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国人的气质:美国何以如此繁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309415
  • 作      者:
    伍廷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美国人的气质:美国何以如此繁荣》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美国,其崛起与强盛是由美国人的气质决定的。中国首任驻美大使伍廷芳旅美八年,精炼而成!听听“中国最早的公知”有何见解?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能从美国学到什么?美国人的气质又与中国人的精神有何异同?
    在《美国人的气质:美国何以如此繁荣》英文版出版的20世纪初期,正是美国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关键时期。伍廷芳先生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取决于其人民,而正是美国人典型的特质使其在短短100多年便打造出称霸世界的超级大国。当今中国,一如上世纪初的美国,正处在国家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从美国的崛起中学到什么?美国人有什么特质?美国人的气质与中国人的精神又有何异同?且听伍廷芳先生娓娓道来。
展开
作者简介
    伍廷芳,是中国近代自费留学第一人,第一个法学博士,香港第一位华人议员,中国首任驻美公使;曾先后8年担任驻美公使,以坚定的信念和个人魅力,打破了弱国无外交的铁律;是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的签约者;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倡议清帝退位,建立共和政体,转为共和卫士;在“南北议和”中叱咤风云,以法律形式推翻帝制,开启共和;捍卫共和法统,威武不屈,为孙中山晚年最倚重的助手;去世之后,国父孙中山悲“元老凋谢”,慨然作赋《伍秩庸博士墓表》。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国人的气质:美国何以如此繁荣》的作者是中国首位驻美大使,他以外国人独有的视角和眼光打量、考察着美国,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纪录下他的观感和惊奇。结合旅美多年的观察和经验,他撰写了这部对比中西方文明的佳作。伍廷芳先生点评了美国社会及其民族气质的方方面面,上个世纪之交的美国人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发展和变化?他们是怎样治国、经商、待人接物、穿衣打扮、游戏娱乐的?美国人的气质与中国人的精神有何异同?西方文明有何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作者的笔触从美国国名、美国精神、美国政府、美国女性,延伸至教育、商业、礼仪、衣着、饮食及休闲娱乐,不一而足,将美国人的气质刻画得惟妙惟肖。其笔调时而大气磅礴,时而幽默诙谐,时而坦诚直率,时而委婉含蓄,读来颇似聆听智者教诲,令人深思。
展开
精彩书评
     在晚清外交官群体中,在中西外交与文化关系等问题上,没有人比伍廷芳说过更多的话,也没有人比他更有说服力。伍廷芳既是一个优秀的外交官,又是一个出色的文化使者。他的文化见解不仅超出同时代的外交同僚,而且较之民族精英容闳、严复等还略高一筹。
     ——郭世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著名近代史学者)

     他在海外做外交官时,压倒了西洋人的气焰,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居然能使一个弱国的代表受到许多外人的敬重。
     ——胡适

     伍廷芳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
     ——张礼恒(《从西方到东方——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如果一个东方人一辈子都居住在自己那个君主意志至高无上而子民毫无个人自由的国家里,此人第一次踏上美国土壤的时候,他呼吸的是一种与他所知的绝然不同的空气,体验的是一些绝对崭新的奇特感觉。他这辈子第一次体会到,自己可以不受限制地想做什么做什么,而且他还可以毫不畏惧地跟人自由交谈。如果他拿起一份报纸,阅读一篇批评位居高位的某某人士一点也不称职的言论,接着获悉该文的作者不会承担任何严重的后果,他肯定会惊叹不已。不久之后,他就开始明白这就是“自由者的土地,勇敢者的家乡”,而且他还知道在美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美国职位最高的行政长官总统其实也不过是一介公民,如果他犯了罪或者做了任何触犯法律的事情(尽管这是很不可能发生的),他将会跟社会最底层、最贫穷的公民以同样的方式在法院接受审判。自然的,这位新来的访客认为这是地球上最幸福的民族,并且希望自己的国家也能以同样幸福的方式来执政。在那个幸运的日子来临之前,他觉得自己宁可停留在自由的美国,也不愿回到自己的祖国。美国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第一堂课,同时也是老师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最印象的一堂课,就是根据美国宪法规定,人人生而平等,不区分地区、阶级或教派。这种自由平等的行动原则在美国人的心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致我不相信他们会因为任何原因考虑放弃这一原则。曾有人询问一位英国公爵,他是否会接受中国君主的宝座,唯一的条件是他必须居住在北京故宫而且按照中国皇帝一贯的方式行事。他回答说这一权力和责任并重的高位确实伟大而诱人,但是,他绝不会同意这一荣誉所附带的条件,因为那样几乎使他沦为一名囚犯。就连君主制政府下的臣民也不愿放弃自己行动自由的权利,更不用说民主的美国人会为了任何代价放弃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了。从平等原则产生出来的对于等级的厌恶感,无论走到美国的哪个地方都能很明显地体会到。美国的火车车厢不像欧洲的车厢那样标记着一等、二等或者三等,车厢有豪华漂亮的普尔曼卧铺车厢和特别车厢这一点是真的,乘客需要支付额外车费才能使用;但是车厢的外面仅仅印着“普尔曼”的名字,而没有标示着车厢的等级,任何愿意支付这笔车费的人都可以共享其奢华。有轨电车则更为民主,那里并不划分阶级,所有人无论地位高低,都不分种族、肤色或性别地坐在同一辆车中。你会常常看到一种情形,一个工人身穿满是污垢的破旧衣服,身旁却坐着一个百万富翁或衣着华美的时髦小姐,内阁官员和他们的妻子都不认为坐在一个工人(或者按照中国的说法——苦力)的身边有失自己的身份。来到华盛顿的各位外交部长和大使们很快就学会了遵从当地的习俗。他们在欧洲国家乘坐有两个马夫服侍的加冕马车,但在华盛顿,他们通常徒步行走,或者以有轨电车代步。我经常看到著名的英国驻华盛顿大使,已故的庞斯富特爵士搭乘有轨电车到美国国务院。我在美国期间同样采用了这种民主的交通方式,结果却引来北京那边对我的抗议。那些提出抗议的人是某些曾经有机会访问美国的中国高级官员;他们中有一人还曾接受过外国教育,因此他本来应该心里有谱,而不是加入众人指责我谦逊的生活方式跟高贵的中国代表的身份不相称。他们忘了,一个人必须入乡随俗。搭乘华丽的马车,携带穿制服的仆人,这在美国不仅是笔不必要的开支,而且在美国这么讲究民主的国家里,这种行为不仅不会给脸上添光,反而会被抹黑。居住在外国的特使应该跟其旅居之地的民众有所接触,如果他摆出不必要的架子,那么他和该地的公众之间不仅会产生冷漠,并且会缺乏诚挚之情;他的能力范围将会受制,而他对民众及其国家的了解也会有限。当然了,在一个所有外交官都乘坐马车的欧洲首都,我也会效法我的同事们。但是即使在英国,我也经常碰上诸如索尔兹伯里侯爵这样身居高位的政治家在街上漫步。这种奔放的自由和平等之风在美国无比的显著,例如,我曾在华盛顿白宫官员招待会及舞会上看到穿着普通礼服的女士,然而有一次,我竟然见到一个女人穿着男人的衣服出现,那是玛丽·沃克医生。
    这种平等和独立的主义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一般来说,它能够让人独立思考,而不是卑躬屈膝地遵循他人或许漏洞百出的想法和思路。这种主义鼓励发明及科学和艺术上的新发现,这种主义使得人们有能力发展工业和扩大贸易。例如,如果没有自由和英明的体制,纽约和芝加哥就不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成为如此庞大和繁荣的城市。在没有人身自由、人身和财产的权利受到制约的国家里,人们不会奋发向上以改善自己的境遇,而是满足于保持安静和怠惰的生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美国为什么叫“美洲合众国”?
第二章 自由和平等,美国人心中不言而喻的真理
第三章 解析美国政府
第四章 美国何以如此繁荣
第五章 美国女性的独特魅力
第六章 美国的教育
第七章 美国人的经商方式
第八章 美国人的礼仪
第九章 美国人的衣着和时尚
第十章 美国的宴会风俗
第十一章 美国和中国
第十二章 美国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对撞
第十三章 美国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对撞(续)
第十四章 西方戏剧VS东方曲艺
第十五章 西方音乐VS东方音乐
第十六章 魔术与马戏
第十七章 西方人的体育运动及狩猎的传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