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金融危机以来宏观调控的政策转向
(1)宏观经济背景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这场危机蔓延到中国的时间又恰好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快速多变的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与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不约而至”,我国经济面临严峻考验。针对这种形势,中央及时出台调控措施,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成功抵御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但进入2008年下半年,受国内经济周期性回调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持续冲击,我国经济增速还是出现了加速回调的趋势。当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速只有9%,比上一年的全年GDP增速下滑了2.9个百分点。2008下半年与当年上半年相比GDP增速回调了1.4个百分点;尤其是工业增加值出现大幅、加速下滑的状况表明当时的经济形势已经相当严峻。
(2)措施与绩效
以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为标志,宏观调控政策开始转向。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认为,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根据中央精神,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以拉动经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尤其是我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基于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同时统筹国际经济形势,推出了4万亿元的庞大经济刺激计划,其投资主要分布为:第一,民生工程,投资比例多大44%,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资。与此同时,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占了整个4万亿元投资的16%;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民航、港口、重大水利工程,这方面投资占了23%;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占了14%;其他公共支出占3%——2009的投资快速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缺口,加强了薄弱环节,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数据也反馈出积极信息,2009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整体背景下率先复苏,成功实现了8.7%的强劲增长,而通货膨胀也得到有效的控制,国内消费迅速提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