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造成我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缺失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国内市场发育不全;第二、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供应商的垄断地位;第三、企业对信息的重视度和国际贸易认识不足。另外,相对欧美来说,我国金融系统稚嫩、金融发展滞后,熟稔衍生品定价机制的人才储备不足。且由于国内各方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很容易由于利益分配和“搭便车”等因素而导致成效不显著。综合以上原因,造成国内缺乏科学、完善、规范、全国统一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也没有自己权威的、被国际贸易认可的基准价格指数,因而也没有国际定价中的“话语权”。
4.建立上海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重要性。我国企业在石油、铁矿石方面定价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尝试,但由于国内、国际方面内在的原因,造成了大宗商品定价失败。建立上海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重要性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发布权威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有利于防止市场操纵和逼仓事件的发生;二是发布权威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有利于在吸引众多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三是发布权威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有利于繁荣期货市场、争夺定价话语权。
二、国外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经验借鉴
这一部分对国外大宗商品交易所部分价格指数及交易制度进行了介绍,包括:LME指数及交易制度、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数(CRB)、道琼斯-AIG商品指数(DJAIG)、高盛商品指数(GSCI)、罗杰斯世界商品指数(RICI)、德意志银行流通商品指数(DBLCI)。
通过对国外价格指数的比较,我们发现以下特点:(1)国外六个国际商品指数多数有较长的研究历史;(2)商品指数通常是各机构投资者追踪的对象。此外,国外几个主要商品价格指数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一是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欧美各国在金融上的领先地位和国际重要储备货币之一;三是市场交易规范化、价格透明;四是指数编制科学合理并不断完善。
三、国内及上海大宗商品交易及指数情况
1.上海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情况。上海期货交易所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黄金、铜、铝、锌、铅、螺纹钢、线材、燃料油、天然橡胶等九种期货合约。2008年,增加了黄金期货合约,2009年增加了螺纹钢和线材期货合约,2011年增加了铅期货合约交易。从交易量上看来,随着上市品种的不断增多,交易量和交易金额逐年递增,从交易品种看来,主要是原油、金属类大宗商品交易,从全国占比看来,随着郑州、大连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的增多,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总量和交易总额比2007年有所下降,基本趋于稳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