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544754
  • 作      者:
    谭顺著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谭顺,1972年生,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密苏里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主持或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2005年出版学术专著《使用价值论》、2010年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机制》,在商业经济、消费经济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等方面开展研究,在《光明日报》、《教学与研究》、《经济学家》、《经济纵横》、《经济问题探索》及《商业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研究》围绕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的判定依据、表现和成因,以及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的治理三个基本问题展开论述。全书共分11章,除第1章属于文献综述外,关于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的判定依据问题的论述包括第2~4章,关于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的表现及成因问题的论述包括第5、6章,关于中国消费不足的治理问题的论述包括第7~11章,其中第7、8章是对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的治理对策与治理理念的反思,第9章阐释了马克思消费观,为确立中国消费不足的治理理念提供理论基石,第10、11章分别提出预期的针对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的治理对策与治理理念。
展开
精彩书摘
  消费倾向反映的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客观因素,如收入、利息率、财政政策等;也有主观因素,具体包括谨慎、远虑、计算、改善、独立、事业、骄傲和贪婪等八种支出动机。当然,在诸多因素中,收入是影响消费倾向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此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某些特殊因素也会对居民消费倾向产生重要影响。总体上,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规律呈递减趋势,消费倾向降低是引发当前中国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
  第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仍然发挥作用。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增加额与收入增加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越来越低,也就是说,消费增长速度总是落后于收入增长速度,由此导致收入的绝对值越高,消费落后于收入的程度就越大。在当前中国,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仍然发挥作用,这意味着消费所占收入的比重持续降低,同时意味着投资及储蓄比重提高。因此,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消费不足的问题会逐渐累积形成。
  第二,制度变迁过速,居民的收入与支出预期不稳定,导致消费倾向降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收入分配渠道及形式多样化,其中市场化分配成为主要形式。市场化分配的特点是收入不稳定,难以准确预期,这必然影响居民的消费倾向。“当前,怕的不是过速的保障制度变迁带来的副作用,而是没有认识到过速的保障制度变迁带来的副作用”,由于多项社会改革尚未完全到位,而且已经进行的改革短时期内难以充分显示成效,居民对未来消费支出抱有不确定预期,出于对种种消费支出负担的担忧,即期消费倾向普遍不高。
  第三,城市新兴消费市场及农村消费市场发育滞后,降低居民的消费倾向。在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已得到较为充分满足的前提下,新兴消费市场发育滞后,难以刺激城市居民产生更高、更新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消费不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城市商品供给过剩,许多耐用消费品在城市家庭已接近饱和,而农村家庭的拥有量还比较低,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开发潜力(表6-2)。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1章 中国消费不足的特异性:一个文献综述
1.1 消费不足发生的背景条件
1.2 消费不足的表现特征
1.3 消费不足的实质
1.4 消费不足的成因
1.5 消费不足的治理对策
1.6 消费不足的治理理念

第2章 马克思与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判断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的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历史背景与任务
2.2 经济危机的成因:工人绝对贫困或消费倾向降低
2.3 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
2.4 经济危机的治理:变革生产关系或刺激消费需求

第3章 发达国家消费不足的一般特征与治理经验——分析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的国际依据
3.1 消费不足产生的背景:市场经济发达
3.2 消费不足发生的条件:满足程度较高
3.3 消费不足的原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3.4 消费不足的实质:生产总量相对过剩
3.5 消费不足的治理对策:刺激消费需求
3.6 消费不足的治理效应:引发经济滞胀

第4章 新中国消费与生产关系理论的演变及趋向——认识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的历史依据
4.1 抑制消费时期(1949-1978):生产控制消费
4.2 释放消费时期(1978-1998):生产引导消费
4.3 激励消费时期(1998年至今):消费制约生产
4.4 消极趋向:过度消费误导生产
4.5 积极趋向:理性消费主导生产

第5章 中国消费不足的多维矛盾——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的现实表征
5.1 投资需求旺盛与消费需求低迷并存
5.2 储蓄规模庞大与购买力不足并存
5.3 市场消费不振与通货膨胀压力并存
5.4 无效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
5.5 外需增长迅速与内需增长缓慢并存

第6章 中国消费不足的四种基本类型——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的成因归类
6.1 消费需求抑制形成的消费不足
6.2 购买力低下形成的消费不足
6.3 消费倾向降低形成的消费不足
6.4 国际市场萎缩形成的消费不足

第7章 当前中国消费不足治理的若干认识误区——中国消费不足治理路径的辨正
第8章 生产主义与消费主义——中国消费不足治理需警惕两种错误思潮
第9章 马克思消费观的逻辑与启示——确立中国消费不足治理理念的理论基石
第10章 中国消费不足的分类治理——治理中国消费不足的因应之策
第11章 中国消费不足的治理理念的转变——治理中国消费不足的根本之计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