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的就地城镇化:理论与实证:theori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57472
  • 作      者:
    朱宇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的就地城镇化:理论与实证》是国内首部对就地城镇化进行专门研究的专著,是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就地城镇化是在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人类聚落近期演变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被著名学者约翰·弗里德曼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不寻常的转变过程之一。《中国的就地城镇化:理论与实证》突破城乡二元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就地城镇化在中国城镇化整体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发生发展的宏观和微观机制、演变趋势和发展前景、理论意义和规划调控方向,并在构建和发展能够反映就地城镇化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城镇化理论上做了积极的探索。
  《中国的就地城镇化:理论与实证》适合从事人口学、人口地理学、城市与区域研究、城乡规划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书研究是在前面对相关研究的述评和对相关概念和研究问题界定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研究内容、数据、方法与技术路线简介如下。
  1.5.1 主要研究内容
  本章(第1章)阐述了就地城镇化现象在国内外普遍存在的事实及其发生发展背景,以及迄今相关研究对其认识的不足;并在综述基于传统模式的城镇化研究的二元分析框架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评述了在城乡界限淡化和近期人类聚落演变背景下传统二元分析框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在此背景下就地城镇化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本章还对本书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科学问题作出了界定。
  第2章在分析不同空间尺度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福建省及其泉州市的个案研究,从常规市镇人口增长构成的分析、区域城镇要素的累积、“城乡融合区”中“准城镇人口”的地位和县域城镇化过程中的就地城镇化四个方面考察了就地城镇化在我国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应用GIS技术和构建综合城镇化水平指标等方法,从不同侧面定量揭示其在相关区域城镇化整体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弥补迄今研究对此认识的不足。
  第3章对就地城镇化发生发展的宏观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首先对导致就地城镇化的制度因素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仍以福建省的个案分析为重点,结合对苏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实证资料分析,着重揭示了就地城镇化产生发展的两个重要基础因素,即人口密度和交通通讯设施发展在就地城镇化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表征的乡村创始力和外资在就地城镇发生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并通过对福建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的回归分析,对上述作用机制和驱动作用做了部分定量验证。
  ……
展开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基于传统模式的城镇化研究的二元分析框架
1.3 城乡界限的淡化和人类聚落的近期演变:二元分析框架所面临的挑战
1.4 “就地城镇化”概念的辨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就地城镇化在中国城镇化整体进程中的地位
2.1 从常规市镇人口增长构成的分析看就地城镇化在中国城镇化整体进程中的地位
2.2 从区域城镇要素的累积看就地城镇化在城镇化整体进程中的地位
2.3 从“城乡融合区”及其中的“准城镇人口”看就地城镇化在城镇化整体进程中的地位
2.4 县域城镇化过程中的就地城镇化及其在城镇化整体进程中的地位

3 就地城镇化发生发展的宏观机制
3.1 就地城镇化的制度因素
3.2 就地城镇化产生的人口地理基础——人口密度与人口规模
3.3 就地城镇化产生的交通通讯条件
3.4 乡村社区创始力、乡镇企业发展与就地城镇化的内部驱动力
3.5 就地城镇化的外来驱动力——外商投资
3.6 就地城镇化发生发展的宏观机制的定量分析:以福建省县域就地城镇化为例
4 就地城镇化发生发展的微观机制

4.1 就地城镇化的微观机制:企业的视角
4.2 就地城镇化的微观机制:个人的视角

5 就地城镇化的若干重要演变
5.1 外来流动人口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5.2 城镇化政策和整体进程的演变及其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
5.3 就地城镇化自身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的最新趋势

6 中国内陆地区的就地城镇化
6.1 中国内陆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历史
6.2 中国内陆地区就地城镇化的现状:若干特点与沿海地区的差距
6.3 中国内陆地区就地城镇化的条件:与沿海地区的类似和不同
6.4 沿海地区就地城镇化的经验对内陆地区的启示
6.5 中国内陆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展望

7 超越城乡二分法:就地城镇化对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研究的启示
7.1 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对城乡差异和乡村一城镇转型过程的再认识
7.2 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的城乡划分和统计
7.3 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的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理论

8 就地城镇化的规划调控
8.1 传统城乡规划模式及其在就地城镇化地区的适应性分析
8.2 就地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调控对策

9 主要结论
9.1 城乡界限淡化背景下的就地城镇化及其对城乡二元分析框架的挑战
9.2 就地城镇化在中国城镇化整体进程中的地位
9.3 就地城镇化发生发展的宏观机制
9.4 就地城镇化发生发展的微观机制
9.5 就地城镇化的若干重要演变
9.6 中国内陆地区的就地城镇化
9.7 就地城镇化对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研究的启示
9.8 就地城镇化的规划调控和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4章企业主(或企业负责人)调查问卷
附录二 第4章职工调查问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