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率性而为,在被打成“右派”之前,浦熙修的确是这样生活的,而她不管不顾地倾心于诸人诟病的另一名士罗隆基,64则更能彰显出她的固执。她对家庭和子女很难说是贤妻良母,为了她所追求的理想,二者皆可放弃。“好人”丈夫袁子英与浦熙修恋爱结婚时,曾抚养过浦的弟妹,有恩于浦,浦熙修红杏出墙后,为了挽留她,袁曾“要子女辈环跪浦氏膝前,苦苦泣谏,但终无法挽回”。65在战火中,浦还几次将子女托付给家人亲戚照顾,自己独身在社会中闯荡,这种豪迈与前面提到过的女侠杨刚颇为近似。其实,革命时代的女性大抵具有这种性格,否则就不是什么革命者了。后面就要提到的戈扬和韦君宜在家庭和子女方面也同样令人扼腕,只有子冈是个例外。
浦熙修的成名主要是在重庆时期对国民党的揭露以及一些抢眼的社会新闻。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回忆中讲道,浦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蒋管区纵笔一时的人物。当时《新民报》风行大江南北,读者盛赞它的头条新闻鲜明、扼要,据说大多是出于这位女记者之手”66。抗战时期针砭时弊的暴露性消息使她在新闻界初露头角,抗战后对38名旧政协委员的专访再次为她建立了声誉。这两次报道,尽显浦熙修过人的新闻敏感和报道才能。
1941年年初,在日本占领香港前夕,大批国民党高官和眷属乘飞机逃到重庆。浦熙修与《大公报》的子冈同去珊瑚坝机场采访,同时捕捉到一则新闻:一边是孔祥熙夫人宋霭龄带着洋狗和保姆昂然走下飞机,一边是即将出任国民党经济部长的王云五苦等其夫人而不得。当时,子冈和熙修都撰写了该消息,结果《大公报》,第二天开了天窗,消息流产,而浦所在的《新民报》却将《宋霭龄乘机到渝》、《王云五失望而归》、《喝牛奶的洋狗同机抵达》分散成三个独立的快讯,躲过了新闻审查,刊出后全城大哗,国民党显贵重狗轻人的消息不胫而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