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治正义:择善而从与抑制恶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687045
  • 作      者:
    陈德中著
  • 出 版 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西方人文精神·政治正义:择善而从与抑制恶行》结合历史与现实,兼顾学术的底蕴和实践的智慧,直面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思考。还邀请了一些素有学养的专家学者和思想活跃的青年才俊,请他们各显所长,分别加以深入浅出的论述。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德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出版专著《政治现实主义》,发表论文和翻译作品若干篇,主编出版哲学丛书凡二十余种。
展开
内容介绍
    《西方人文精神·政治正义:择善而从与抑制恶行》主要内容包括:强权、正义与道德直觉、政治社会如何可能、正义作为政治的语法、从理性自律到合理多元等。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总的线索,《政治正义:择善而从与抑制恶行》通过比较生物的进化和人类文化的演化,从宏观上探讨文化融合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这种尝试将正面回答上述古老而又恒久的矛盾冲突,进而把我们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从伦理学引向政治哲学。这一讨论认为,我们所说的正义将是政治的正义而不是自然的正义,因此,正义的政治特性决定了对于非正义所进行的矫正。也就是说,只有在人类的政治生活中,对于非正义的矫正才是可能的。而这种把正义视作政治正义的观点为很多思想家所持有。它与自然正义观相对,并且构成了政治哲学讨论的一个持久话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关心人间的至善。“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可以被延伸表达为:政治社会将正义作为人间的至善加以对待,政治就是为了实现人间至善。假如亚里士多德的这样一种看法成立,则我们可以得到两个顺延性结论:第一,正义只有在政治生活中才能得到系统而有效的解决与保护;第二,政治生活的形成是人类正义得以有效保障的基本条件。不但如此,我们可以说,只有在政治社会形成以后,人类才可能有效地谈论正义问题,有效地形成对于非正义行为的矫正。而在政治生活不够成熟的“自然状态”之中,强权就会被认为是正义的。而与其说强权就是正义,不如说在权力对抗权力的状态中,正义是不可能的。 
    有文字记载的关于正义的讨论见于古希腊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这里,修昔底德记述了一个发生在雅典人与弥罗斯人之间的真实的对话,这个对话引发了关于何为正义的基本争论。 
    公元前416年的夏天,雅典人对弥罗斯岛发动了远征。当时,雅典已经成为海上的霸主,雅典的同盟遍及基克拉底斯群岛,只有雅典人的宿敌——拉栖代梦人的后裔弥罗斯人和另外一个岛屿的居民仍然拒绝臣服。雅典派出了由38艘舰船,2700名重装步兵,300名弓箭手和20名骑兵射手组成的联合远征军。大兵压境,万事俱备,雅典派出了使者来与弥罗斯人进行谈判,力促弥罗斯不战而降。尽管弥罗斯人意识到入侵者的实力要远远强过自己,却仍然接受谈判。 
    于是便出现了下边这段至今看来仍不失为经典的对话。
    ……
展开
目录
总序 文化融合视野下的西方观念 
序言 天地良心人神鬼 
第一章 强权、正义与道德直觉 
第一节 正义及其汉语使用 
第二节 扬善与抑恶 
第三节 强权与正义 
第四节 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到《理想国》 
第五节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第六节 格劳孔戒指与非正义的易循环性 
第七节 正义的理想模型说、堕落论与惩罚说 
第八节 亚里士多德过犹不及的正义观 

第二章 政治社会如何可能 
第一节 政治正义与自然正义 
第二节 自然状态与霍布斯条件 
第三节 战争状态与洛克条件 
第四节 权力、正当与正义 
第五节 约束力与稳定性 

第三章 正义作为政治的语法 
第一节 匮乏作为正义的客观条件 
第二节 情感递减规律与正义的主观条件 
第三节 合宜性:亚当?斯密的道德心理学机制 
第四节 正义作为政治的语法 
第五节 政府与正义--无主世界中政府的作用 

第四章 从理性自律到合理多元 
第一节 罗伯茨的海盗章 程 
第二节 敏感于个人利益者与敏感于道德约束者 
第三节 康德的道德观与正义 
第四节 正义的条件与人的理性 
第五节 理性、契约与正义 
第六节 建构论:罗尔斯与康德的理论差异 
第七节 罗尔斯:正义的理念与正义的事实 

第五章 全球正义:一种现实的乌托邦 
第一节 阿马蒂亚?森对制度安排路径的批评 
第二节 全球正义如何不可能 
第三节 罗尔斯的现实乌托邦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