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成立初期,活动多为秘密和地下状态,对于三大的记述也是寥寥无几。不论是当事人回忆,还是各种相关材料,在谈到三大会址时,多笼统地称为“广州东山”,但具体东山区什么位置,就没人讲得清楚了。
三大结束后整整49年,三大会址确切地点一直不为人知。直到1972年,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早提出寻找会址的是三大代表徐梅坤。“文化大革命”前,当时在国务院参事室工作的徐梅坤写信给广州有关部门,提供了三大会址的一个具体线索:东山恤孤院路。但这一说法范围太广,无从下手。1958年,徐梅坤曾亲自来广州东山恤孤院路寻找三大会址。“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州的一些群众组织,也曾进行三大会址的调查工作。但这些努力都没有实质进展。
为了查实会址的具体位置,广州市纪念馆博物馆革命委员会于1972年1月17日向广州市革委会作了《关于复原“中共三大”旧址的初步设想和调查方案的请示报告》,决定找当年曾参加三大的代表们直接调查,以便收集比较准确的回忆。
经批准后,一方面,调查组组织人力前往武汉访问党的三大代表罗章龙。罗章龙回忆说:“党的三大会议期间曾住过中共广东区委,在该处往东南面走约五、六里地就到会址,会址所在地是一条不大宽的马路,会址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住房(指新河浦路春园24号)不远。”
另一方面,邀请徐梅坤来穗查勘确定党的三大会址位置。1972年10月,经过几番波折,年近八旬的徐梅坤老人再度来到广州,协助调查组寻找党的三大会址。当走到恤孤院路一栋三层仿西式的花园别墅前,徐梅坤老人抬头仰望,屋顶上赫然刻着“1922”四个阿拉伯数字。
……
展开
——著名党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静如
历史的真实离不开对宏观的把握,也离不开对细节的考究。一部党的代表大会史也可以因此变得有声有色,读来毫不枯燥。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章百家
这部蕴含丰富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书映射出我党创建和发展的艰辛历程及历届代表们绚丽多彩的人生。
——徐向前元帅之子、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 原副主任、中将 徐小岩
作者对党代会资料作了深度挖掘,并予以娴熟运用,以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回答解析了人们的难点、热点和疑惑。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少将 邵维正
这本书所展现的真实的历史细节比小说更曲折更精彩,颇值一读。
——著名作家 二月河