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宪政与权利维度的刑事诉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33525
  • 作      者:
    王戬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戬,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一国的刑事诉讼与其宪政水平和宪法紧密相连。无论是从宪政发展视角还是宪法规范层面,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都不能局限于部门法的角度进行简单的思维考量和逻辑论证。《华东政法大学校庆六十周年纪念文丛:论宪政与权利维度的刑事诉讼》从宪政层面、权利视角思考刑事诉讼程序,着重分析宪法规范切实作用于具体刑事诉讼程序需要的制度性保障,尤其是针对宪法规范的核心关系—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对我国刑事司法权力的运作和刑事诉讼权利的保障在宪法层面进行反思与重构。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刑事诉讼的宪政考量

第一节 宪法与刑事诉讼:以权利为起点的逻辑关联

一、宪法中的权利:宪政的重要指针

二、宪法权利的根本性:高级法的普适性应用

三、刑事诉讼权利的特殊属性:部门法对高级法的独有链接

第二节 诉讼是宪法的渊源:从权利救济的视角

一、诉讼的权利救济属性

二、刑事诉讼权利及其保障的宪法化

第三节 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保护:与权力的现实对抗

一、刑罚权的运行与功能

二、刑事诉讼与刑罚权

三、权利规则:刑罚权的界限

第二章 宪法与刑事诉讼关系的实证考察

第一节 强势关联之一:以美国为范例的“绝对强势”的分析

一、刑事诉讼宪法化

二、形成的历史背景

三、形成的原因分析

四、美国模式的域外影响

第二节 强势关联之二:以德国为范例的“相对强势”的分析

一、宪法对刑事诉讼立法的影响

二、宪法对刑事诉讼强势影响的制度性保障

第三节 强势关联之三:以英国为范例的“实质强势”的分析

一、形式上的弱势影响

二、实质上的强势影响

第四节 宪政欠发达国家宪法与刑事诉讼的弱势关联

一、弱势关联的通常表现

二、弱势关联的形成原因

第三章 宪法与刑事诉讼关联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宪政发达国家宪法对刑事诉讼影响的逐步加强

一、强势影响的历史基础

二、强势影响的逐渐演化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宪法对刑事诉讼影响由弱渐强的演变趋向

一、由弱到强的历史转变

二、转变的启示

第三节 国际人权公约与刑事诉讼的宪法关联

一、国际人权公约与刑事诉讼的关联:以人权保障为起点

二、国际人权公约中的权利保护:刑事诉讼的又一宪法渊源

第四章 宪法对刑事诉讼影响趋强的成因

第一节 宪法与刑事诉讼共有的政治性

一、宪法的政治性

二、刑事诉讼程序决定于宏观政治体制

三、刑事诉讼反映微观民主政治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自由的特殊性与宪法的关联

一、宪法规范中的自由

二、刑事诉讼对人身自由的特殊关注

三、刑事诉讼对自由保护的特殊形态

第三节 宪法与刑事诉讼共有的控权性

一、宪法的控权性

二、“控权”与“卫权”:刑事诉讼的艰难选择

三、控权性:刑事诉讼的价值优位选择

笫五章 我国宪法与刑事诉讼关系研究

第一节 刑事司法机关的职权配置

一、司法权的规范运行:刑事司法改革的前提性命题

二、司法权运行的权利保障功用:刑事司法改革的宪政基础

第二节 刑事诉讼权利的保障与强化

一、我国刑事诉讼权利宪法化的双重分析

二、宪法权利对刑事诉讼的有效保障

三、实现刑事诉讼权利的可诉性:不当限制之后的宪法救济

第三节 刑事诉讼程序的合宪性整合

一、宪法在刑事诉讼中的制度性转换:释宪制度

二、宪法基本权利对刑事诉讼的指引与制约

笫六章 我国宪政体制下检察权的属性与职能

第一节 检察机关的权力性质:围绕宪法规范的争议

一、我国关于检察权性质的争论:权利保障的前提性障碍

二、监督的语义分析:权利保障的目标化设定

第二节 我国检察权的本质属性:法律监督视角下的权利保护

一、从宪政过程看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发展

二、法律监督权在刑事诉讼审判程序中的适用

三、加强法律监督职能的权利保障含量:检察改革的进路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