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平民尚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4057176
  • 作      者:
    叶立群著
  • 出 版 社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叶立群,笔名长安射天郎,独立研究人,金融投资顾问,文化顾问。毕业于浙江大学信电系,曾先后就职于西安市人民政府第二轻工业局科技处、陕西省进出口公司;2000年后,专注于独立学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文化。代表作品有《GDP先生的讲述》《诗经华颂》《大河永恒》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尚书》自汉朝起就一直享有五经之首的尊荣,是中国问世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一部史书。其内容博大精深,反映了上迄尧舜、下至春秋早期的诸多中原古事,其本身也充满传奇色彩。《平民尚书》是脱离了传统皇气儒风的一本亲民读物,让普通人也能轻松看懂这部玄奥古籍的方方面面。神秘的《尚书》记录了什么信息?传世本《尚书》可信度如何?诸多大儒名家对《尚书》的解读是否成立?传说中的尧舜禅让到底是怎么回事?草根出身的虞舜为什么能驾御诸多贵族?大洪水发生在哪里?《平民尚书》将为您一一解密。
展开
精彩书评
  围观六经之首,关注《平民尚书》,了解中国的上古史。
  ——王大麻子
  
  《大话西游》是经典,叶兄的《平民尚书》注定也将成为经典!
  ——独孤慕雨
展开
精彩书摘

话说2012年春天到了,傲来国的大学僧长安射天郎师傅忽然心血来潮,打算给自己的三个门下弟子一个大惊喜,于是师徒四人来到了长安城南景色优美的大雁塔广场开坛讲经。
射天郎的历史研修团队那可是相当有名的,而且还属于很时尚、很阳光的国际组合。大徒弟乱弹子史悟空是傲来国花果山论坛的版主;二弟子撷英追往一郎是来自东瀛扶桑岛的帅哥,修习的东史探秘流在霓虹国的浪人史坛一向是口碑极佳;三弟子史海钩沉斯密达虽然还是一介青年,却早已荣膺大寒明国太极旗飘扬论坛的八大护法之一,打小就是首尔80后众生狂热追捧的新偶像,人称德艺才色四馨的妙人儿。
“师傅,这个春天你准备给俺们说道些什么呢?”史悟空是个猴性子,不愧乱弹子的美号,还没坐下就大咧咧地向师傅开炮了。
“小猢狲,没礼貌!跟我都这么多年了,咋就始终学不会遇事矜持点啊!”
射天郎顺手抢过史悟空的金箍棒,塞到板凳下,“一郎,你这后勤工作咋整的!给为师准备个讲桌和凳子都四腿不齐的,我可要批评你哦!还好猢狲的定海神针是个真宝贝,可长可短随人意,用来当板凳脚正好使。”
“小达,你是最乖的。快去街那头的麦当劳给咱们买些外卖来,我们说书累了好当零嘴吃。什么?这里离麦当劳太远,你想去近点的肯德基买薯条和汉堡,为师批准了。你这孩子,人长得俊心眼也欢实,明说自己喜欢吃肯德基的鸡翅和小黄星不就得了,非要给为师编扯个咸鸭蛋来做说辞。对了,别忘了从杂货店批发几箱饮料来,要青苹果味道的哦!咱们不能光顾着自己吃喝,台下的听众朋友们也得给意思意思,要学雷锋咱就拿出专业精神来。”
史海钩沉曰:“师傅,我见人家开坛讲学一般都是发放面粉、食用油或洗发水啥的,这样很容易招来大妈、大婶、大姐姐热情当托儿。咱只送免费饮料是不是有点寒碜了?”
射天郎曰:“我晕,你这孩子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如今的物价是涨声不断,咱这个月的经费只够给听众发汽水的。你大方,那就把你这个月的奖金捐出来,当是资助咱们的弘扬国学计划了,给在场的听众每人多发一个卤水蛋。对,就这么定了!”
史悟空和撷英追往一郎狂笑:“师傅你坏,又慷小达之慨!小达也真是够衰,虽说是个不差钱的富二代,可在这种事上被老大都耍弄了好多回了,就是忘了长记性!”
史悟空:“师傅,我还是想知道,你开坛到底准备讲啥呀?”
射天郎:“这回给你们讲《尚书》,阔气吧!”
撷英追往一郎:“师傅终于肯讲书经了,我好中意你喔!”
斯密达:“老大,原先我们要求您传书经,您总说我们功力不够,为何现在又主动传经啦?”
射天郎:“唉!世人纷传2012年是世界末日,为师心里也有点膈应,所以趁着还有时间,就在这春花烂漫的日子里把研习《尚书》的心得讲给听众,免得你们将来埋汰为师藏私,临到终了都没把一些高难度的好东西真传给你们。”
史悟空:“喔耶,师傅,我代表两位师弟一起感谢你!我们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郎和斯密达:“支持大师兄这回代表我们,朝闻道夕死可矣!”

《尚书》的身世

眼见徒弟们准备停当,哗啦啦围来了不少看客在领饮料和卤水蛋,射天郎拿起喇叭:“大家淡定些,先别光忙着领吃喝。各位爷们姐们,三老四少,大家安静啦!贫僧是傲来国的巨学僧长安射天郎,留学过天竺神国的。打今儿个起,贫僧和三位小徒在这里免费传播顶级国学,讲一讲我傲来国的史学秘籍《尚书》。欢迎各位同学和朋友切磋学问,以弘扬我傲来文化,勘正坊间关于‘书经’的各种不经传说。”
“先说下规矩,大家在贫僧说书期间请勿交头接耳,更不允许打瞌睡、织毛衣和谈情说爱,要拿出不敬和尚敬《尚书》的职业风范来。每天坚持听贫僧说书到中午的,奖励一个汉堡包和一根火腿肠;坚持听到傍晚的,再加一包方便面和半个鸡翅哦!你们千万别跟贫僧客气,反正都是我的徒弟们买单。为了响应我朝发展文化事业的伟大号召,贫僧豁出去了,这个月把徒弟们的工资和奖金都停发了,就当是培养和光大他们的慈善之心!下面咱们开说正经事,先曝光下《尚书》的老底。”
一郎:“抗议!抗议!师傅太过分了。”
史悟空:“当师傅的又阴我们。让当徒弟的学雷锋,你却好意思不拔一毛以利天下,强烈鄙视你!”
斯密达:“师傅大大英明啊!这回您老可终于公平了!”
群众:“射天郎是个好同志,出家人都是大好人啊!傲来留学僧威武!”
射天郎:“爱谁谁去,我的场子我做主,不服你来解《尚书》?有种你也当师傅!”

《尚书》是什么?

射天郎曰:“话说《尚书》可是我东胜神州傲来古国目前确定的问世最早的正经史书,记载的都是特别久远的上古之事,又名《书》或《书经》。先秦著作中的‘书曰’云云,都指的是《尚书》。这宝贝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西汉之前总称《书》,西汉时期才正儿八经地命名为《尚书》。
“这件老古董在汉初曾险些失传。我傲来的始皇帝认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所以曾下令焚书坑儒;秦末时更有个二五崽叫项羽,这小子很爱玩火,一不小心把大秦朝的阿房宫给点着了;于是府库中好多珍贵的古书啊,就全都被烧得灰飞烟灭了。每每想起这件让人痛心的事情,贫僧就忍不住想穿越回去,偷了项羽的打火机。
“幸亏我大汉朝的文皇帝是好学之人,发现了个寿星人瑞叫伏生(胜)。这老爷子原是大秦朝的博士,在自己家中私藏了一本躲过祝融神火的《书》,于是在当朝官人晁错的帮助下,这件上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传承了下来。我大汉朝首倡尊儒的神州传统,相传儒圣孔子曾经亲自整理编选过《书》,它是儒家五经之一,于是就被正式尊为《书经》。不过最早称《书》为‘书经’的当是先秦著作《荀子》。”
悟空:“师傅,我要提问。这《尚书》到底是啥意思?说里面有《虞书》和《夏书》,洒家我认识的最老的字可是甲骨文,你莫不是仗着自己是师傅在瞎蒙我们吧?”
射天郎:“晕,就你个猢狲喜欢当事儿妈!古今专家一般是这样认为的,‘尚’通‘上’字。至于这个‘上’又怎么说,意见就不统一了。主流的观点有两个,一说‘上’即‘上古’,一说‘上’乃‘君上’。我学习《尚书》,看到里面说的全是上古帝王诸侯之事,内容不外乎君主对臣侯、贵族、平民百姓或战士的对话、训令、公告及军誓,也就是上古史的书载部分;所以从年代、内容及逻辑来看,把《尚书》看成‘上古之书’当然成立。至于给出《尚书》这个名号的古人是怎么想的,我不是汉朝人,当然无法信口雌黄。‘尚书’之词最早见于《墨子?明鬼》,‘故尚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左传》引用《尚书》文字时,分别称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王充在《论衡?正说篇》里发表观点如是:‘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你个小样认识几百个甲骨文字就比墨掌门、左大佬和王大神还牛啦?再说还不是为师教你认识的甲骨文。德性!”
一郎:“师傅,小徒也有问题要请教。您说孔老爷子真的整理过《尚书》吗?”
射天郎:“这事在为师看来得两说。贫僧研究的结果是,传世的今本《尚书》58篇中,内容及文字风格均相对可靠的勘略过半,其中关于大周朝的很多篇看上去都该是当年宫廷原始资料的副本,貌似孔老夫子没有做过手脚;剩下的也多为西周之世甚至之前的上古文风格,但言辞闪烁,不像那批宫廷文档副本,仿佛作者就在现场或依照正式记录略为润色成书的风格。但是孔老师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这件事情肯定属实,我猜他老人家主要是把把关,删掉些多余或有争议的东西,以腾出硬盘和内存的空间。就像他删诗一样,入选的东西在文字和内容上基本还是尊重原作的。总之,《尚书》相传是孔子编定的,他将自上古尧舜到春秋秦穆公的传世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从中挑选勘定出一部分用来做教育本门弟子的教材,这就是《尚书》的来历。西汉的《纬书》记载,孔子‘删书断自唐虞,则唐虞以前孔子得而烧之’。据说‘诗’从3000篇删成‘诗三百’,古之‘尚书’凡3240篇也被孔子烧毁了2689篇。不过《纬书》这种货色很多人都怀疑其权威性。而且孔老师是以宣扬文化为己任的,为师认为他不至于干出烧书这么没素质的事情来!
“总之,孔子教学生的典籍里有《书》,这件事情应该是真的。他之前的《书》是什么样子,只有天晓得。‘书’的本义是成文的纪录,没准最初的《书》不过是一些当时留存的古代档案;估计还很可能是一件件的,并未集结成书。孔子删书有可能说的是他老人家通过勘正摘选来促成集结定型。”
射天郎再曰:“好,我们继续正题。《汉书?艺文志》认为,孔子整理编纂‘古书’,形成了《尚书》百篇。也有人主张孔老师的《尚书》为102篇。相传还有部18篇的《中侯》也是老孔在删书时顺便校订成书的,这本书算是《尚书》的副产品,不过早已悲情地失传了。
“《尚书》从其内容和可靠篇章的来源推测,显然是官方相关历史记录资料的汇编。也就是说,孔老师可能早在春秋时期就玩了把古版的维基档案解密,把宫廷文献或皇家文卷向社会和公众曝光了,里面涉及的内容则全是官府的公务文书。我们傲来古国纪史的光荣传统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以传世今本《尚书》的可靠篇章来判断,里面以记录君主命令或君臣对话的内容居多,当然也涉及部分的史实;如此看来,《尚书》的原材料可能主要来自上古的左史们。
“作为一本文献汇编,《尚书》的体例是相当丰富的,贫僧称其为‘尚书六体’,即‘典、谟、训、诰、誓、命’,后面再给大家仔细解释。虽然《尚书》是部公文总集,还被尊奉为儒学宝典,但自古以来的很多文学史家都喜欢称其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与雅号世诗祖本的《诗经》齐名。让人泪流满面的是,今本《尚书》是传世儒家五经中残损最严重、内容最混乱、赝品最多,因而也备受质疑的古董。不过既然是部多体裁的上古文献汇编,我们研究历史或者学习上古文字和文学,它的价值从古至今都是熠熠生辉的!
“《尚书》究竟何时成书?这个贫僧也弄不清楚。最晚是在孔子之前,《书》就已经定型和存在了,因为孔子自己就亲自提到过《书》。《论语》大家一般都看过,其中《为政篇》赫然如是:‘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一般观点认为,《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左老爷子大致是与孔老师同时代乃至更早于孔老师的,他在《左传》中提到或引用《书》更不是一次两次。总体来说,《尚书》不是一次成型的,编写或校正的年代上下跨度时间颇长,孔夫子之前便有‘古书’,孔老师可能搞了个精华版,后世有好事者又孜孜不倦地托名古人以贩卖私货,最著名的山寨大师就是东晋的梅赜,这小子明明是初古之人却非要搅和到上古的事情里面去!”
斯密达:“师傅先歇会,拿热毛巾擦把汗,您爱喝的人参乌龙茶弟子也泡好了。”
射天郎:“还是小达最疼人。不过为师说书正在兴头上,第一讲也很快要收工了,索性还是先说完再下课。悟空和一郎,你俩都别傻愣着,那边有两个可爱的小妹妹貌似口渴得紧,快把我的乌龙茶和可乐给她俩送去,要懂得怜香惜玉吗!”
射天郎接着曰:“我们今天读到的《尚书》俗称‘十三经《尚书》’。‘十三经’是南宋在唐代‘九经’基础上扩展的,意即儒学十三部经典。这‘十三经《尚书》’的问题可是很纠结的,因为唐初整理的《尚书》主要是依据参考东晋梅赜的可疑版本,这事情找谁评理去!清代的阮元同学主持校刻了一部《十三经注疏》,一向被世人视为善本(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我们现在学习的就是这个传世版本的今本《尚书》,咱们也没有别的选择。至于初古《尚书》、先秦《尚书》以及上古《尚书》到底是什么模样?今天谁都不知道!汗颜一个,不过就今本《尚书》而言,贫僧还是能负责任地给诸位解析八卦的。

展开
目录
卷首篇 《尚书》那些事儿
长安开坛
《尚书》的身世
《尚书》是什么?
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
梅赜献书
《尚书》六体
关于《书序》
“清华简”与《尚书》
《尚书》的内容
《尚书》的历史影响
古今学者对《尚书》的研究
十三经《尚书》情况总览
《尚书》你也可以懂

第一篇 《虞书》
《尧典》第一
《舜典》第二
《大禹谟》第三
《皋陶谟》第四
《益稷》第五

第二篇 《夏书》
《禹贡》第一
《甘誓》第二
《五子之歌》第三
《胤征》第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