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升格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发展中国家担此要职的第一人。2012年6月世界银行任期届满,回到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
林毅夫现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科技和环境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兼职。
林毅夫于1986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膺选为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获得法国奥佛涅大学、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展开
——青木昌彦,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这本书不同于任何其他的书。虽然写于21世纪之初,却让人联想起那些根据在榕树下的对话编撰而成的古代著作。同样,它包罗的内容涵盖了从米尔顿?弗里德曼到老子(约公元前500年)。我很喜欢读它。这本书呈现了很多当代中国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辩论和对话的精彩的洞见。
——考希克·巴苏,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高级副行长,前印度政府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及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系教授
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它通过求知若渴的学生和他们的教授林毅夫之间的对话,深入讨论了该如何从事开创性的经济研究。林毅夫把方法论讲得很有吸引力并且紧扣现实,同时融入了他对于真实世界中具有挑战性问题的回答,例如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向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经济学家们强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对经济学方法可以如何帮助人们创造性地思考经济发展和当代其他重要的问题都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
——加里·贝克尔,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布斯商学院和社会学教授
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经济学家从那些核心思想构建出来的理论模型若想对真实的世界有所帮助,就必须根据经济决策者面对的约束其行为的特定条件来调整。这对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是如此,对中国更是如此。在这些与他的学生的具有启发性的对话和演讲中,林毅夫深入地发展和论述了这些思想,那些论述对于理解中国的发展尤有帮助。对于职业经济学家,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来讲,《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是一本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很有价值的著作。
——德怀特·帕金斯,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
这本书是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和他的学生关于经济研究方法一系列对话的成果。这本书的主要论点是,经济学家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本体”,也就是理性假设, 他们还必须以“常无”的心态,即摒弃任何先入为主的解释去研究经济问题。林教授再一次展示了他为何是国际上举足轻重的一位学者。他的这本引人入胜的著作是每一位研究人员、实业人士和学生们的“必读之书”。
——费恩·塔普,联合国大学国际发展经济研究院主任,哥本哈根大学发展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