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旅行目的:宣传周公的思想
周公本意是周代的爵位,相当于“大周朝辅政公爵”,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昵称“叔旦”和“周公旦”,出生于约公元前1100年,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在我国历史上,周公与孔子并称为圣人,两人并称的时候,最先是周公称先圣,孔子称先师,周公高于孔子;后来则是周、孔平起平坐,周公称元圣,孔子称至圣,周公被封为文宪王,孔子被封为文宣王。如果说把中国历史划为上下五千年,前两千五百年中国文人的第一偶像是周公,后两千五百年才是属于孔子的天下。
周公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孔子的旅行目的就是宣传周公的思想。让我们回到周公生活的时代,自然就会明白孔子为什么而奔走。
“人气王子”周公:出身于明星家族
作为当时周朝的第一明星、人气王子,姬旦除了自身多才多艺、文武双全之外,还与他出身于“明星家族”有莫大关系。周公的父亲是我们熟悉的《封神榜》里的西伯姬昌,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文王,传说中《周易》即《易经》的创作者。
姬旦排行老四,他的大哥伯邑考是当年轰动全国的“最悲情绯闻事件”男主角。这个著名“绯闻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也是周世子,生性敦厚。由于姬昌触怒商纣王被监禁,伯邑考为了营救父亲,带了七香车、醒酒毡与白色猿猴三样异宝,献给纣王最得宠的妃子妲己。妲己见到伯邑考长相俊美、琴艺绝伦,欲加亲近,遭到伯邑考严词拒绝。气愤之下,妲己先是诬告伯邑考调戏19己,后诬陷伯邑考之琴声在暗骂纣王无德。可怜的伯邑考就这样被纣王割去了四肢,万刃剁尸,还做成了肉饼。残忍的妲己又将“伯邑考肉饼”送给他的父亲姬昌吃。
世子伯邑考惨死,新的世子换成了姬旦的二哥姬发。在姬昌众子之中,以姬发和姬旦最有才能。姬发就是我们熟悉的周武王,他不仅知名度高,而且成就相当拉风。他发动了一场被颂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在“牧野之战”消灭了暴君纣王和妲己,为伯邑考报仇雪恨,史称“武王灭商”;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位列中国历史名人榜;他推翻了殷商王朝的残暴统治,夺取了全国政权,成为中国最梦幻朝代——周朝的开国君主。
历史上将周朝分为两个阶段,前半期为西周,后半期为东周。西周是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指的是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定都西边镐京(今陕西西安)这段时期。西周共传12王,历时275年。后来周朝将都城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指的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也即东迁到灭亡这段时期。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最后为秦所灭。东周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期,剩下的诸侯大国互相吞并侵夺,称为“战国时代”。
周公的工作:辅佐成王平定叛乱
就在西周取代商朝第二年,武王就病倒了。他把姬旦叫到跟前,准备传位给这个才华横溢的四弟。没想到姬旦却痛哭流涕,不肯接受。不久武王去世,姬旦拥立武王年幼的长子姬诵为周成王,他担起了治国安邦和抚养成王的重任,周公成为他的新昵称。
周公摄政当年,东方就发生了叛乱。原来,武王灭商后,封纣王之子武庚于商朝旧地,让他统率殷商遗民。武王在武庚周围分封了自己几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就近监视,号称“三监”。由于对周公摄政不满,武庚便联合“三监”以及原商朝附庸国徐、奄、薄姑等同叛乱。周公旦亲拥成王东征,第二年就打败了武庚和“三监”,平定叛乱。
第三年,周公继续东征,讨伐参与叛乱的奄、徐、薄姑等。奄,又称商奄,其地望在今山东曲阜市也即鲁国境内,是商朝在东方的一个很有势力的附庸国。周公一举灭奄,起到了“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的关键作用。这也就是开头我们提到的孔子的梦境,这是有史可考的周公旦唯一一次造访他的封地鲁国。
至此,三年东征胜利结束,中原及东方完全纳人周朝统治范围。接着,周公在“天下之中,,的伊洛盆地营建了成周洛邑,也就是后来东周的首都,周朝遂名副其实地成为继夏、商之后而兴起的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统一王朝。
周公的代表作:《周礼》是理想国蓝图
周公在东征胜利、天下一统之后,将重点放在了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上。他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分封诸侯”,分封对象主要是同姓亲戚、部分异姓功臣和历代圣王后裔,明确了所有诸侯共同尊奉周天子的君臣关系。分封制也成为历代王朝经常沿用的制度。一是“制礼作乐”,奠定了周朝社会文化制度的基础。周公一生在打天下和治天下两方面均有着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但真正让他流传千古,也是对孑L子影响最深的则是在制礼作乐上。他是集大成的创制者,他把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融合在一起,推向了发展的顶峰,确立了中国最初温文尔雅、礼仪天下的形象,创造出了一套近乎完美的礼仪制度——《周礼》。
《周礼》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行什么样的礼,配什么样的乐,礼乐配合,文质彬彬,既尽善又尽美,展示了一个伟大的成熟的文明所拥有的和谐与典雅。可以这么理解,在《周礼》中收藏着一张“天下大同的理想蓝图”: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完备的文化形态,也是一种制度文化——以礼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和核心,明贵贱,辨等级,正名分,一切人和事都要遵循礼的规范和准则,通过人伦和谐,实现政治社会和谐的理想。
《周礼》或者说制礼作乐是周公从一个政治明星成为文化偶像的标志性事件,这件事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极大,影响数千年。有专家说,“中国人自诩礼乐文明之邦,自觉文化高超,相信文化力优于政治力,都是在这段时间内确定的”。周朝八百年,是我国史上最长的王朝之一。而周何以能享国如此之久?许多人认为是因为分封诸侯的封建制度,也有人把这归功于周公旦的文教礼乐。无论如何,周之所以为周,一定是两者的结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