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发现苏丹之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208748
  • 作      者:
    王燕, 吴富贵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市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发现苏丹之美》通过文字和照片,介绍了一个多元文化相互包容、和而不同的苏丹共和国。《发现苏丹之美》很多照片首度公开,既有作者亲历苏丹多年亲手拍摄的精美照片,也有情感动人的故事情节。它用亲历将底蕴厚重的苏丹历史文化、现代化的城市文明发展新姿、丰富多彩的大众民居环境低碳和谐的日常生活业态、州府区域特色、自然景物风光、民情风土、人文魅力、文化特色、民间艺术、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变革取得的丰硕成果,娓娓道来,使读者不出国门可一览苏丹全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今日苏丹。
展开
精彩书评
    苏丹,一个万里之外的神秘国度。那里有未经雕琢的自然风光,有源远流长的青、白尼罗河,有悠悠岁月、漫漫黄沙之中的千古名胜——金字塔,也有现代人类文明杰作的苏丹“三蛱工程”麦罗维大水坝,还有色香味俱佳的传统饮料“卡尔卡迪亚”
    ——苏丹红茶。
    
    苏丹,一个令人遐想的地方……
    讲起苏丹社会的方方面面,眼前的这位“苏丹通”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从中苏两国往事,到苏丹人文风情,其中多处颠覆记者对苏丹的刻板印象。这位“苏丹通”就是中园阿拉伯语学者、苏丹朋友口中的“亲爱的阿卜杜·凯里姆”吴富贵。
    ——《中国“苏丹通”讲苏丹故事》,《非洲》杂志2010年8期
展开
目录
民俗礼仪传媒艺术
透过茶杯看苏丹
——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爱吃糖源于天气热购买糖都用口袋装
——北非苏丹人糖瘾真大
传播历史文化载体展示姓氏宗族脉络
——苏丹人的名和姓源溯
披金戴银穿着花哨
——苏丹妇女也爱俏
见面问候多左右亲三下
——苏丹寒暄风俗礼仪记趣
男女彩绘画苏丹
——绘在手脚上的民间艺术
苏丹人崇尚七色光
——赤橙黄绿青蓝紫
证人出庭作证手按《古兰经》
——苏丹打官司与众不同
苏丹:妇女头顶上的风景线
——用头顶运送重物的苏丹妇女
名同字不同——一种数字两种写法
——揭开阿拉伯数字之谜
真知灼见鞭辟入里
——苏丹谚语小议
情趣盎然寓意深奥
——苏丹民间童话故事三则
小谈苏丹书法
——挂在墙上的传统艺术
镶金叠翠价值不菲
——见识苏丹腰刀上的黄金翡翠
读报纸阅杂志
——品味苏丹媒体风格
听广播看电视
——欣赏苏丹传媒艺术
方寸空间尽显国家本色
——苏丹邮票印象
人文景观城市风采
价值连城堆云叠翠
——探访苏丹“欧洲街”
沙坑能煮茶水泥能煎蛋
——酷热在苏丹,一年要过两个夏天
见识苏丹“摩的”体验城市节奏
——喀土穆人青睐“拉客莎”
超薄显示屏幕袖珍磁卡电话
——在苏丹农村感受现代化
静止的舞蹈永恒的乐章
——美哉,苏丹的城市雕塑
象征城市的龙骨承载国家的荣耀
——这是苏丹最美的国道
道路的语言出行的警醒
——苏丹交通安全标志
解读喀土穆
——以大象鼻子命名的首都
陆地的咽喉航海业的心脏
——诗情画意苏丹港
美桥多风姿平坦路条条
——眷恋苏丹的路和桥
山川河流特产植物
苏丹的生命之河
——尼罗河放歌
走近富尔人的家园
——达尔富尔畅想
猴吃果子、人当房、动物休眠的好地方
——千年长寿植物“猴子面包树”
特产植物荨誊四方
——“苏丹名片”:著名阿拉伯胶树之乡
“白色金子”苏丹的骄傲
……
名胜古迹  动物野趣
中苏友情  饮食文化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