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与卫立煌》:
这一时期,朱德、毛泽东、林彪、萧劲光、李德5人组成了一个军事研究委员会,其目的是“提高红军军事学识,总结国内战争的宝贵经验与学习新的军事知识,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民族革命战争;其重要任务在于研究对日抗战”。朱德在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讲道:“当我们由内战进入抗战时,面对的敌人是日本军队,我们不能固执内战的经验,而应加以必要的改变和提高,充分研究敌情来下决心,来决定战法。”②朱德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研究,为抗日民族战争做了理论上的准备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很多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都提出了让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战”的要求。但蒋介石却一意孤行,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刚刚到达陕北,可乘红军远行疲劳之机,再次对其进行“围剿”。他命令东北军和西北军开赴陕北参加“剿共”的内战。当他获悉中共正与张学良、杨虎城结成了区域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怕事态扩大,认为“如不设法防止,势必演成叛乱”。③蒋介石气愤极了,他决定亲率大军与一批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前去西安,逼张、杨“剿共”。
12月初,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徐海④绥靖分区司令官、陆军上将卫立煌,接到蒋介石的急电,命他火速率领幕僚去西安参加会议。卫立煌带领参谋长郭寄峤等幕僚,从蚌埠乘专车赶往西安。
1936年12月11日晚,接到蒋介石命令的张学良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蒋方的高级军政人员。当时,几乎所有来西安的高级将领都参加了。张学良盛情地招待来宾,声称这一次是“群英会”。他在接待宾客的忙乱之中,见卫立煌也来到了宴会厅,便迎上前去,同卫立煌谈话。张学良知道卫立煌是靠真刀真枪在战火中冲出来的,并不像某些人靠拍马屁起来,因此比较看得起卫立煌;而卫立煌也知道张学良是从极复杂的环境中奋斗出来的,性格豪爽,有胆有识,是一条汉子。虽然两人过去见面机会少,但彼此见面后很投契,晚宴很是愉快,宾主尽欢。
西京招待所,是西安当时最豪华的旅馆。此次被蒋介石招到西安开会的20几位国民党要员,都住在这里。初冬的夜晚异常静谧,万籁无声,这些国民党的要员们,在张学良的盛大招待酒会上,尽情酣畅了一番后,此时已心满意足地安然进入了梦乡。突然一阵枪声和嘈杂的脚步声把人们惊醒。卫立煌和他的参谋长郭寄峤都慌忙跳下了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负责保卫招待所的中央宪兵第二团已被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教导团和特务营缴了械,西京招待所里所有国民党要员的警卫人员武器也都被搜走了。陈诚吓得躲进了地下室啤酒木箱中,后被拖了出来。接着,卫立煌、蒋鼎文、朱绍良、钱大钧、万耀煌、陈调元、蒋方震、蒋作宾等及其随员、家属共四五十口人,一齐被带到招待所的大厅里,由卫兵把守着,谁也不许随便行动,不听警告越窗外逃的邵元冲当场被击毙。这些平日里指挥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们、趾高气扬神气活现的大官们,此刻真有点不知所措了。他们面面相觑,满腹疑虑,有些人甚至哆哆嗦嗦抖个不停,也有些人连连念着阿弥陀佛,还有些人不停地在胸前划着十字,哪里还有往日的神采。
卫立煌此刻内心很不平静,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心中暗想如果是红军来了,就太可怕了,卫立煌的思路被拉回到了1932年的夏天——
1932年6月,蒋介石在庐山召开豫、鄂、皖、湘、赣5省“剿匪”军事会议,并进行具体部署。蒋介石亲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随即调集90个师共50万兵力,向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蒋介石将军队分为左、中、右三路。中路第六纵队指挥官为卫立煌,下辖第十师和第八十三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