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环境的产物 最近,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孙子迷上了脑筋急 转弯的游戏,每天放学回家都要提出几个稀奇古怪的 问题,要求我快速回答。每当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 候,他就手舞足蹈,哈哈大笑,以胜者自居。有一次, 为了压一压他那狂傲的情绪,在他如此表演之后,我 即反提一问题:“也请你立即回答,人性善还是人性 恶?”他立即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当然是人性 善。”我接着问:“为什么是人性善?”他又干脆地说: “《三字经》开头就讲‘人之初,性本善’。”我说: “错了!在我国历史上,有人主张人生来性格是善良 的,也有人主张人性本来是恶的。两派学者争论了几 千年,至今还没有争出个结论。你说人性本来是善还 是恶?”至此,他才开始谦虚起来,要求给他讲一讲到 底是怎么回事。
这一问答,随即引发了我对人性问题的回味和深 思。依照学过的名词解释,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 的感情和理性,也可以说是指人的性格或性情。人的 性格或性情是指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 出来的心理特点,这里也有善良与恶劣两种表现形式。
但是对先天带来的性格是善还是恶,历来有着两种不 同的观点。以孟子为代表的一派认为,人与生俱来的 性格是善良的,就是《三字经》讲的:“人之初,性 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是说人刚 生下来时的本质属性都是善良的,智与愚、贤与不肖 差别不大,到接受教育,知识渐开,气质、禀赋就因 人而相差甚远。如果不接受教育,那么善良的本质便 逐渐丧失,不良的习气则取而代之,人也会变坏。因 此,要教育子女懂得礼让尊亲、生活常识和劳动技能, 不能让恶习浸染孩子幼稚的身心。另一派则主张人的 先天性格是恶的,其代表作是荀子的论文《性恶》,认 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 善是后天人为形成的。他强调通过后天的教育改造人 的本性,实现人性善的目的。性善与性恶的长期争论, 就如同生物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一样,始终没 有也不可能有什么定论。然而,两派的共同点却非常 明确,就是都强调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的决定性作用, 只是通过教育防止由善变恶与实现改恶从善的不同而 已。
人类社会的实践证明,人性的先天差异并不大, 随着人的成长,拉大差异的决定性要素是后天的环境 与教育,更何况先天的不足和缺陷还可以通过后天的 努力来弥补。我们常说的扬长避短、以勤补拙也正说 明这个问题。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是环境的个 体产物,人类则是大环境的产物,即有什么样的成长 环境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和人群。自古以来,中国早 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训导,比喻接近好人可 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使人变坏。还有一些名言警句, 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 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都是讲授环境风 气逐渐熏陶、侵蚀、制约对人的影响。正因为如此, 我国古时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推 崇。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的大学者孟轲的母亲,为教 育孟子学习儒家礼教三次搬家的经历。第一次,孟子 的家靠近安葬人的墓地,孟轲的游戏不是仿效挖墓就 是学着埋人,孟母认为不好,搬家到街市附近。谁知 街市两旁大多是做生意的,孟轲就学商人摆摊卖货, 孟母仍然认为不好,于是就第三次搬家,住在一所学 堂旁边,孟轲就每天学着读书写字,见习礼仪,结果 培养出了一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故而,跟什 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环境教化什么样的 一性格,先是自己造成了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了自己。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