长率既定的条件下,超过名义国民收入增长率区间范围的总需求增长就会受到有效抑制,从而可以紧缩经济。反之,当经济运行趋冷时,按“规则”行事的货币政策会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可以实现经济的有效扩张。
    ……
展开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
1.1.2 货币政策工具
1.1.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1.4 货币政策目标
1.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本书的创新之处

2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框架
2.1 货币政策规则的一般设计
2.2 货币政策规则的历史演进
2.3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
2.3.1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2.3.2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2.3.3 两种分析框架的比较

3 转型期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范
3.1 引言
3.2 规则还是相机抉择:理论分析
3.2.1 规则与相机抉择:时间非一致性的分析
3.2.2 规则与相机抉择:通胀偏差的分析
3.3 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回顾
3.3.1 中国经济的转型
3.3.2 中国经济的开放进程
3.3.3 转型期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回顾
3.4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实证检验
3.4.1 检验方法的说明
3.4.2 规则性和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成分的动态影响
3.5 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动态模拟
3.5.1 模拟序列的生成
3.5.2 产出波动、通胀波动和汇率波动的模拟结果
3.6 本章结论

4 开放经济下的泰勒规则
4.1 泰勒规则中的汇率
4.1.1 引入汇率后的标准化模型
4.1.2 关于该模型的讨论
4.1.3 相关解释
4.2 政策协调下的最优泰勒规则
4.2.1 两国政策不协调时的最优泰勒规则形式
4.2.2 两国政策协调时的最优泰勒规则形式
4.3 开放经济下前瞻性泰勒规则与泰勒条件
4.4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4.4.1 历史分析法
4.4.2 反应函数法
4.4.3 泰勒规则的协整检验
4.4.4 开放经济下泰勒规则的检验
4.5 开放经济下泰勒规则的反应函数法估计
4.5.1 数据的选取
4.5.2 泰勒规则反应函数方程式
……
5 转型期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6 转型期开放经济下的目标规则
7 转型期开放经济下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框架的选择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