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制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75280
  • 作      者:
    穆向丽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穆向丽,女,1981年生,山西大同人,管理学博士,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经济与管理、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并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土资源部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研究,在《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房地产研究》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制度研究》着眼于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建设,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形成了几个鲜明特点:一是区分农用地“征用”与“征收”,专门研究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问题,相对于当前大量的农用地所有权征收补偿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二是测算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中农民的风险和损失,特别是非经济损失的测算,为补偿标准的制定奠定了重要基础,具有一定科学性。三是构建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框架,就形成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体系提出相关建议,有利于法律、政策和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具有一定实践性。
展开
精彩书摘
  5.2.2.1直接损失
  直接损失是指直接可以计量的可见损失。在现有的国家补偿内容中也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被征用农用地本身的损失
  农用地在未被征用之前是用于农业生产,在征用之后,农用地将不再允许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或者说不再具备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客观条件,因此,农用地使用权被征用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产生了一个机会成本。这个机会成本造成的损失也应该是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最主要的部分。我国现行的农用地征收的补偿标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所谓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并不能体现农用地的最高最佳用途。如果以此作为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参考标准也同样低估了农用地的实际价值。因为在我国,由于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完备、农户把握市场能力较低,以及缺乏政府的引导,农用地的利用往往并不一定能够反映其最高层次和最佳用途。比如由于农民认知的原因或政府错误引导的原因,在本可以种植棉花的农用地上被用于种植水稻,此种情况下,按照水稻田来测算地价本身就已经低估了农用地的潜在价值,更不用说按照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的计算方法来确定赔偿额了。因此,在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标准制定上应该在体现农用地的最高最佳用途的原则下进行估算,补偿标准应当反映农用地的潜在价值。
  (2)残留地和相邻农用地损失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受实际需要影响,不一定是整块地完全征用,在实际调查中,如由于高速公路修建征用农用地,一般就是征用高速公路两侧的部分农用地。因此,除了被征用的农用地以外,还残留部分农用地或者有农用地紧邻被征用的农用地,而无论是残留地还是相邻农用地的农业生产都会受到影响。
  他在选择中将追求预期效用E(u)最大化。弗兰克借助于预期效用理论奖励其形式化的风险分析的经济学理论,即决策理论。预期效用理论也假设个人在不同的可能性面前,具有逻辑一贯的偏好顺序。预期效用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确定性等价(CE)。通过这一概念,风险程度不同的各种选择才可以互相比较,并且可以根据决策者个人偏好顺序来诜择。
  ……
展开
目录

1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1.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建设迫在眉睫
1.1.3 城乡统筹发展中保护农民利益势在必行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 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农用地
1.3.2 农用地使用权
1.3.3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4.1 国内研究动态
1.4.2 国外研究动态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数据来源说明
1.6 可能的创新点

2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土地产权理论
2.1.1 产权理论
2.1  2土地产权理论
2.1.3 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
2.2 资源价值理论
2.2.1 劳动价值理论
2 2.2 效用价值理论
2.3 农户风险理论
2.3.1 风险和不确定性
2.3.2 农户风险识别与决策理论
2.3.3 农户风险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
3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
3.2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2.1 农户户主因素
3.2.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过程中的民主因素
3.2.3 农户获得谈判支持情况
3.2.4 种植业收益因素
3.2.5 补偿水平及补偿作用因素
3.2.6 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因素
3.3 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基本评价
3.3.1 户主个人特征与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情况
3.3.2 农户家庭特征与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情况
3.3.3 户主认知特征与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情况
3.4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4.1 模型设定
3.4.2 蛮量说明
3.4.3 估计结果
3.5 本章小结

4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农民认知与制度需求
4.1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农民认知分析
4.1.1 农民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
4.1.2 农民对国家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权的认知
4.1.3 农民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方式认知
4.1.4 农民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额度的认知
4.1.5 农民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后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认知
4.1.6 农民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过程中村集体作用发挥的认知
4.1.7 农民对集体在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款分配中地位的认知
4.1.8 农民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前后生活水平变化的认知
4.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需求
4.2.1 国家法律法规关于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的规定
4.2.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需求
4.3 本章小结

5农户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中面临的风险损失的认知
5.1 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
5.1.1 调查目的
5.1.2 调查区域
5.1.3 问卷设计
5.1.4 抽样调查
5.1.5 样本基本情况
5.1.6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概况
5.2 风险损失的主要来源及构成
5.2.1 风险的主要来源
5.2.2 风险损失的主要构成
5,3农户对风险损失的认知
5.3.1 农户对农用地在家庭收入中作用的认知
5.3.2 农户对补偿政策及补偿标准的认知
5.3.3 农户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导致环境污染的认知
5.3.4 农户对征地前后生活变化的认知
5.4 风险损失规避措施认知
5.4.1 农户户主对职业改变的认知
5.4.2 农户户主对非农就业市场的认知
5.5 本章小结

6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农户损失与面临风险估算
6.1 估算的主要方法和进展
6.1.1 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及进展
6.1.2 非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及进展
6.2 公共利益用途下的农地使用权征用的基本特征
6.2.1 政府强制性征用
6.2.2 征用区域的依附性
6.2.3 征用补偿的纯经济性
6.2.4 征用时间的有限性
6.2.5 征用用途的限制性
6.3  因公共利益需要发生农地使用权征用农户的经济损失估算
6.3.1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农户的经济损失构成
6.3.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经济损失估算方法与估算
6.4  因公共利益需要发生农地使用权征用农户的非经济损失估算
6.4.1 农用地同碳价值估算
6.4.2 农用地制氧价值估算
6.4.3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非经济损失估算
6.5  因公共利益需要发生农地使用权征用农户的损失综合估算
……

7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损失补偿对象及分配机制
8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框架构建
9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