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29823
  • 作      者:
    刘为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刘为军,男,1978年生,江西于都人。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副教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证据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著有《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专著,2007年)和《侦查方法论》(合著,2004年),参编《刑事司法大趋势》等七部著作,合译《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和《漂移的证据法》。另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证据学文库: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以行为科学为视角》证据似乎是一个法律用语,但证据绝非仅存于法律事务之中。其实,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证据都在发挥着作用,贡献着力量。譬如,历史学家在研究和探索历史事件的真相时,必须千方百计地收集有关的各种证据一一史料,然后再根据这些史料去“重建”或“再现”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又譬如,医生诊断病情必须以各种症状为根据,而这些症状也就是证据。无论是中医的望闻问还是西医的仪器检验,都是在为确认病情发现证据和收集证据。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人的工作与历史学家和医生的工作确有许多相通之处。然而,证据对于法律事务来说,具有特別重要的意义。
    对于诉讼当事人来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对于执法和司法人员来说,办案就是办证据,审案也就是审证据。虽然诉讼“号称”是解决法律纠纷的,但是诉讼的核心内容往往是由证据所支撑的事实争议。
展开
精彩书摘
    5.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中期,马斯洛和克里斯·阿吉里斯是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一般人都认为工作和休息、娱乐一样自然,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但最高需要是在自我实现上;人们一般都积极进取,努力适应环境进而有所成就,最终实现自治和独立;大多数人都有解决问题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得到有限的发挥;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在适当条件下,不但能承担责任,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外部激励和控制对人的影响利大于弊;个人的自我实现同组织目标的实现并不一定冲突,可以达成一致。在适当的条件下,个人会主动的调整目标,使之与组织目标相适应。
    6.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它是在批判上述人性假设基础之上形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他认为,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假设,各自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只适合于某些人和某些场合。而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一两种情况。事实上,工作动机常常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等诸多方面,再加上不同的情境和时间因素的影响,差异很大。据此,沙因提出了“复杂人假设”,观点如下:人的工作动机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变动的,每个人都有多种需要;动机结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对于同一个人也会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各种动机之间交互作用,共同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形成新的需求和动机,这种新的动机模式是原有动机模式与组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在不同的组织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动机模式;在正式组织中与别人不能和谐相处的人,在非正式组织中可能是合群的,在一个组织中不适应的人,而在另一个组织中却有可能适应得很好。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一、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的意义
二、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 行为科学对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的意义
一、行为科学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研究领域
二、行为科学对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界说
第一节 行为与行动
一、行为
二、行为的一般模式
三、行为的特征
四、行动与行为
第二节 刑事证据调查(侦查)行为的定义
一、法学角度的行为定义及其分析
一、行为科学角度的行为定义及其分析
第三节 刑事证据调查(侦查)行为的系统结构
一、静态的行为结构
二、动态的行为结构
第四节 刑事证据调查(侦查)行为的类型
一、法学角度的分类方法
二、行为科学角度的分类方法
三、具体分类

第三章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的个体基础与组织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行为的个体基础
一、影响行为的一般心理因素及其启示
二、职业素养一一核心能力、胜任力、学习能力及其意义
第三节 行为的组织基础
一、组织
二、组织结构及结构设计
三、组织变革

第四章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的过程描述
第一节 行为过程的一般模式
一、概述
二、行为决策
三、决策实施
四、行为停止
第二节 行为过程的特殊模式
一、危机管理程序及其与一般模式之区别:
二、危机管理之例示:人质危机处理的要素与基本方略
三、危机管理机制之建立和完善一一走向程序化和规范化
第三节 行为过程的博弈特征
一、博弈、博弈论与博弈的基本要素
二、行为过程中的非合作博弈
三、行为过程中的合作博弈
四、结论

第五章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一节 激励的理论前提与理论基础
一、激励
二、理论前提:人性假设与委托代理理论
三、理论基础之一:激励理论
四、理论基础之二:心理契约理论
五、理论基础之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激励机制构建的一般理论
一、构建激励机制的条件分析
二、构建激励机制的一般路径
三、构建激励机制的原则导向
第三节 现行激励制度分析
一、传统型激励制度及其分析
二、非传统型激励制度及其分析
三、总体评价
第四节 激励机制的完善
一、完善目标管理机制
二、建立全程心理契约管理
三、对组织成员进行合理分类,实行有差别的激励方案
四、重视激励环境建设,并积极引导、调节组织成员的需求结构
五、建立宏观监督与约束机制,促进相关激励制度建设

第六章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的评价机制
第一节 行为评价的一般问题
一、评价的含义
二、评价的性质
三、不同评价主体所为之评价的特点
四、评价的情境及心理运作过程描述
五、评价的标准
第二节 个案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基点:条件论
三、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在个案侦查行为中的应用
四、结论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