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用最讨喜的方式迎接顾客 1.第一时间接待顾客是王道 每一位顾客进入店铺的时候,销售人员都应该在第一时间接待顾客。如果顾 客进入店铺没人招呼,会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很可能就损失了一个商 机,对 于店铺的形象也是很大的伤害。王超在一个周末去一个超市闲逛。一进入超市,就是图书区。非常喜 欢看书 的王超突然想起前几天有人给他推荐过一本小说,于是他想顺便买下来。因为是周末,超市里到处都是人,图书区也充满了大人和孩子。王超 在畅销 小说区里翻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自己想要买的那本小说。这时,他环顾 四周,想找一位图书销售人员帮自己找出这本小说。可找了半天,也没有看到图 书区销 售人员的影子。就在王超想要放弃的时候,他看到在拐弯处一个角落里一群顾客围着 一个销 售人员,他确信这就是图书区的销售人员。终于看到希望了,于是他也走 了过去,想寻求帮助。“您能帮我找本书吗?”王超问到。那名销售人员只顾低着头为一名顾客找书,压根儿没有理会他。王超 有些不 耐烦了,又问了一遍:“××书在哪里?”。那名销售人员还是忙着接待 另一名 顾客。旁边一位大爷无奈地对王超说:“算了,我在这儿等了半天了,他都 没有反应。估计他太忙了,我还是到别的地方买去吧!”说完,摇了摇头走开了。王 超也失望 地走了。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店铺可能会迎来购物高峰期。这个时候,每个 货区可 能都会聚集很多顾客,而店铺的员工都是固定的,一般不会因为周末人多 就增加 人手。这时候,就需要每位销售人员都发挥服务技巧,不能因为顾客比平 时多就 只接待一部分而忽视了另外一部分。真正做到“接一待二招呼三”,不能 落下一位 顾客。案例里面的图书销售人员只是一门心思给一位顾客找书,而忽视了其 他的顾 客,面对顾客的请求,没有一点反应。这样,只会让顾客感觉到自己不受 重视,宁可不买商品选择离开。这样,店铺就给顾客留下接待不周的印象,虽然 服务了 少数顾客,却丢了大多数顾客。所以,销售人员无论多忙,对于每一位顾客都要第一时间予以接待。即便不 能立刻解决顾客的疑问,也要安慰顾客,向顾客说明自己的难处。销售人 员只要 向顾客说明情况,短时间的等待顾客都是可以理解的。而对顾客置之不理 就是对 顾客的冷淡,也是销售人员的失职,是绝对不会得到顾客谅解的。在店铺经营过程中,顾客不会总是分散着来,销售高峰是很常见的情 况。此 时,店铺里顾客多,需求也多,就会发生“一对多”的局面,那一名员工 同时需 要服务多名顾客,这时接待速度就和顾客的要求发生了矛盾。每位顾客都 希望和 平时一样得到服务,而销售人员每次只能服务一名顾客。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要耳目灵敏,沉着冷静,聚精会神地接待好 顾客,尽可能做到“接一、顾二、招呼三”,即接待第一个顾客时,同时询问第 二个顾客 要买点什么,顺便招呼第三个顾客:“对不起,请稍等一下”。当然,也 要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例如,对赶车赶船的顾客,员工可以用商量的口吻同其他顾 客打个 招呼,优先接待;对购买单一商品,不需要挑选和找零的顾客,可以在接 待其他 顾客的同时,快速接待。服务的顺序应该按顾客先来后到的顺序,还要注 意随时 安抚等待顾客的情绪,不要让他们感觉自己被冷淡,不要让顾客等待得太 久。这 样,才能让所有的顾客都能买到想要的商品,树立店铺良好的形象和口碑。2.力求热情妥帖地与顾客打招呼 正确地对顾客打招呼,是销售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如何才能做到正确 呢?就 是力求做到热情妥帖,具体表现为:1.准确 是指销售人员对顾客从称呼语到问语都要力求表达准确。比如称呼语,对外 国顾客一般把男子通称为“先生”,把女子通称为“小姐”,如了解对方 已婚,可 称“太太”或“夫人”;对国内的顾客应根据年龄与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先生”、“大叔”、“大伯”、“大爷”,或“小姐”、“大姐”、“大婶”、“大娘”等。称呼语要力求准确,开头的问语也要做到妥帖和自然得体。比如,有 的销售 人员见到顾客后劈头就问:“你要什么?”,“你要买什么?”,这些都 是极不妥当 的问语,比较得体的问法应是:“您好,您要看点什么?”,或是:“您 好,您需要 我帮忙吗?”。其隐含的意思就是“不管您想看哪些商品,我都乐意帮忙”,“您尽 管看,充分选择好了。”这就使顾客感到销售人员对自己选择权的尊重,他只是在 尽义务帮助自己解决某个问题,而不是在催促自己买东西,这会令顾客在 感动之 余,尽量快、尽量多地购买商品。2.主动’ 销售人员不仅要在必要的情况下适时、主动地向顾客打招呼,而且更 要通过 问语提供主动的服务,表现出一种工作仔细、对顾客负责的精神。3.问候 一般人会认为,问候是对亲朋好友表示关切与祝愿的礼节用语,与销 售人员 的销售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实际上,它能促进优质服务,营造宾至如 归的气 氛,树立店铺热情为顾客服务的美好形象,以及培养更多的长期顾客。当 然,由于 相互关系的不同和业务繁忙等原因,这种打招呼式的问候不同于家庭内、亲朋问的 嘘寒问暖,它是销售人员根据顾客来到柜台前所发生的具体情况,临时用 上的一两 句极短的问候语,它把关切的问候与营业需要的问话融为一体,并以此为 桥梁,迅 速过渡到服务内容上,从而达到树立店铺良好形象和销售商品的双重目的。4.机动 机动是指针对顾客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灵活机动的问话方式和内容向 顾客打 招呼,把“话”问到顾客心坎上,问到有利于服务的“点子”上,使顾客 心理上 的亲和需求得到满足,为商品成交搭好一座感情的桥梁。比如,对一些曾 经光顾 过本店的顾客说:“您好,上次在本店买的东西好用吗?”给他传递一种 “您是老 主顾了,作为老朋友,我们希望每次服务都对您负责,使您满意,并希望 以后会 做得更好”的信息。3.得体的招呼取得顾客好感 顾客刚刚走进店铺后,销售人员可以用选择性提问的方式与顾客进行 最初的 交流,销售人员可以这样说:1.欢迎光临××店,请您放心挑选,不买也没有关系,喜欢可以试试 看看,有需要了您随时叫我。您是想自己看看呢,还是让我有重点地给您介绍一 下?2.您好,欢迎光临××服装店,看上了一定要试穿啊,衣服一定要穿 上才能 知道效果,所以买衣服一定要多看、多试。您是想自己看看呢,还是我为 您介绍 一下?3.上午/下午好,女士/先生,××店欢迎你,很高兴为您效劳。您 是第一次 进店吧?我乐意提供更多的信息,让您全方位地了解我们的品牌。您是先 自己逛 逛呢,还是我陪您一边看一边作介绍呢?以上三种说法比较婉转、自然,顾客第一次走进商店,对环境和销售 人员都 很陌生,产生一些戒备和抗拒的心理是正常的,通过与顾客打招呼可以拉 近与顾 客的距离。但是这个时机要掌握好,不能顾客一进门你就迎上去,这样显 得过于 热情,会让顾客产生压抑感;而顾客进门之后,对顾客不理不睬,则是对 顾客的 一种怠慢。销售人员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对进店的顾客行注目礼,一定要保持微笑,在距 离顾客一米远的地方向顾客问好,然后礼貌地与顾客保持一定的距离,让 顾客自 由挑选,当顾客主动询问时,就应该详细地为顾客作介绍,如果顾客不需 要,就 不要冒冒失失地打扰顾客的兴致。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