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于完全生产要素全周期价值贡献的积极分配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26297
  • 作      者:
    陈红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红,博士,教授(破格),博士生导师,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2010.9-2011.9)。中国煤炭学会资深会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国际积极心理学会(International Positive Psychology Association(IPPA))、国际积极管理研究中心(POS,Centerfor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nternational as 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ll)成员。是第十七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一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和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积极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积极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安全管理、职业健康与心理干预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Psycllological Reports》、《Energy Policy》、《Safety Science》、《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Mathematical & Computer Modelling》、《Disaster Advances》、《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煤炭学报》、《经济管理》、《心理科学进展》、《中国软科学》等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煤炭企业重大事故防控的行为栅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2008年4月;中国煤矿重大事故中的不安全行为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中国烟草品牌运作,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2月。主编《管理学》教材2部。近年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含重点项目1项),主持的与企业合作研究项目50余项,研究工作及重要成果获得10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其中9项排名第一)。相关学术成果经《中国经济周刊》、《中国能源报》、《中国煤炭报》等媒体报道,被国内外重要门户网站及媒体广泛转载,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基于完全生产要素全周期价值贡献的积极分配机制研究》在系统的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基础上,从经济性生产要素和非经济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两种视角来剖析当前“分配困境”问题,不仅给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更为当前分配研究领域的理论逻辑体系构建提供了全新的理念支撑。一方面,对经济组织产出价值进行基于要素贡献的划分可以为制度化解决资本对产出价值的优先索取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对非经济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地位给予明确的肯定,对广大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做的贡献予以承认,使其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中国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基于完全生产要素全周期价值贡献的积极分配机制研究》还特别指出,非经济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应当被理解为“福利性”的,而应当从对贡献价值的承认角度来认识,是“权利性”的,其与现行社会保障(如最低贫困保障线、其他各类救济等)最大的区别在于非经济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强调的是社会成员作为“社会贡献”主体获得收益的“权利性”特征,而非社会保障概念下的“被保障对象”收益的“受得性”特征。这为解决由劳动者掌握的生产要素数量和质量差异所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展开
精彩书摘
  他说:“随着生产力提高,一百万人在一种社会情况下所能生产的必需品、享乐品和娱乐品等财富可以比另一种社会情况下大两倍和三倍,但他们却不能因此而使价值有任何增加”。在这里,李嘉图根据劳动价值论,指出了萨伊的所谓财富与价值成正比例观点的错误。自斯密后,关于财富定义的争论很广泛。例如关于财富是否是劳动产品,穆勒、麦克库洛赫、托伦斯、马尔萨斯等或明确地或含糊地认为,财富所指的是其生产或占有要花费人力的那些物品;而另一些人如李嘉图,则认为在财富中还含有不是由人力取得的一些物品;当时,马尔萨斯的定义是:所谓财富是“需要一部分人类劳作来取得或生产的必需、有用或令人喜爱的物质对象”。麦克库洛赫对此反驳道:“那空气和太阳呢?”麦克库洛赫坚持了财富是劳动产品和财富必须有效用这两个规定,却又将财富仅仅等于价值。马克思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批判继承,他将财富理解为社会财富,并将社会财富归结为劳动产品。
  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对财富的典型而通用的定义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W.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中对财富所下的定义。“任何有市场价值并且可用来交换货币或商品的东西都可被看做是财富。它包括实物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可以产生收入的个人技能。当这些东西可以在市场上换取商品或货币时,它们被认为是财富。财富可以分成两种主要类型:有形财富,指资本或非人力财富;无形财富,即人力资本。”
  ……
展开
目录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 我国现阶段分配思想演变分析
3 国内外分配理论研究综述
3.1 分配思想的演化与主要分配理论综述
3.1.1 农业社会过渡期的分配思想
3.1.2 工业社会起步期的分配思想
3.1.3 工业社会发展期的分配思想
3.1.4 工业社会成熟期的分配思想
3.1.5 工业社会过渡期的分配理论
3.1.6 现有分配理论的不完备性
3.1.7 西方经济学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主要观点
3.2 国内分配理论研究综述
3.2.1 关于分配的基础理论研究简述
3.2.2 关于我国分配体制研究简述
3.2.3 对国内学者“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理论研究主要观点的辨析

4 基于生产要素全周期价值贡献的积极分配的理论及机制研究
4.1 生产要素内涵界定
4.1.1 现有生产要素的内涵
4.1.2 完全生产要素内涵的界定
4.2 完全生产要素的构成研究
4.2.1 现有关于生产要素构成的研究概述
4.2.2 完全生产要素的产权主体
4.2.3 基于产权宅体的完全生产要素的构成
4.3 经济性生产要素价值活动性分析
4.4 基于产权主体的完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
4.4.1 完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基本形式
4.4.2 经济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实现路径
4.4.3 非经济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实现路径
4.4.4 基于主体的完全生产要素收益形式的总结
4.5 经济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周期研究
4.6 经济性生产要素全周期价值贡献测度研究
4.7 基于生产要素全周期价值贡献的分配理论与经典中外分配理论的比较

5 基于积极管理视角的江苏省收入分配实践的审视
5.1 江苏省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
5.1.1 在岗职工工资增长情况分析
5.1.2 劳动工资总额占gdp比重变动情况
5.1.3 职工平均工资指数与物价指数对比分析
5.1.4 工资差距分析
5.2 对典型经济组织的收入分配实践的审视
5.2.1 一般制造型经济组织收入分配实践的审视
5.2.2 资源型经济组织收人分配实践的审视

6 促进政府积极管理实现分配公平的对策建议
6.1 建立完全生产要素产权主体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保证体系
6.2 建立基于生产要素全周期价值贡献的生成价值核算体系
6.3 建立规制要素市场价格(租金)体系
6.4 建立资源型经济组织资源完全成本补偿体系
6.5 建立矿产资源出让收益的产权主体回归分配制度
6.6 建立活性要素参与增殖价值分配的制度体系
6.7 建立基于过程的活性要素贡献价值的核算体系
6.8 建立社会规制劳动的收益基准体系
6.9 实现积极分配的财政分配体系改革
6.10 建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统计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