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56246
  • 作      者:
    牛文元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深刻揭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表征”、“质量表征”和“公平表征”,共同构成了中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统一判别;修正完善了全面衡量中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集中表达了“中国新型城市发展能力”的各类数量内涵和动态评估。
  本报告可为各级决策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从事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有关国际组织提供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牛文元,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近20年来,主要从事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发明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05年被授予中国环保大使。2006年获中国绿色文明特别奖。2007年被评为全国科技10大英才人物。

展开
内容介绍
    《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目前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本报告共分5篇9章,深刻揭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表征”、“质量表征”和“公平表征”,共同构成了中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统一判别;修正完善了全面衡量中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集中表达了“中国新型城市发展能力”的各类数量内涵和动态评估。《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本报告可为各级决策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从事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有关国际组织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主题篇:中国城市化的新里程00
  总论:中国城市化的新里程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
  00总论:中国城市化的新里程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Stiglitz)认为影响21世纪进程的有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城市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逐渐成长为一个备受世界关注的经济大国,而城市化的发展是促进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内驱力。中国城市化经过60多年的风雨兼程,经历了起步、曲折、停滞、恢复和稳步发展阶段,目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使得中国在资源、环境、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尤为突出,甚至相比于其他国家更为严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后发优势、劳动力充足价廉的比较优势,但同时存在资本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劳动力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方面的劣势。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展望未来城市化发展前景,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审视中国城市化进程,我们发现:①传统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的城市化道路;②传统的城市化道路是以牺牲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片面强调城市发展,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的城市化道路;③传统的城市化道路是盲目地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非持续的城市化道路;④传统的城市化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的城市化道路。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这意味着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定位、城市规划、城市能级和城市管理等都将面临新的发展里程。为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来提出未来城市化发展战略,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战略将在城市之间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之间统筹城乡一体化;城市内部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同时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实施创新城市战略。
  第一节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城市化发展历程
  (一)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发展
  特点: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发展资源型城市。
  政策措施: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1952年,毛泽东等人在《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计划轮廓(草案)》及其《总说明》、《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等文件中明确指出:“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五年建设的中心环节是重工业”。
  效果:城市数量由1949年的69座增长到1957年的176座;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上升到9949万人,城市化率由1064%上升到1539%。
  (二)1958~1965年城市化曲折发展
  特点:盲目加快工业化,严格限制城市人口。
  政策措施:1958~1960年城镇数量和城市化率迅速提高。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提出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在10年内超过英国、15年内赶上美国(所谓“超英赶美”)。会后,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全国欣起了“全民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这些运动使中国工业化盲目地快速发展。1961~1965年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城乡经济的衰退和调整方针的实施,城镇数量和城市化率急剧下降。
  效果:城市数量由1958年的176座增长到1960年的208座,之后到1965年下降到171座;城镇人口由1958年的10271万人,上升到1960年的13073万人,之后到1963年下降到11646万人;城市化率由1958年的1625%上升到1960年1975%,之后到1965年下降为1798%。
  (三)1966~1978年城市化停滞发展
  特点:政治运动成为社会活动中心,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政策措施: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国民经济的长期徘徊不前。大批干部、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学生以至城市居民在“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口号带动下,被动员“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城市化进程则因此而受阻。此间累计约有30万人被强制性地迁往农村。
  效果:整整13年间,城市数量由1966年的175座仅增长到1978年的193座;城镇人口由13313万人上升到17245万人,城市化率基本没有任何变化,平均在1700%左右。
  二、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发展历程
  (一)1979~1984年城市化恢复发展
  特点: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城市化发展,呈现“先进城后建城”特征。
  政策措施:第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约2000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用,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
  效果:城市数量由1979年的203座增长到1984年的300座;城镇人口由19495万人上升到24017万人,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1896%上升到1984年的2301%。
  (二)1985~1991年城市化稳步发展
  特点: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政策措施: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国农民创造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模式之后,又形成了“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小城镇化模式。但是这一阶段农民进城还存在很多限制和障碍,并未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效果:城市数量由1985年的324座增长到1991年的479座;城镇人口由25094万人上升到31203万人,城市化率由2371%上升到2694%。建制镇的数量由1985年的9140个上升到1991年的12455个。
  (三)1992年至今城市化快速发展
  特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城镇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务工,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推进、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政策措施: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决定对五个长江沿岸城市,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13个边境市、县,11个内陆地区省会(首府)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中共十四大指出,继续办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1993年10月,建设部召开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确定了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镇建设工作方针,提出了到20世纪末中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小城镇发展战略的优势和劣势后,中共十六大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国家采取鼓励和支持农民向城市流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效果:城市数量由1992年的517座增长到2010年的661座;城镇人口由32175万人上升到66978万人,城市化率由2746%上升到4995%。建制镇的数量由14539个上升到19410个。
  综上,如果将各个时期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取平均,则可以得到中国各阶段城市化发展水平,如表1所示。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如图1所示。表1中国各阶段城市化发展水平
  城市化发展阶段平均城镇人口/万人平均城市化率/%平均市数量/座平均镇数量/座起步阶段(1949~1957)769144129515233—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1228338180318588—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8)1508546174718092—恢复发展阶段(1979~1984)2092950207124533342483稳步发展阶段(1985~1991)28390432524398501074713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以来)48245633775645211882332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图1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的步伐非常缓慢。1949~1978年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政府发动和包办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广大农村和众多农民被游离于工业化的进程之外,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不能进入城市,这就使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仅从新中国成立初的城市化率为106%、136个建制市增加到1978年底的城市化率为179%、193个建制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以市场导向中出现的由民间力量或社区组织发动并得到政府认可或支持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这期间城乡之间的壁垒被逐渐打破,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在城乡之间跨区域流动。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了土地和农业的束缚,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第二节国外城市化发展经验借鉴
  从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关系看,世界城市化发展可分成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3种模式。
  同步城市化是指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城市化的发展促使人口聚集,增加城市数量,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工业生产和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比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模式。
  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大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在大城市中形成了大量的“贫民窟”。比如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模式。
  滞后城市化是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了种种措施限制城市化的发展。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小城镇发展无序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农村病”现象。滞后的城市化,既不利于工业现代化,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和居民生活的现代化。比如印度尼西亚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化模式。
  在这3种模式中只有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同步城市化才是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最优模式,才能保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

展开
目录

主题篇:中国城市化的新里程
总论:中国城市化的新里程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第二节  国外城市化发展经验借鉴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的新里程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城市化的非均衡
第一节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力
第二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
第三节  城市化工业化均衡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城市化的非规整
第一节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第二节  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密度的背离
第三节  城市开发度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的非协调
第一节  城乡二元差异度
第二节  统筹城乡与城乡一体化
第三节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的非持续
第一节  城市绿色发展能力
第二节  中国生态足迹
第三节  城市病
第四节  城市出行时间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城市GDP质量
第一节  GDP质量生成与中国发展
第二节  中国城市GDP质量指数
参考文献

第二篇专论篇:成都五年来统筹城乡的发展实践
专论:成都五年来统筹城乡的发展实践
第一节  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成都市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三篇案例篇:青白江的发展之路
第六章  青白江区新型城市化战略
第一节  新型工业领先区
第二节  物流商贸核心区
第三节  文化发展特色区
第四节  生态田园示范区
第五节  宜人和谐幸福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青白江区生态试验区建设
第一节  生态宜居城市理论
第二节  生态区建设历程
第三节  生态区建设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篇指标篇: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水平评价
第八章  中国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
第一节  城市化水平的评价方法
第二节  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的统计原则
第四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设计
第五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第五篇统计篇:中国新型城市化的计算评估

第九章  中国新型城市化统计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